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滇池是怎么形成的

滇池是怎么形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63 更新时间:2023/12/19 17:43:55

滇池为西南第一大湖,也是中国第六大的淡水湖。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流域面积(不包括海口以下河道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滇池湖面南北长40公里(含草海)(一说长约32公里);东西平均宽7公里,最宽处12.5公里。湖面海拔1886米,湖岸线长约150公里。

名称由来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有四种说法。据晋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滇池因“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这是从地理形态上讲。

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者,颠也。”也有的认为是彝语的“甸”,即大坝子之意。

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氐羌“叟族”、“僰族”或“填戎”),楚将庄蹻入滇后,变服随俗称滇,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第四种说法认为:“滇”是壮语的“亭”或“祠”,指祠堂的所在地。

《滇池地区历史地理》载:古老羌族的的化传统是“屈肢葬”及火葬。滇池地区先秦、两汉数百座墓葬的发掘,“屈肢葬”仅有一具,其均“仰身葬”,火葬的遗迹没有发现和报道。这证明先秦、两汉时期滇池地区的居民与氐、羌关系不大。而世所公认的彝族先民——“昆明人”,最早来到滇池地区是在东汉以后。

西汉的《史记》说:“楚威王时,将军庄蹻……至滇池”,“滇池”地名就已载入史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池,……上源深广,下流浅狭,但如倒流,故曰滇池。”所以,“水系颠倒说”,比较可信。

形成演变

滇池属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大约中生代末与新生代初(距今约7000万年),古盘龙江已发育,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昆明附近成为宽浅的谷地。到新生代中新世晚期(约在1200万年前),云南大地发生多次间歇性的不等量上升,后又出现南北的大断裂。断层线以西,地壳受到抬升,形成山体陡峻的西山,似从湖畔拔地而起;断层线以东相对下沉,加之晋宁县西南部与玉溪市交界的刺桐关山地的抬升,导致古盘龙江南流通路被阻,积水而成为古滇池。

还有一种说法与此说吻合,认为古滇池属红河水系,从刺桐关流入红河,后来当滇池水域降在1940米以下后,经过漫长岁月,刺桐关抬升海口河下沉,滇池出流受阻才改道由海口河向西转北流入金沙江水系。

古代的滇池北起松花坝,南至晋宁宝峰,东到呈贡王家营,西到今马街山脚。在战国至西汉的古滇国时期,滇池东北岸的水位已下落至1915米左右,今落索坡、龙头街和黄土坡附近的大片丘陵和平地已露出水面。

至唐时期滇池水位降到了1890米,滇池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明朝为350平方公里,清朝为320平方公里,今天已不到300平方公里。滇池的库容也与面积同步不断减少,唐宋时18.5亿立方米,到清代为16亿立方米,1947年估算约15.7亿立方米,今天库容仅13亿立方米左右。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肉灵芝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肉灵芝,民间俗称为“太岁”,是一种粘菌复合体,自然界发现极少,“肉灵芝”粘菌活性很强,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其再生能力也很强,可以随意切割,都能再生。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

  • 佩特拉古城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历史将永远铭记重新发现佩特拉的功臣──贝克哈特,而重新发现佩特拉本身就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19世纪初,处于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极大的危险。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好奇地溜进”

  • 1950年5月9日:舒曼计划提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事先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商谈后;发表了一个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这就是“舒曼计划”。舒曼计划简介1949年12月13日,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通过决议,建议成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高级机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钢铁工业。决议还建议在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也

  • 1860年5月9日:詹姆斯·巴里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詹姆斯·巴里爵士Sir 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5月9日-1937年6月19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现安格斯郡)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写作。1882年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在诺丁从事新闻工作两年。1885年(此时他已25岁),他移居伦敦,

  • 1945年5月9日:苏德战争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苏德战争(英语:Eastern Front)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

  • 1946年5月9日: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是以1945年5月9日德国法西斯投降的日期作为纪念日。1945年5月8日深夜(莫斯科时间5月9日凌晨),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尔斯特正式签字投降。苏联(俄罗斯)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并从那时起每年举行纪念活动,其中阅兵是胜利日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莫斯科当地时间

  •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

  • 2010年5月9日:错案警示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2010年4月30日,“被害人”赵振晌回到村中,2010年5月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宣告赵作海无罪,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2010年6月2日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会议,将2010年赵作海无罪释放的5月9日确定为“错案警示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

  • 2020年4月23日:冈江久美子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冈江久美子,(1956年8月23日-2020年4月23日)出生于东京都,日本女演员、声优。作品有《七人女律师3》等。2020年4月23日,因新冠肺炎去世。人物生平1975年,冈江久美子首次演出连续剧(东京放送TBS),由此出道。在其演艺生涯中,她曾出演过《卖房子的女人的逆袭》《幸运七人组》《排球女将

  •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浙江嵊州人。马寅初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拒绝军阀、政客拉拢,毅然到北京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致力于教学与科研,著书立说,抨击时弊,成为“五四运动”前夕就享誉很高的教授。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