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64年1月13日:威廉·维恩出生

1864年1月13日:威廉·维恩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4/1/21 2:17:08

1864年1月13日,威廉·维恩出生在东普鲁士(现俄罗斯)的菲施豪森(Fischhausen)。威廉·维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热辐射与电磁学等。1911年,他因对于热辐射等物理法则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火星上有一个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维恩是柏林、格丁根、维也纳、斯德哥尔摩、奥斯陆华盛顿等科学学会的会员,法兰克福物理学会的荣誉会员。

维恩位移定律

1893年,维恩提出波长随温度改变的定律,后来被称为维恩位移定律。

1894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辐射的温度和熵的论,将温度和熵的概念扩展到了真空中的辐射,在这篇论文中,他定义了一种能够完全吸收所有辐射的理想物体,并称之为黑体。

维恩辐射定律

1896年他又发表了维恩公式,即维恩辐射定律,给出了这种确定黑体辐射的关系式,提供了描述和测量高温的新方法。虽然后来被证明维恩公式仅适用于短波,但维恩的研究使得普朗克能够用量子物理学方法解决热平衡中的辐射问题。维恩也因为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6年前往亚琛接替菲利普·莱纳德后,他在那里建立实验室研究真空中的静电放电。

阴极射线

1897年开始研究阴极射线,借助带莱纳德窗的高真空管,他确认了让·巴蒂斯特·皮兰两年前的发现,即阴极射线由高速运动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组成。几乎与约瑟夫·姆孙在剑桥发现电子的同时,维恩用与汤姆孙不同的方法测量到了这些粒子带电量和质量的关系,并且得出了与汤姆孙相同的结果,即它们的质量只有氢原子的一千分之一。

1898年维恩又研究了欧根·戈尔德施泰因(Eugen Goldstein)发现的阳极射线,指出它们的带正电量与阴极射线的带负电量相等,他测量了它们在磁场和电场影响下的偏移,并得出阳极射线由带正电的粒子组成,并且它们不比电子重的结论。维恩所使用的方法在约20年后形成了质谱学,实现了对多种原子及其同位素质量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原子核反应所释放能量的计算。

1900年维恩发表了一篇关于力学的电磁学基础的理论论文,此后又继续研究阳极射线,并在1912年发现,在并非高真空的环境下,气压不是非弱时,阳极射线通过与残气体的原子碰撞,会在运动过程中损失并重得它们的带电量。

1918年他再次发表对阳极射线的研究结果,他测量了射线在离开阴极后,发光度的累积减少过程,通过这些实验,他推断出在经典物理学中所称的原子发光度的衰退,对应于量子物理学中的原子处于活跃状态的时间有限。

维恩的这些研究成果,为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量子物理学过渡做出了贡献,正像马克斯·冯·劳厄(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说的,维恩的不朽的荣耀是“他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量子物理学的大门”(英语:He led us to the very gates of quantum physics)。

维恩公式

维恩因发现热辐射规律——维恩位移定律和建立黑体辐射的维恩公式,获得了19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世纪末,人们已经认识到热辐射和光辐射都是电磁波,并对辐射能量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分布问题,特别是黑体辐射,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维恩和拉梅尔发明了第一个实用黑体——空腔发射体,为他们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所需的“完全辐射”。

维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893年提出了理想黑体辐射的位移定律:lmaxT=常数。该定律指出,随着温度的升高,与辐射能量密度极大值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由于辐射通量密度与辐射能量密度之比为c/4,所以在测出对应辐射通量密度极大值的lmax后,就可以根据维恩位移定律确定辐射体的温度。光测温度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接着,维恩研究了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问题。他从热力学理论出发,在分析了实验数据之后,得到了一个半经验的公式.即维恩公式。其中,El为在波长l处单位波长间隔的辐射能量;C1和C2是两个经验参数,通过符合实验曲线来确定;T为平衡时的温度。

维恩公式在短波波段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但在长波波段与实验有明显的偏离。后来,在进一步探索更好的辐射公式的过程中,普朗克建立了与所有的实验都符合的辐射量子理论。但是,在利用光学高温计测量温度时,人们仍经常采用维恩公式,因为它计算简单且足够精确。

维恩图

维恩图:也叫文氏图,用于显示元素集合重叠区域的图示。维恩图的历史,1880年,维恩(Venn)在《论命题和推理的图表化和机械化表现》一文中首次采用固定位置的交叉环形式再加上阴影来表示逻辑问题,这一表示方法,不仅让逻辑学家无比激动——以致于19世纪后期、整个20世纪直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的逻辑学家都对此潜心钻研,在大量逻辑学着作中,Venn图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维恩图还被应用于数学学科中,尤其是被应用于集合论当中。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27年1月13日:悉尼·布伦纳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1927年1月13日,悉尼·布伦纳出生在南非的一个小镇——杰米斯顿。悉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悉尼·布伦纳于2019年4月5日在新加坡逝世,享年92岁。他的双亲是移民。父亲1910年从

  •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病逝。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蒋介石之长子。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88年逝世,享年78岁。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

  • 1891年1月14日:伊利亚·爱伦堡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891年1月14日,爱伦堡出生在沙俄治下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人小康家庭。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全名伊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苏联犹太人作家。1954年发表中篇小说《解冻》,开创了解冻文学的潮流。1960年—1964年发表《人·岁月·生活》,是最早公开批评斯大林的作品,被誉为苏

  • 2015年1月14日:乐山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北京时间2015年1月14日13时21分,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北纬29.3度,东经103.2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震级震源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北纬29.3度,东经103.2度),震源深度14千米。2015年15日下午15时,有感地震10次,ml4.0——4.4级地震5次,最大为7时48分

  • 1753年1月14日:乔治·贝克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753年1月14日,乔治·贝克莱在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商学院,次年1月14日逝世。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并对后世

  • 1905年1月14日:福田赳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1905年1月14日,福田赳夫出生于群马县群马町(旧称金古町)一个地方豪门之家。福田赳夫(ふくだたけお、1905年1月14日-1995年7月5日)是日本政治家。第67届日本首相。群马县高崎市出生。东京帝国大学毕业。1976年出任日本首相,2年后在竞选中败于大平正芳而下台。当选总裁一九七六年(昭和五十

  • 1701年1月14日:德川光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元禄13年12月6日(1701年1月14日),德川光圀逝世于西山庄,德川光圀(とくがわみつくに罗马字:Tokugawa Mitsukuni、1628年7月11日-1701年1月14日),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学者、历史学家,水户藩第2代藩主,初代将军德川家康之孙,水户藩主德川赖房之子。著书有《大日本史

  • 1925年1月14日:三岛由纪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925年(大正14年)1月14日,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东京市四谷区永住町2番地(今东京都新宿区四谷4丁目)。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冈公威,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是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

  •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

  • 2010年1月15日:《非诚勿扰》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2010年1月15日,《非诚勿扰》节目开播。节目组邀请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并邀请心理专家乐嘉、黄菡做他的搭档。在节目中,三人对嘉宾的言行和性格进行点评。节目模式每期节目都会有24位女嘉宾依次出场,男嘉宾根据喜好将女嘉宾分为“观察区”和“心动区”。“心动区”的女生通过亮灭灯,表达对男嘉宾的喜好;观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