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格竹是怎样的过程

王阳明格竹是怎样的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90 更新时间:2024/2/12 0:17:30

王守仁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从小就有为国靖难、做圣贤想法的王守仁,十八岁时开始苦读朱熹的书,认为那样能帮他走向圣贤之路。朱圣人用四个字指出了金光大道:格物穷理。

意思就是“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

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便会“豁然贯通”。

说干就干。王阳明一屁股坐下来,眼睛盯紧一棵竹子,“格”了起来。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最高处直接天际。王阳明凝视了半天,认真思考这竹子背后的道理。

他首先想到这竹子的用处,竹子质地坚韧,竹竿修长,天生是做建筑的好材料,可以盖房子、搭窝棚;截成小断可以做筷子,做竹筒。艺术方面,竹子姿态优美,有气有节,可以入画,可以入诗。竹子的种类繁多,眼前这种竹子人们都叫它毛竹,名字的由来暂且还不清楚。竹笋可食用,营养价值丰富。竹叶可要入药,可做成鲜竹沥治疗咳嗽。还有嘛?

就这样,王阳明以竹子为题,整整思考了七天,感觉似乎做了一篇关于竹子的大长文章。到第七天,直做的他头晕眼花,几乎要昏倒了。果真如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是禅宗的师傅们都是这么静坐悟道的呀,圣人之道难得就这样难求吗?

病后有一天外出,见一老者。于是紧跟老者身后,随行来到一片稻田前面。这片稻田一如九宫格一般被田埂分成了九块。

老者手指稻田问道:这里有几片稻田?王阳明立即回答:这片稻田成九宫格局,乃是九片稻田。老者继续问道:为何是九?王阳明道:这片稻田被田埂划分成九格,所以说是九块。老者到:那么,如果没有田埂呢?王阳明道:那就是一块稻田。老者到:九块和一块有什么不同吗?王阳明道:没有不同,只不过是有无田埂的区别。

老者道:那么格物之理你明白了?王阳明不解:此与格物何干?老者到:格者,格也。九宫格是格,田字格也是格。因格不同,所致稻田块数不同。格物其有定理哉?

王阳明似有所悟。赶忙请问:请问如何格竹子?老者哈哈一笑:格竹子亦易事也,你拿尺子格,可得竹子的高度;你拿秤秤,可得竹子的重量。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

王守仁终于领悟了一条人世间的真理: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在历经十九年的痛苦沉浮与挣扎后,在那载入史册的一瞬,他顿悟出了“理”。简单理解就是:万物一体,知行合一。天人本是一体的,懂得道理是重要的,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次"格竹"虽然没有格出什么成果,但对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不能忽视这次"格竹"事件的意义,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现朱熹的"格物"理论行不通;第二、体现出王阳明身上具有的科学实验精神。

勇于实践是王阳明身上很重要的一个特质,对其心学的建构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次"格竹"失败,王阳明也许会和其他读书人一样把大量精力和时间耗费在对朱熹学说的文字揣摩上,就不会有寻找其他出路的想法。所以,从王阳明整个悟道过程来看,"格竹"事件的潜在意义巨大,是王阳明心学创立的重要环节。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17年5月23日:爱德华·罗伦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英语:Edward Norton Lorenz,1917年5月23日—2008年4月16日),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混沌理论之父,蝴蝶效应的发现者。他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人物生平1917年5月23日罗伦兹出生在美国康

  • 王阳明龙场悟道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龙场悟道是指明朝时,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某日半夜忽然顿悟的故事。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日夜反省,终于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此期间他写了《训龙场诸生》。1508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

  • 1701年5月23日:基德船长因海盗罪判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威廉·基德(William Kidd,1645年1月22日—1701年5月23日),出生于苏格兰敦提,苏格兰航海家、海盗、私掠者,被人们称为“基德船长”(Captain Kidd)。威廉·基德是格林诺克郡一位牧师的儿子,在1690年前后的英法战争期间他成功地维持了美国与英国之间的贸易航道。在大同盟战

  •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达赖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1951年的5月

  • 王阳明平定藤峡盗乱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藤峡盗乱,是指明朝中期的一系列广西、广东瑶族、侗族民变。明朝政府曾三次派兵征讨平定叛乱,分别是成化元年的右佥都御史韩雍、嘉靖七年的新建伯兵部尚书王守仁、嘉靖十八年的兵部侍郎蔡经。生于1472年的王阳明,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儒将。父亲是出仕到陪都南京的高级文官,自己也在非常优渥的环境下成长。但他自己却从

  • 1995年5月23日:Java编程语言官方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23日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用Java实现的HotJava浏览器(支持Java applet)显示了Java的魅力:跨平台、动态的Web、Internet计算。从此,Java被广泛接受并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

  • 2019年5月23日:贞丰县船只侧翻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5月23日18时30分,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鲁容乡板绕村北盘江流域坝油段一只农户生产生活自用船发生侧翻。截至2019年5月25日,核实船上29人,生还16人,死亡13人,现场搜救工作全部结束。2019年5月25日,媒体报道事故可能与严重超载和水位突涨有关。5月30日,从贵州省贞丰县人民检察

  • 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在封建制度,土地所有者统治其他阶层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西方,所有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封给贵族、功臣,贵族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给亲信,如此下去。而在中国,自从商鞅变法起就实行土地私有制,地主对辖内土地拥有绝对支配权,可以任意买卖。在中国封建制度时期,封建领主占有土地,并管理封地内的农民和

  • 北京沙尘暴是怎么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北京是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高发区之一。所谓风沙活动,就是大风作用于干燥的地表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现象。通常是颗粒细小的沙尘飞人大气之中,处于悬浮状态,同时受到大气的空间运动的影响。沙尘借助于高空气流移动到数十公里、数百公里、数千公里、数万公里以外。根据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亚洲大陆的沙尘可以横越太平洋,到达

  • 百年战争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是指英格兰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