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5年5月11日:巴西利亚宣言

2005年5月11日:巴西利亚宣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7 更新时间:2024/2/18 9:00:32

第一届南美-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利亚举行,2005年5月11日在这里通过《巴西利亚宣言》,强调实现中东地区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的重要性。宣言指出,实现中东和平必须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马德里框架协议与阿拉伯和平倡议,履行“路线图”计划。

内容

宣言强调巴勒斯坦享有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要求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拆除包括东耶路撒在内的所有巴领土上的定居点,执行国际法院关于以色列非法修建隔离墙的裁决。与会各国领导人对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暴力事件不断发生表示忧虑,重申支持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重中东和平进程的努力。

关于伊拉克问题,宣言强调尊重伊拉克主权、独立和民族团结,反对干涉伊拉克内政,尊重伊拉克人民自由决定其未来的意志,重申支持由选举产生的过渡政府及其战后重建的努力,谴责针对平民的恐怖活动。

宣言还强调发挥联合国和阿拉伯联盟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作用。针对美国制裁叙利亚一事,与会各国认为,所谓的“清算叙利亚法案”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有关规定。

宣言还强调维护苏丹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支持苏丹政府为此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宣言指出,实现中东和平必须坚持“土地换和平”原则,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马德里框架协议与阿拉伯和平倡议,履行“路线图”计划。

举办与阻力

南美洲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相距遥远,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有很大差异,这两个地区能走到一起,巴西总统卢拉功不可没。

工人出身的卢拉当选总统后,为自己确定了三个执政目标: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尤其是穷人的生活水平。为此,他频频出席世界经济和政治会议,为巴西争取一席之地。但他却在西方发达国家那里处处碰壁,美国继续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控制巴西经济。生性耿直的卢拉不甘心受美国摆布,决心自力更生发展经济。

他在访问阿拉伯国家时,发现这些国家同样受制于美国,它们既想消除贫困、摆脱对西方的经济依赖,又想自主建立独立、民主、公正的社会体系。于是,卢拉萌生了南美与阿拉伯国家合力抗衡国际强权势力,捍卫自身利益的想法,这种想法与各国领导人不谋而合。最终,共有12个南美国家和22个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参加了巴西峰会。

对于这次峰会,美国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并使用各种手段阻止这次峰会召开。美国首先西施压,要求巴西放弃“召集人”的角色。2005年4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巴西时特意提到此事,并以重开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为条件,要求巴西“住手”。

与此同时,美国向与会的埃及、约旦、摩洛哥等国施压,要求它们要么不参加,要么降低代表级别。当看到峰会已无法阻止时,美国警告巴西不要损害中东和平进程。至此,美国仍不放心,要求作为观察员参与此次峰会。为防止美国干扰会议进程,巴西拒绝了这一要求,并称“这是一次公开会议,你们(美国)可以通过电视观看”。

意义

南美大陆和阿拉伯世界,虽然同属第三世界,还有历史姻亲关系,但目前的联系仅局限于正的外交关系、有限的经济往来和不多的化交流,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合作空间。在此背景下,巴西倡议并成功地举办第一届峰会,具有历史意义。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强调了南美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共同点:“我们有这个世界两个最大的石油储备,这引起了帝国主义的贪婪。”他呼吁扩大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认为两个集团之间的贸易有很好的前景。他还要求东道主巴西总统承诺对以后的会议和这次首脑会议签署的政治协议、地缘政治和经济协议进行跟踪。

巴西总统卢拉在5月11日的峰会闭幕式讲话中指出:“对我来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关系的历史新时刻。南美和阿拉伯国家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南美和阿拉伯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但过去经济往来相对较少。

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称:“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事件。在这个新世纪,一种新运动已经形成了。”他说,阿拉伯与南美的新关系堪比不结盟运动。卢拉表示,南美-阿拉伯联盟的目标是改变“贫国更贫,富国更富”的世界秩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冰川湾的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冰川湾(Glacier Bay)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三角湾,在朱诺(Juneau)西北约160公里(100哩),长约80公里(50哩)。风景壮观,有16条来自圣伊莱亚斯岭(St.Elias Range,东)和费尔韦瑟岭(Fairweather Range,西)冰帽的有潮冰川(活冰川)。著名的缪尔

  • 猛犸洞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猛犸洞(Mammoth Cave)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的猛犸洞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猛犸洞以古时候长毛巨象猛犸命名,这个“巨无霸”洞穴截至2006年,已探出的长度近600公里,究竟有多长,至今仍在探索。二百多年来,探险家的前赴后继,他们的探索精神已被镂刻在猛犸洞每一公里的

  • 1964年5月11日:B-70轰炸机首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964年5月11日,以每小时3200公里速度飞行的B-70轰炸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帕默达尔北方美国飞机厂正式露面,而该飞机起飞前的研究工作并不为人所知。在耗资13.4亿美元的空军工程中,按计划只能再生产一架这类飞机。该机设计能力为在20000米上空飞行6000英里,它为飞机的性能创造了新的标准。但是批

  • 1934年5月11日:北美黑风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北美黑风暴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

  • 雪崩是怎么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作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作“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形成原理造成雪崩的原因主要是山坡积

  • 雪崩的分类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雪崩分湿雪崩(又称块雪崩)、干雪崩(又称粉雪崩)两种。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湿雪崩湿雪崩也许是最危险的,湿雪崩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后温度会持续快带升高,这使新的湿雪层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

  • 通古斯大爆炸六大热门假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UTC零时17分)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的大爆炸。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10~15百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万棵树焚毁倒下。通古

  • 王恭厂大爆炸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天启大爆炸,也称王恭厂大爆炸或“王恭厂灾”,是公元1626年5月20日(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当天早上,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倾刻,大震一声,天崩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若乱丝、若

  • 贝加尔湖的形成与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нуур,蒙古语:Байгалнуур、俄语:Озеро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

  • 印度死丘事件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死丘”即印度历史上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在印度语中即是“死亡谷地”的意思。在这里,考察人员找到了此地发生过多次猛烈爆炸的证据。爆炸中心1平方千米半径内所有的建筑物都成了粉末。距中心较远处,发现了许多人骨架。从骨架摆放的姿势可以看出,死亡的灾难是突然降临的,人们对此毫无察觉。这些骨骼中都奇怪地含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