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为何会存在宦官专权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明朝时期为何会存在宦官专权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66 更新时间:2024/2/11 8:25:18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宦官专权的情况,宦官专权,他们的权力来源在于皇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专权极为严重的朝代,而明朝宦官由于其他两朝不同,明朝宦官虽然权势滔天,但却牢牢地依附于皇权,因而并不像东汉和唐朝那样威胁到皇权。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我认为源于明朝特殊的“票拟”制度,发展于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恶化于内廷、外廷之党争。

明初,随着“胡惟庸案”的爆发,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将中书省职权归于六部,而六部则直接向皇帝负责。如此一来,皇权虽然得到高度集中,但皇帝的工作量却骤然极大,为了应对繁琐的政务,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内阁制度下,皇帝牢牢掌握着决策权,内阁则拥有议政权,六部则掌握着行政权。内阁便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或者幕僚,他们只负责提供可行性建议,然后由皇帝拍板决定,之后交由六部执行。

凡是朝廷的重要事务,均先由内阁拟定几条意见,以笔墨写于票签上,然后呈送皇帝批准,这个过程便被称为票拟。所谓的“票拟”,其实就是由内阁拟定几点措施,然后供皇帝选择决策,如此一来皇帝的工作量便大大降低了,不过最后拍板的仍然是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最初表现在“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即决定于皇帝对内阁成员的信任程度。

然而,虽说“票拟”制度一定程度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但事实证明批阅大量奏章是一个人难以办到的,尤其是长此以往,对皇帝来说乃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于是,皇帝便开始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交给宦官来代批,而经过内书堂训练的宦官也就此开始成为皇帝重要的帮手,而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由于获得了一定的决策权,开始逐渐坐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宦官批阅的奏章越来越多。到最后,皇帝每天除了御笔朱批部分奏章之外,绝大部分奏章都开始交由太监批阅,这使得宦官的权力开始越来越重。而这也是明朝宦官牢牢依附于皇权的主要原因,毕竟宦官的权力本就来源于皇帝的批红之权。

正如前文所说,明朝内阁起初只是皇帝的幕僚机构,他们权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且最初内阁官员品级普遍较低。

然而,到了仁宣年间,明仁宗朱高炽杨士奇杨荣等乃是东宫旧臣,因此这两人不仅得以进入内阁,而且均兼有上书职位,此后内阁权力开始逐步加重,从幕后逐步走向台前。而到了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升任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开始逐步成为文官领袖。虽然在明英宗朱祁镇末年时有所反复,但在成化、弘治年间内阁权力再度开始加重,开始成为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

历朝历代,除了开国之际武官集团较为强势之外,随着大规模战争的消失,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便开始此消彼长,最终形成文强武弱的局面,但这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然而,明朝却是个特例,由于“土木堡之变”的爆发,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的崛起速度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朝代。因此,明朝虽然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

同时,明朝又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朝代,尤其是言官制度的设立,这导致文官们不仅执掌朝政,就连皇帝的行走坐卧、衣食住行,乃至私生活都严重干预,从而对皇权形成了极大压迫。而明朝皇帝为了不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面对言官的“劝谏”乃至谩骂,也只能忍气吞声,最多施以廷杖,而言官们甚至以“挨板子”为荣,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敢于“犯颜直谏”。

文官集团的迅速崛起,对皇权形成了极大的压迫,而这也是导致明朝中后期内廷和外廷冲突加剧的主要原因,而为了对抗外廷,皇帝只能重用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宦官,利用宦官掌握的厂卫与外廷进行对抗。

因此,明朝宦官的崛起同样有文官集团崛起的原因,文官崛起于明英宗时期,而宦官专权同样源于明英宗时期,这并不是巧合,宦官只是皇帝用来对抗文官的工具罢了。

明朝之所以亡国,党争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而明朝中后期最严重的党争,便是内廷与外廷之争。

正如前文所说,明朝文官集团的权力实在太大。内阁本是用来辅佐皇帝的,可最终却成了皇帝身上的枷锁,他们的权力早已超过的相权。而且,明朝文官简直是出了名的不怕死,为了他们心目中的“道”,他们完全可以不计个人性命。而这应该也是明朝有那么多奇葩皇帝的原因,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大家各玩各的就是了。

最初,内廷对抗外廷,只能通过手中的批红之权和厂卫职权,仍然被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然而,文官也并非铁板一块,同样存在党派之争。于是,宦官崛起之后,自然便有一大批平日里被打压的文官聚集到他们身边,这便使得内廷的触手开始伸到外廷,从文官内部瓦解文官集团,权力开始不断扩大,这便是宦官集团(阉党)的由来。

而宦官集团的出现,却进一步加强了文官之间的凝聚力,彼此之间甚至放弃成见共同对抗宦官,毕竟大家有了共同的敌人。而随着文官凝聚力的加强,反之又助长了宦官的专权程度,比如东厂、西厂、内厂的先后设立。双方简直斗得不可开交,却又不亦乐乎,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文官集团的顶峰,就是东林党,这在明末乃是极为庞大的一股势力;与此同时,宦官集团也很快发展到了巅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随之出现。

明朝宦官权力再大,也只能依附皇权

综上所述,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源于特殊的“票拟”制度,而发展于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恶化于内廷、外廷之党争。不过,明朝宦官的权力再大,力量源头却是皇权,主要力量则是厂卫,而“皇权—宦官—厂卫”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的“树根—树干—枝叶”一般,树干和枝叶或许足够茂盛,可以遮天蔽日,可一旦失去了树根的支持,他们很快就会枯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祖屡战屡败,为何却能得到刘表的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在三国鼎立的局面还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其实各个诸侯手中都握有一两张“王牌”,即各路虎将。然而,随着战事越来越复杂,诸侯们手中的大将也纷纷各自投奔新主,其中,获得人才最多的其实并非是名声响当当,但实力不足的刘备,而是一直以来被小说所“抹黑”的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 唐朝:万国来朝之强盛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国来朝,隋朝,历史解密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那唐朝国立最强盛的时期到底有多强?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应该是在开元盛世期间,开元盛世或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

  • 配享太庙是多大的荣誉?清朝只有26人获此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一个大臣官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配享太庙”,无论是几朝老臣或是爵位,都没有能配享太庙的荣誉高,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誉呢?太庙在古代皇帝的宗庙,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这种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时就有了,自秦汉之后,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庙,历代皇帝都要下跪磕头烧香的。作为皇帝自己家的

  • 十六国时期的国家:南燕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燕,十六国,历史解密

    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氏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国号为燕。慕容德原是后燕宗室范阳王。397年,当后燕君主慕容宝于参合陂之战为北魏所败之后,后燕被截成南北两部分。398年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滑县)自称燕王。次年滑台为北魏攻占,慕容

  • 历史上吴三桂先投降清又背叛 他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崇祯,历史解密

    吴三桂的一生中打了一辈子的仗,在李自成兵进崇祯的皇宫时,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崇祯死后,明朝灭亡,吴三桂与李自成在石河决一死战,吴三桂率兵大败李自成,清军入关,在清朝之后的统治中,特别是在,清朝康熙的年间,吴三桂镇守云南,大获全胜,封为异性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平西王。在实力越来越

  • 此太监作恶多端,最后却从皇帝手中救下两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晓得,在我们古代宫廷中有一种不凡的人群,他们由于没有生育才能,而被大师称作寺人。由于生理上存在着缺陷,所以生理也有良多不太正常的,我们熟知的良多寺人,比如李莲英,魏忠贤等人,无一不是作恶多端,因恶而留下了千古骂名。今天说的这位,从前和这些人一样杀人无数,晚年却有一次大发慈善,从皇帝手中救下了数

  • 夏竦不仅是北宋著名学者,还是个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竦,宋朝,历史解密

    一方面,我们知道夏竦是北宋前期著名的学者、诗人、学问家,夏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就此而言,夏竦完全可称通才。另一方面,我们还知道夏竦是有名的奸臣。《宋史》把他和王钦若、丁谓并列,是直把他看作当时的第三号大奸臣。综观夏竦一生,“阴谋猜阻

  • 说说刘禅身世的阴谋论 刘禅真的是曹操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身世,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刘禅有没有可能是曹操的儿子?这个问题某论坛上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说有可能的人认为关羽投降曹操后,关羽带着两位嫂嫂甘夫人和糜夫人一起住在曹操的许昌,所以曹操和甘夫人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其二是甘夫人长得也不算丑,大家认为有可能的另外一个核心点就是曹操喜欢像张

  • 蓝山起义发生于什么时候?其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蓝山起义,越南,明朝,历史解密

    蓝山起义(越南语:Kh?i ngh?a Lam S?n)。即蓝山叛乱,公元1418-1427年越南反抗明朝统治的战争。因叛军首先在蓝山(今越南清化省寿春县)发难,史称蓝山起义。公元1400年越南陈朝的陈少帝被权臣胡季牦逼迫禅让,胡季牦继位,建立胡朝。中国明朝应陈朝逃亡宗室要求,于1407年出兵打败了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解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表述,现在的中国人只要上过中小学,几乎耳熟能详,但是在1949年前,中国普遍没有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得追溯到列宁,不过列宁是分开提出,即每次只说了一半。列宁1916年初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一文中说:“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国家和一切殖民地,总共达十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