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征安南战争

明征安南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7 更新时间:2024/1/13 9:40:34

明征安南战争又称明越战争、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为明与大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Minh-Đại Ngu),指的是明成祖派军征服越南胡朝(大虞国)的战争。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后明成祖于1406年至1407年期间派兵攻打南安,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

安南,即越南古称,明代时期,越南北部称安南,南部称占城,自唐末建国以来,一直是中国西南的友好藩属,向中国称臣纳贡。

明朝与安南战争的导火索,是安南国内的一场政变,在今天越南的史料里,被称为“陈黎之变”。

朱元璋的时候,安南的国王由受中国册封的陈氏家族世袭,也就是“陈氏安南”时期。但后来朱棣篡位的时候,越南那边也在闹篡位,不知道是不是“跟着中国过河”。安南黎氏家族也发动政变,杀死国王自立,也就是改朝换代了。

明朝得知后,不同意越南这么随便就把陈氏家族搞下台。朱棣找到了外逃到中国避难的陈氏王族宗亲陈天平。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黄中等人护送陈天平进入安南境内。到达鸡岭关(今越南老街)时,安南派人前来犒劳,趁明军松懈,突然出动十万大军发动突袭,先劫走了陈天平,接着毁掉了老街通往河内的道路,当着明军的面公开处决了陈天平,而先前明朝派往安南的使臣吕松,也被胡一元杀掉。

这次动兵,对外号称兵马八十万,实际兵力也不少,大约有三十万,对安南应该是碾压的局面。朱能行任“征夷将军”。但是老朱同学行军到广西龙州时病死了,年仅31岁的张辅临危受命,代理征夷将军。

1406年十月,张辅部进入安南境内,稳打稳扎,连克隘留,鸡鸣两关(今越南甘塘,老街),另一路大军沐晟部会师,合力进攻安南北部重镇多邦(今天的谅山)。

谅山地势险要,而过了谅山之后,其南面就是一马平川,大军可长驱直入,因此自古有“下谅山而越王降”之说。因此越南(伪)国王胡氏父子也急了,全力防守谅山,广挖战壕,修筑防御要塞,密置弓弩火器,其弩箭与火器弹丸皆用毒药浸泡,沾之即死,各式城栅相连九百里,更“全民皆兵”,尽发举国近百万兵民参战。

安南做这些措施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战斗的结果其实没啥悬念,十二月五日夜,决战打响,明军攻克多邦(凉山),主帅——安南“国防部长”阮飞明被杀,明军“斩俘无算”,胡氏父子败逃后被捕获,押送京城斩首。至此,历时近一年的平安南之战宣告结束。

明军见安南已平,胡氏被砍头,加上北边蒙古闹事,1408年6月,朱棣招驻兵安南的张辅归京,仅留沐晟镇守当地,然而仅过了半年,是年八月,安南战事风云再起,原安南陈氏王朝旧臣简定聚众造反,安南上洪,大塘,同登等地乡民纷纷响应,大举叛乱。此后,简定自称日南王,立其侄儿陈季扩为帝。

朱棣闻讯大怒,先怒杀叛军派到南京的使臣,继而大举增兵,调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精兵四万人,由西平侯沐晟率领征剿,另派兵部尚书刘俊赴安南持诏书招抚,企图“剿抚并用”。是年十二月,沐晟率军与陈简定在安南生厥江(今越南丰盈县)决战,因轻敌冒进,被简定率重兵合围,激战之下全军覆没,明朝的“交趾指挥使”吕毅,派往安南招募的兵部尚书刘俊,皆在此战中阵亡。安南“建省”仅一年有余,局面却迅速糜烂。

大乱之下,朱棣再次用张辅,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朱棣令张辅督师,发二十万大军南下。张辅确实是一代名将,1409年底又平定了大部叛乱地区。至1410年1月,张辅已尽数削平各路叛军,唯独简定所立的“侄皇帝”陈季扩,带兵退守安南义安苟延残喘,却也眼看朝不保夕。

可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北方朱棣派邱福北征蒙古,却全军覆没,盛怒之下的朱棣调五十万大军北伐,并命令张辅火速北上,安南平叛的任务只得重新留给之前兵败的沐晟等人。果然张辅前脚刚走,陈季扩后脚就发动反攻,大败沐晟,安南叛乱平而复反,再成乱局。

1410年2月,朱棣北伐蒙古大胜还朝。安南趁朱棣“心情好”,陈季扩再派使者请求册封。朱棣就册封了陈季扩为“交趾布政使”,陈季扩大为不满,随即变本加厉,扩大叛乱。镇守安南的沐晟无能,无力与之交锋,只能收缩防线,勉强自保。

盛怒之下,朱棣于三月再派张辅下安南,张辅到任后即出重手,先斩了此前作战不力的都督黄中(多邦之战率先冲锋的“敢死队”队长),激得军心大振,继而于8月再战神投海,在没有大型战舰的情况下,组成小船突击队,大破安南叛军水师,缴获敌船四百艘,进而攻克陈季扩老巢义安。1413年十二月陈季扩全军覆没,经撒网搜捕,终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一月在老挝蒙册将其全家活捉。

此时朱棣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北征蒙古,因此活捉陈季扩之后又把张辅召回去了。张辅北归后,安南各地小规模的反抗始终未停过。接替张辅的李彬,为人懦弱无能,虽守土还算尽职,但终未有张辅之才。终于到永乐十六年(1414年)一月,安南清华府土官巡检黎利召集各部在兰山会盟,再次举起了反抗明王朝的大旗,这就是越南历史书上至今大为宣讲的“兰山会盟”。

可怜李彬,之后几年被黎利数次以奇计杀败,损兵无数,终在永乐二十年(1418年)“忧惧而死”。明朝这次之所以未像以往几次火速调兵平叛,还因为此时明朝国内正发生“山东青州唐赛儿起义”,加上用兵蒙古的“战略重点”,三线作战,也确是力不从心。

直到永乐二十年(1418年)李彬“牺牲在工作岗位”后,朱棣终遣精兵,以荣昌伯陈智挂帅南征,接连在昌东,甘林之战击败黎利,逼得黎利逃往老挝求援,继而明军与越南-老挝联军在老挝农巴力大战,明军调重炮轰击,“大破之”,斩杀一万五千余人,老挝国王吓破了胆,立刻向明军请和,并答应交出黎利,谁知黎利抢先一步逃走,躲入越南俄乐山区中,其残部化整为零,开辟“抗明根据地”,联合当地山民同明军打起了游击。

百般无奈下,明王朝只好旧话重提,重议杨士奇一直力主的“册封安南”之策。是年十月,明宣宗遣礼部侍郎李琦(即永乐时代多次出使安南的那位)为使臣,到安南宣布赦免黎氏罪过,并册封黎利拥立的原陈氏王朝宗族陈蒿为安南国王。

在此之前,被围东都的王通已私自和黎利议和,在得到不再进犯的允诺后,黎利将被围安南的两万明军尽数放回。之后明宣宗正式弃安南,废明朝设在安南的三司,明朝驻安南各级文武官员,各镇军队,以及百姓家属总计八万三千人尽数撤回。一年后,陈蒿死,明宣宗顺水推舟命黎利“权署安南国事”。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59年1月7日:冯国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咸丰九年(1859年)1月7日(农历1858年十二月初四日),冯国璋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

  • 隆庆和议的事件结果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隆庆和议是明朝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在明朝中央内阁官大臣的张居正和高拱,加上地方上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操作下,成功把握把汉那吉与其祖父、鞑靼首领俺答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达成了封贡及互市。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

  • 哈密之争的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哈密之争,也称明朝哈密争夺战、明朝哈密战争,为发生在明朝中期的一系列在新疆哈密市的争夺战争。因为哈密地区位于明朝、蒙古瓦剌和吐鲁番三派势力的交界,为兵家多争之地。明朝后期,哈密由吐鲁番(东察合台汗国)最终占领。背景哈密位于新疆境内,汉朝以来便归中原王朝所统辖,汉武帝曾在此设都护及戊巳校尉管理域内事务

  • 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

  •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942年1月8日,斯蒂芬·威廉·霍金出生于英国牛津。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

  • 1854年1月8日:严复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

  • 万历援朝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指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和朝鲜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159

  • 1642年1月8日:伽利略·伽利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伽利略于1642年1月8日病逝,葬仪草率简陋,直到下一世纪,遗骨才迁到家乡的大教堂。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

  • 1935年1月8日: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35年1月8日,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生于密西西比州的一个贫穷的农场工人家庭。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1935年1月8日-1977年8月16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图珀洛,美国摇滚歌手、演员,毕业于L.C.休姆斯高中。1954年,录制歌曲《That's All Right》

  •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于大都就义。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