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逝世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2/27 16:57:21

道格拉斯·麦克瑟(英: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军事家、政治家。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晋升为上校并前往法国参战。1919年6月,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陆军五星上将。二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对日本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1952年,参与美国共党总统初选,但未胜出。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因胆结石去世,享年84岁。

大洋名将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指挥美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6月,美国军方采纳“彩虹5号”计划,决定一开始与轴心国作战就把重点放在欧洲;7月,华盛顿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晋升为中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下辖温赖特指挥的第1军和帕克指挥的第2军;12月8日,日军继偷袭珍珠港之后,对菲律宾发动进攻。

由于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再加上美菲军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几乎要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

1942年1月,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2月8日,罗斯福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并允诺让麦克阿瑟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

3月,得到增援的日军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等地的美菲军发起攻势,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成为俘虏,命令他将指挥权转交温赖特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撤离,所有部队从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4月9日,巴丹美军及菲律宾军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5月6日,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在5月7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

1942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

1943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1943年,共和党政客有意让麦克阿瑟成为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是,1944年某些州的预选表明麦克阿瑟得票并不多。因而,麦克阿瑟只好声明无意参加总统竞选。

无上功勋

1951年4月19日,在国会会议之前的告别演说中,发表演说——《老兵永不死》(Old soldiers never die)。

1951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破例通过一个决议,批准为他专门制造一枚金质特殊荣誉勋章,这面勋章上面镌刻着他的肖像和以下文字:“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

1952年,参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但未胜出。

1962年5月2日,82岁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美国陆军医疗中心)因胆结石去世,享年84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588年4月5日:托马斯·霍布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国政治家、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指出

  • 1937年4月5日:科林·鲍威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科林·卢瑟·鲍威尔(Colin Luther Powell),1937年4月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军人,上将军衔,曾任美国国务卿。科林·卢瑟·鲍威尔是一个美国梦的实现者,作为一个移民的后代,他靠着诚实和努力,成为了美国第一个混血种人上将,第一个混血种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也是第一个混血种人国务卿。

  • 1520年4月6日:拉斐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

  • 2009年4月6日:阿桑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阿桑(Judy,1975年2月28日-2009年4月6日),本名黄嬿璘,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2003年,阿桑因演唱偶像剧《蔷薇之恋》片尾曲《叶子》而正式出道歌坛;同年,阿桑还凭借首张个人专辑《受了点伤》获得第十五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演唱新人奖提名。2005年,阿桑发行第二张专辑《寂

  • 1992年4月6日:阿西莫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

  • 150年4月6日:顺烈皇后梁妠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梁妠[nàn](106年—150年4月6日),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平凉)人,大将军梁商之女,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梁妠少时聪明贤惠,善做女工,精通经史。十三岁时入宫,被汉顺帝封为贵人。阳嘉元年(132年),被立为皇后。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去世,汉冲帝刘炳继位,梁妠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永憙元年(1

  • 1928年4月6日:詹姆斯·沃森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带头人之一,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2019年因频繁发表关于种族间智商差异的

  • 1528年4月6日:阿尔布雷特·丢勒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

  • 魔克拉姆边贝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魔克拉-姆边贝(Mokele-mbembe),或称摩克拉-姆贝贝,是一种据说栖息在刚果河流域沼泽的巨大神秘生物。“魔克拉姆边贝”这个字是从林加拉语(Lingala language)来的,意思为“可以阻断水流的生物”。这种生物存在与确认与否在主流科学家、当地的俾格米人、创造论者与神秘动物学学者之间争

  • 青海湖水怪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青海湖水怪,是指在青海湖中出没,所见都为黑或黑黄色,长度都是10多米,估计是某种动物。从形状看,它(们)肯定不是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动物,因为三次都是不露头,不露尾,背部也没有多大的“驼峰”。类似传说中的怪物一样出没不定。湖的形成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