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72年5月18日:伯特兰·罗素出生

1872年5月18日:伯特兰·罗素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51 更新时间:2023/12/28 22:25:36

伯特兰·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新实在论。

人物经历

1872年5月18日,出生于英国蒙茅斯郡特雷勒克附近的雷文斯庄园。1874年,罗素的母亲安伯利夫人逝世。1876年1月,罗素的父亲安伯利伯爵逝世,接着对其遗嘱产生争议,以自由思想家作为其子的监护人被否决,改由祖母和罗洛监护,居住在彭布罗克寓所。

1883年开始,从其兄弗兰克学欧几里德数学。在家庭教师辅导下学习。开始哲学思辨,尤其在宗教问题上。悄悄写下自己的想法在一家杂志发表。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学前三年,他专攻数学,获数学荣誉学位考试的第七名。1894年,参加伦理学荣誉学位考试。完成研究论文《论几学的基础》。被指定为英国驻巴黎的名誉参赞。与阿鲁丝·史密斯结婚。

1895年,访问德国,研习于柏林大学。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讲授“德国的社会民主制”。选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管委会。1896年偕夫人访美,到霍普金斯大学和布赖恩-莫大学讲学。1898年在剑桥大学讲授莱布尼茨。与G.E.穆尔一道反驳康德和黑格尔。

1900年,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哲学会议。1903年,罗素发表《数学原理》一书,并以论文《几何学基础》获三一学院研究员职位。

1905年,描述理论首获成功。1907年竞选议员失败。190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910年,任剑桥大学讲师。在与A.N-怀德海合作撰写《数学原理》长达10年之后,该书第一卷问世。因受其不可知论观点的影响,未能获得自由党提名为议员候选人。

1911年,担任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与夫人阿里斯分居。1913年,在高等社会研究学院讲授“数理逻辑的哲理重要性”,在三一学院向异教人士讲演柏格森哲学。

1914年,又任剑桥三一学院研究员。同年加入工党。在牛津大学赫伯特·斯宾塞讲座讲演“哲学的科学方法”。在波士顿洛威尔讲座讲演“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撰写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册子和进行公开反战讲演。

1915年,向曼彻斯特哲学协会讲演“物质的基本要素”。1916年,因撰写小册子批评对一位拒服兵役者被判两年徒刑的埃弗里特案件而遭罚款100英镑。变卖图书偿付罚金,朋友们为其买下图书。失去在三一学院的讲师职位。

1918年,在伦敦开设一个含八讲的课题,讲述其“逻辑原子论”,承认过去四年曾受维根斯坦的影响。由于在一篇文章中引述美国国会对使用军队对付罢工者的调查报告而被判处六个月监禁;狱中待遇由第二级改为第一级,在布里克斯顿狱中完成《数理哲学导论》一书。

1920年,访问俄国和中国,并在北京讲学一年。1921年,与阿鲁丝离婚,同多拉·布莱克结婚。访问中国和日本。在伦敦和中国讲演“心之分析”。儿子约翰出生。这期间罗素已经因为参与反战活动而被校方开除,他通过出版各种有关物理、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书籍谋生。

1922年,成为工党议员候选人。为M.D.康韦纪念讲座作《论自由思想与官方宣传》的演讲。1923年,女儿凯特出生。1924年,在美国巡回演讲。以《布尔什维克主义与西方》为题,面对“争取公众参议社团”人士,同司各特·尼尔林辩论。

1925年,在三一学院塔纳的讲座讲演“物之分析”。1927年在美国巡回演讲。在彼得斯菲尔德附近的塔山开办学校,自任校长,夫人多拉任女校长。在巴特尔塞市政厅为全英非宗教人士协会南伦敦分会演讲《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1929年,在美国巡回演讲。在伊利诺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为当代思想班学员演讲《通向世界的三条道路》。

1930年,在纽约同约翰·库柏·波伊斯辩论“现代婚姻是不是失败?”1931年,在美国巡回演讲。同舍伍德·安德森辩论“家庭是否将消亡?”其兄弗兰克逝世,承袭爵位成为罗素伯爵第三。但是他很少在公开场合这么称呼自己,或被别人这样称呼。

1935年,与多拉离婚,退出所办学校,离婚后,勃拉克独自把友前希尔学校办到1939年,并一直主“自由教育”和“爱的教育”。1936年,在泰恩河上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学院为格雷伯爵纪念讲座演讲“宿命论与物理学”。与海伦-帕特里夏·斯彭斯结婚,两人也生有一个儿子。

1937年,其子康拉德出生。1938年在牛津大学作系列讲座“语言与事实”。访美并旅居到1944年。与T.V.史密斯和保尔·道格拉斯在广播上谈论“驯服经济力”问题。任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至1939年。

1939年,搬到美国,并很快被任命为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参加芝加哥圆桌广播讨论,谈“安全感在增长吗?”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俱乐部演讲“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作用”。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举行讲座直至1940年。

1940年,在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讲座演讲“探寻意义和真理”。由于伯特兰·罗素案而丧失纽约市立学院的任命。

1941年,在宾夕法尼亚州梅里恩的巴恩斯基金会演讲“哲学史”。与亨廷顿·凯恩斯、阿兰·泰特和马克·范·多林共同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增长知识”节目谈“黑格尔哲学史”。与雷克斯·斯托特在WEAF电台作“话说自由”节目的广播谈话。

1942年,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增长知识”节目与雅克·巴曾谈“笛卡尔的《方法谈》”,与司各特·布坎南和马克·范·多林谈“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后又与凯萨琳·安·玻特谈“卡洛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在美国空中论坛谈“印度如何了?”

1943年,终止巴恩斯合同,顺利了结五年合同的终止诉讼。1944年,在纽约的兰德学院讲演,在WEAF电台谈论“与苏联合作”问题。返回英国。再次被选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管委会,年度课目“无论证的推论”。

1947年,在同仁寓所向全英图书会社讲演“哲学与政治”。1948年,在去挪威的特隆赫姆作讲演“防止战争”的途中飞机失事,身穿笨重大衣游泳十分钟后得救。在英国广播公司里恩讲座作头几讲,谈“权威与个人”。

1949年,被授予勋章。为威斯敏斯特学院演讲“原子能与欧洲问题”。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1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马切特基金会讲座演讲“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为哥伦比亚广播电台的第三节目撰稿,谈“美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科学方法的性质与根源”,以及“怀疑主义与忍让”。

1952年,与帕特里夏离婚,同美国的英语教授伊迪丝·芬奇结婚。1955年,以其为世界和平所做的工作被授予银梨奖杯。

1950年代,他广泛撰写有关战争危险的文字,并越来越感到需要行动。他于1955年争取到爱因斯坦的支持(爱因斯坦在同意信寄达前不久逝世),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或称《爱因斯坦——罗素宣言》)。他还向各国著名科学家征集签名,召开了一次世界性会议,商讨采取什么实际步骤来应对由原子武器出现面临的危机。由于签名的科学家很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该宣言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后,该会议逐步演变为《维也纳宣言》。

1958年,为促进核裁军活动,而后创立非暴力反抗运动百人委员会。20世纪60年代,罗素出版了自己的三卷自传,并参与了肯尼迪遇刺事件的调查。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参与一个核裁军的游行后被拘禁了7天。他反对越南战争,于1967年5月和萨特一起成立了一个被称为“罗素法庭”的民间法庭,以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1970年2月2日,罗素在梅里奥尼斯郡彭林德拉耶斯逝世,他的骨灰被撒在威尔士的群山之中。其爵位由他与多拉·布莱克的儿子约翰·康拉德·罗素继承,为罗素勋爵四世。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

  • 南非吃人树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吃人树”传闻有关吃人植物的最早消息来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探险家们,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人在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一种能够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着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上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

  • 2008年5月18日:爱的奉献赈灾晚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于20:00在CCTV-1、CCTV-3、CCTV-4并机直播,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

  • 植物的防御武器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全世界已经知道的植物有40万种。尽管它们随时面临着微生物、动物和人类的欺凌,却仍然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植物虽然是一些花草树木,但也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方法和防御武器。我们到野外旅游的时候,总有一种感受,就是在进入灌木丛或草地时,要注意别让植物的刺扎了。北方山区酸枣树长的刺

  • 失踪的大西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曾描述了这样一个他命名为亚特兰蒂斯的地方:在这里人们拥有无穷的财富,渊博的知识,他们拥有华丽的宫殿,拥有最大的祭祀场所,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随着人民野心的膨胀,他们派出军队不断进行征服,并最终激怒了众神,于是一场巨大的波浪袭击了这个岛屿,亚特兰蒂斯随着激烈的波浪慢

  • 风筝怎么放的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1)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2)风筝都得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扬力作用扬力的产生: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

  • 虎门大桥什么时候开通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虎门大桥(Humen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之上,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部联络线(原莞佛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虎门大桥于1992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于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车;于1999年4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 虎门

  • 黄果树瀑布是世界第几大瀑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

  • 1985年5月19日:中国足球519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5·19事件,又称“国足黑色5·19”,指发生在1985年5月19日北京的球迷因不满国足比赛成绩而恼羞成怒,引发了暴力冲突的历史事件。背景事情发生在1985年,当时刚刚获得1984年亚洲杯亚军的中国队在主帅曾雪麟率领下第三次向世界杯发起冲击,当时队中主力有古广明、赵达裕、李华筠和贾秀全等特点鲜明的球

  • 1883年5月19日:纸桥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1883年(清光绪九年;越南嗣德三十六年)5月19日,在今越南河内市郊外的纸桥(今纸桥郡越南语:Quận Cầu Giấ)一带,中国黑旗军将士同法国侵略军进行了一次重要交锋,这就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纸桥战役(越南语:Trận Cầu Giấy)。简介侵占越南并以越南作为基地入侵中国,这是近代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