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地位怎么样,为什么诸侯几乎都言听计从?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地位怎么样,为什么诸侯几乎都言听计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35 更新时间:2024/1/5 11:34:32

战国时期,有一年东周和西周发生战争。这里的东西周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两个朝代,而是战国时期,周王室分裂成为的两个国家,西周都城在洛邑,东周都城在巩。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毫无地位,经常要讨好周围的强国,如秦国这种强大的诸侯,经常还向西周和东周征收赋税和人口,尽管如此,东西周还经常互相攻打,同室操戈。

这场战争应该是西周处于下风,所以韩国想要出兵援助西周,在这个诸侯混战的年代,也就韩国对王室还剩一点余温。当东周得知韩国有这个想法之后,很快派人去韩国,对韩襄王说,西周这个国家以前可是国都啊!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如果大王您按兵不动,那我们东周是非常感激您的,等我们打败了西周,那些宝物当然都是贵国的了。

这是战国时期一个很简短的故事,这个时期的周王室已经微乎其微了,豆萁之间尚且如此。可见战国时期是多么的混乱了。至于结局,编辑者并没有描写,很显然就是对这种事情的结局并不关心了,他觉得也没有必要记载了。大概率是韩国按兵不动,听从了东周策士的建议。毕竟那个时候,在实实在在的财物面前,仁义不值一提,余温也几乎散尽。甚至这个策士的姓名都没有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纵横家是多么的普遍了。

纵横家是大分裂时代的产物,他们的理念不同于其他流派,儒家讲仁恕诚孝,道家讲无为自然,法家讲令行禁止,墨家讲,算了还是不说墨家,这个流派的记载能流传至今也算是奇迹了。而纵横家不同,他们讲的是赤裸裸的利与害,核心思想就是要切切实实解决问题,趋利而避害。那个年代,生存才是第一要务,为此他们可以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为了让国家得到利益,他们不在乎使用什么手段。哪个国家得到了这些人才就可以称王称霸。

单看司马迁对先秦每个流派的文字记载,就能看出纵横家的地位。老子韩非并为一传,约1500余字,孟子荀卿为一传约800余字,那么再看看纵横家,苏秦张仪各自有传,分别都是9000左右的字数,也只有孔子世家一传能望其项背。纵横家一派大家熟知的一些人有张仪、公孙衍、苏秦、司马错、乐毅范雎邹忌毛遂这些。

东周攻打西周这件事情,献策的人连姓名都没有,可能编撰者觉得这种小花样不值一提,但是也切切实实讲到了重点。韩国帮西周有什么好处呢?并不会得到实质性的好处,仅仅会得到一些好名声,但这些好名声在战国没有任何价值,人才不会奔着好名声就来投靠这个国家,他们只会看哪个国家的君王值得帮助,愿意为自己的霸业无所不用其极。纵横家兴起快,衰亡也快,汉代大一统之后,纵横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虽然历代仍有余音,都很难有再大的发展了。相传汉代诸王想要皇帝赐《史记》都被拒绝,原因就是《史记》记载了很多纵横家的诡谲手段,让诸王学了去,后果很严重。

不过纵横家在各国游说的过程中,避免了很多战争,这也算得上是为百姓造福了吧。

标签: 战国纵横家诸侯战国时期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一生的遗憾,三征此小国皆大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忽必烈,忽必烈一生的遗憾

    蒙古骑兵可以说是古代冷兵器时代最强的军队,打遍天下无敌手,短短几十年,不仅征服中亚,消灭花刺子模,打到欧洲、中东,成为上帝之鞭。同时入主中原,消灭金朝、南宋、西夏,建立起四大帝国。可以说气势何其恢弘,但是,如此强大的蒙古骑兵却在这个小国翻了跟头,三次征伐都大败而回,也成为忽必烈一生的遗憾。第一次,3

  • "大文豪"苏东坡滥情,将怀孕小妾送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苏东坡

    读了江晓梅、范立舟的《从苏词看苏轼的妇女观》,总觉得论述不够全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妇女观,显然不能单纯从他的词着手,还要看他的人,看他对妻妾的不同态度。仅凭几首词,特别是仅凭《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来看一个人的妇女观,就由此断言其代表了当时士大夫的一种进步的妇女观,似乎有些牵强。

  • 《山海经》开篇第1山,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招摇之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山海经,招摇之山

    原文:“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

  • 末代皇帝溥仪最难以启齿的秘密:终生不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末代皇帝,皇帝,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大满洲帝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末代皇帝溥仪最难以启齿的秘密,终生不育。可

  • 乾隆走后,嘉庆为什么非要扳倒和珅,难道他不怕和珅的追随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嘉庆,和珅

    和珅风光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都说:“举全国朝政,畀诸相国和中堂一人。”在乾隆的袒护下,和珅为所欲为,把大清弄得乌烟瘴气。他不断地培植势力,兴风作浪,最后,自己也被巨浪送到天堂见先帝。嘉庆收拾了和珅,却没有斩草除根,难道就不怕和珅多年培养的势力吗?可以这么说吧,不是嘉庆怕和珅背后的

  • 史上最冤美女:陈圆圆被乱世英雄轮番占有却遭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圆圆

    历史上著名的大顺朝闯王李自成先生,把大明朝一脚踹死,逼得崇祯在煤山上吊。至于女主角,不用介绍了,就是美得世间罕见,先倾了大明朝,后倾了大顺朝的超级倾城倾国陈圆圆小姐。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大顺朝的闯王李自成先生,一路凯歌地打到了北京,而此时正在作为大明朝边防司令的吴三桂,手里正掌握

  • 朱元璋一生有多好色?竟连对手的女人也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朱元璋好色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李自成败退北京为何没有带走陈圆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陈圆圆

    现在“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美女陈圆圆,李自成失去本来已到手的江山,而吴三桂却成为后世骂了几百年的汉奸,使得华夏被满清奴役300多年。因此,作为明末第一美女的陈圆圆想必是非常漂亮的,李自成失败的关键就在于陈圆圆,那么在其败退之时,为何不把陈圆圆一起带走呢?现代很多人都说,当年李自成带来

  • 袁世凯喝醉酒后,定了一条家规,为何让众多儿媳感到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世凯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早年间袁世凯热衷于科举考试,一直想博取个功名,这首《感事》就是他两度名落孙山时感慨而发写的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来年少的袁世凯确实充满着远大的志向,他自己也曾说过,苦读书多年连一个秀才都没中过,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但他仍不甘心,

  • 赵云也是五虎将之一,为啥不受重用?他做的这三件事让刘备很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刘备,五虎将

    赵云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在《三国演义》中对于他的描写也是相当之多,刘备入蜀之后麾下有五虎上将,赵云就是其中之一。但事实上刘备对赵云一直很冷淡,原因就是赵云曾经做了三件事,令刘备非常难堪。第一件事就是长坂坡之战救下刘禅。咱们知道赵云原本是公孙瓒手下的大将,后来才跟随了刘备,因此他的地位比关羽、张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