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4年3月7日:徐冠仁出生

1914年3月7日:徐冠仁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61 更新时间:2024/1/19 7:47:04

冠仁(1914.3.7—2004.2.18),著名核农学家。江苏省南通县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及植物遗传系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兼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农业物理气象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顾问,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荣誉理事长,《原子能农业应用》、《核农学报》主编。

人物简介

徐冠仁,1914年3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徐由白曾任南通师范学校数学教师,因家境清贫,8岁才入学。但他学习刻苦努力,1930年在南通学院附属农科高中毕业,升入南通学院农科。后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于193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因学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从事水稻遗传研究。他他的同班同学蔡旭、俞葆都是当时从事稻、麦、棉研究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徐冠仁撰写的《水稻植物性状遗传研究》、《水稻抽穗期遗传研究》和《不同类型水稻杂交、不孕性遗传研究》在《印度遗传育种》杂志上发表,曾获自然科学论二等奖和三等奖。他编写的《稻作学》教材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1946年徐冠仁接受明尼苏达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主攻遗传学,辅修植物学,同时兼职任教。

他的博士论文《正玉米与矮生玉米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对杂交种优势的产生与表达提出了新的观点,为H.K.海斯博士专著《玉米杂种优势》一书所引用。1950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被推荐为美国西格马赛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留在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及植物遗传学系当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子能和平利用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徐冠仁采用热中子和X射线处理小麦种子,得到抗秆锈病突变体,为抗病育种指出了新的途径,受到国际育种界的重视,其论文刊登在《第一届国际原子能和平利用会议论文集》第12卷60—62页。他的名字被列入联合国1954年印发的《世界小麦育种家和育种站名录》中。

1956年,徐冠仁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和夫人黄小玲(明尼苏达大学园艺学硕士)携幼子转道日本回国。他怀着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勤奋工作,致力于开创我国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核农学的创始人

徐冠仁早期从事水稻性状遗传、不同类型水稻杂交和不孕性遗传的研究,曾获自然科学论文奖。在美国期间研究了玉米杂种优势的产生与表达并提出了新的观点,采用热中子和X-射线处理小麦并得到抗秆锈病突变种,为当时抗病育种指出新途径,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1956年回国后,致力于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创建中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的研究机构,发起并组建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创办《核农学报》、《核农学通报》。利用小麦单缺体改组遗传结构及利用辐射诱发遗传变异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推动全国杂种优势利用、辐射育种及染色体工程的发展,推动核技术在大农业上的应用。

主要著作有《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杂交高粱》、《核科学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植物诱变育种》和《核农学导论》等。

徐冠仁,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原子能农学家,中国核农学的创始人。他首先将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引入我国,培育出第一个高粱不育系和“原新1号”等优良组合,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做出重要贡献;倡导辐射诱发与杂交相结合,在多种作物上选育出用于大面积生产的新品种,使我国辐射育种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提倡利用湖泊水面悬浮栽培水稻等作物研究,初见成效。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9年3月7日:吴养木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吴养木名彭,号小鋗,1921年9月生于浙江嘉兴,浙江石门人(今属桐乡市崇福镇),幼年随父著名画家吴待秋迁居苏州。194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后在上海中国银行国库局任职。1949年辞去银行公职,离沪反苏,于家攻习书画,凡九年。1958年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成立。先生应聘执教于该校,并任绘画专业组组

  •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1935年3月8日),原名阮凤根,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省香山县南蓢左步头乡,中国内地女演员,上海崇德女子中学肄业。192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挂名夫妻》,从而开启演艺生涯。1930年,主演剧情电影《故都春梦》。1932年,主演剧情电影《续故都春梦》。1933年,在剧

  • 1641年3月8日:徐霞客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

  • 1952年3月8日:机械心脏成功应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机械心脏是延续人体生命的医学装置。1952年3月8日,人类第一次成功地使用机械心脏,该装置是对1932年德贝基博士研制的泵式心脏的改进,它被看作是朝着整个人造心脏这一目标迈进的第一步。简介没有心跳也能生存,这一奇迹近日在加拿大一心脏病患者身上呈现。在成功移植新型机械心脏手术后,这名现年65岁的男子成

  • 2007年3月8日:唐丽玲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唐丽玲(1907年2月4日-2007年3月8日),上海名媛,民国时期著名钢琴家、电影演员、音乐教育家,曾任教于国立浙江大学并任女生部主任。她是中国早期德奥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民国时期德奥钢琴音乐作品的权威演奏家。1907年2月4日,唐丽玲出生在清末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其父为建筑学家,其母为清朝

  • 1582年十月为什么少10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现在不少人又在讨论关于“日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历好像在某个时候出现过“跳动”,那就是在一个月份之中,出现了“10天”消失情况?这到底是这么回事情呢?难道我们这10天出现了什么大事情?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到底这历史上在月份之中消失的“10天”是怎么回事情,有没有大事情发生呢?“10天”消失在什么

  • 揭秘:史上唯一弃官下海的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光绪二十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岁。为了祝贺她六十寿诞,皇宫里头特地设立了个规矩:这一年要增考一期恩科状元。本来状元是三年考一科,这次它不受这个三年之限。这一年去考的人也不少,在初考的时候呐,张謇考的六十名贡士。在京城,从乡试、会试一直到殿试,一共化了三十五天。在这三十五天当中,张謇也认识了不少人,这里头

  • 胡夫金字塔是不是外星人的杰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胡夫金字塔,一个神秘的金字塔,里面一直存在许多神秘的秘密。很多的科学家也对其进行过多次研究,至今也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揭秘胡夫金字塔背后的秘密。胡夫金字塔数字之谜上个世纪初期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考古学的蓬勃兴起。人们对金字塔的考察与研究越来越深人和全面。许多学者和考古学家对胡夫金字塔

  • 楼兰古国为何一夜之间全城荒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古楼兰,中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繁华古都,因丝绸之路而繁华,因自然原因而消亡。如同古巴比伦一般,只留了存在痕迹,却不知到底有多灿烂。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被荒漠所掩盖?一、楼兰古国遗迹的发现80多年前,一位来自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塔里木盆地东部,在一片荒原上发现了一座被风沙吞没

  • 1975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设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9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联合国的倡议导致为实现男女平等建立了国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众对于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