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逝世

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97 更新时间:2024/3/14 3:44:24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大航海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

当时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抬头,各欧洲国开始经济竞赛,纷纷通过建立贸易航线和殖民地来扩充财富。哥伦布的西航行到达东印度群岛的冒险性计划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

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逝世。尽管哥伦布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是莱夫·埃里克松),但哥伦布的航海带来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持续的接触,并且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这些对现代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

航行之旅

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

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第一次航行始于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员87人,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10月12日他到达并命名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10月28日到达古巴岛,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随后他来到西印度群岛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在岛的北岸进行了考察。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

第二次航行始于1493年9月25日,他率船17艘从西班牙加的斯港出发。目的是要到他所谓的亚洲大陆印度建立永久性殖民统治。参加航海的达1500人,其中有王室官员、技师、工匠和士兵等。1494年2月因粮食短缺等原因,大部分船只和人员返回西班牙。他率船3艘在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以南水域继续进行探索“印度大陆”的航行。在这次航行中,他的船队先后到达了多米尼加岛、背风群岛的安提瓜岛和维尔京群岛,以及波多黎各岛。1496年6月11日回到西班牙。

第三次航行是1498年5月30日开始的。他率船6艘、船员约200人,由西班牙塞维利亚出发。航行目的是要证实在前两次航行中发现的诸岛之南有一块大陆(即南美洲大陆)的传说。7月31日船队到达南美洲北部的特立尼达岛以及委内瑞拉的帕里亚湾。这是欧洲人首次发现南美洲。此后,哥伦布由于被控告,于1500年10月被国王派去的使者逮捕后解送回西班牙。因各方反对,哥伦布不久获释。

第四次航行始于1502年5月11日,他率船4艘、船员150人,从加的斯港出发。哥伦布第三次航行的发现已经震动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许多人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并非亚洲,而是一个欧洲人未曾到过的“新世界”。

于是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命令哥伦布再次出航查明,并寻找新大陆中间通向太平洋的水上通道。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后,穿过古巴岛和牙买加岛之间的海域驶向加勒比海西部,然后向南折向东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海岸航行了约1500公里,寻找两大洋之间的通道。他并从印第安人处得知,他正沿着一条隔开两大洋的地峡行驶。由于1艘船在同印第安人冲突中被毁,另3艘也先后损坏,哥伦布于1503年6月在牙买加弃船登岸,1504年11月7日返回西班牙。

哥伦布说过:那些能在别人认为的不之地里挖出黄金和甘泉的人被称为天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

  • 199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的政府间协议。100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的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第二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 1989年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1991年至2000年十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这一计划命名为“护苗系统工程”,其中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

  • 海底金字塔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百慕大三角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经常遇到海龙卷,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1979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联合考察组,对百慕大三角区进行

  • 汨罗江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汨(mì)罗江是主要流经湖南平江县及湘阴东部(今县级汨罗市),发源于江西修水黄龙山梨树埚的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其中平江县境内流经192.9公里、汨罗市境内61.5公里。汨罗江畔较大城镇有汉昌镇(平江县城)、归义镇(汨罗市区)、长寿镇等。平江县因汨水静淌而得名,汨罗市也命名自汨水。汨罗江以修水滥觞

  •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得出一个惊人的推论: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大陆,这个古大陆的名字就叫姆大陆。据说姆大陆的面积占据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岛,北接夏威夷群岛,东至复活节岛,西止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8000千米,南北宽约5000

  • 古人是还活在百幕大海底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周所周知,百慕大好像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而对于百慕大海域而言,最让人感到激动人心的发现,无异于1978年的海下金字塔了。今天来给大家讲一讲地球未解之谜之:古人是否还生活在百慕大海底?相传在9000年前,“西海”有一块巨大的陆地,也就是“大西国”所在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在这个大陆上有着高度繁荣的文明,人民

  • 羊驼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羊驼最早起源地在北美洲,原产于南美国家秘鲁、玻利维亚、智利,祖先为原始蹄类动物。是原驼和小羊驼的杂交的后代,被人工驯养超过6000年。它们是安地斯文明的整体的一部分,也是其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体现,羊驼被用于提供食物、燃料、衣物和运输畜力。在西班牙占领印加后,许多羊驼、大羊驼和印第安人一样死亡了。但在不

  • 羊驼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羊驼(拉丁学名:Vicugna pacos,英文名:alpaca)为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体重55-65千克,头体长度1200-2250毫米。外形有点像绵羊,一般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群十余只或数十只,由1只健壮的雄驼率领。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发情季节争夺配偶十分激烈,每群中仅容1只成年雄驼

  • 日本人谈虎色变的死亡之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周所周知,百慕大好像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而对于百慕大海域而言,最让人感到激动人心的发现,无异于1978年的海下金字塔了。今天来给大家讲一讲地球未解之谜之:古人是否还生活在百慕大海底?相传在9000年前,“西海”有一块巨大的陆地,也就是“大西国”所在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在这个大陆上有着高度繁荣的文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