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牧野之战:双方兵力多少?商军何人倒戈? 周人轻松取胜?

揭秘牧野之战:双方兵力多少?商军何人倒戈? 周人轻松取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08 更新时间:2023/12/7 20:29:17

在武伐纣的牧野之战前,周武王曾经连续进行了几次战役,逐步削弱了商朝的力量。而牧野之战则是周武王最终攻打商朝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周朝建立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然而,关于当时双方具体的兵力数量和分布情况,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而且史书中也存在一些互相矛盾的记载。以下是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推测。

根据《尚书》记载,当时的周武王率领30万大军,分三路而进,分别为左、中、右三军,由周公、周公旦和管叔率领。这些军队中,左军和右军分别有2个千人队和2个万人队,中军有3个千人队和3个万人队。根据这个记载,周朝的总兵力大约为30万人。

而关于商朝纣王的军队兵力,则有不同的说法。据《左传》记载,纣王在战前曾命令其将领严厉征兵,士兵达到了20万人。但是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仍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商朝当时的实际兵力可能要比这个数字少得多。另外,一些历史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猜测和推测,例如商朝当时可能有多个地方的军队同时行动,或者商朝的实际兵力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误差。

公元前1046年,商朝处于内部混乱、外部压力加大的困境中。当时,周王室正在崛起,逐渐成为商朝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商王朝派出了大将颜聚率领商军前往牧野(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与周军交战,结果商军战败,颜聚被俘虏,商王朝的统治也受到了重创。

至于是否有商朝大将倒戈的说法,历史献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证据。有一些史书认为颜聚是因为战败被商朝贬斥,但并没有说明他是否投降或是反叛。另外,一些史书则记载颜聚在战争中牺牲。所以,关于商朝哪位大将倒戈的问题,目前历史学界并没有定论。

原因

周朝的军事力量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在军事方面,周朝比商朝更具有优势。周朝的军队采用了更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组织方式,比如以步兵为主力的军队。而商朝的军队则以战车为主,缺乏步兵部队,这使得商朝在平原地带战斗能力不如周朝。此外,周朝还在士兵的装备和训练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使得士兵更加适应战争环境,更有战斗力。

商朝在前期的统治中,腐败问题严重,贵族阶层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周朝抓住了这一点,利用商朝内部的矛盾,对商朝进行了有效的瓦解。同时,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度,让各个诸侯国之间形成了联盟,这种联盟在牧野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周朝诸侯国之间相互支援,形成了强大的联合力量,进一步加剧了商朝的矛盾和分裂。

周朝在牧野之战中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周武王命令他的弟弟公伯寮在襄城设下埋伏,以假败之计诱使商朝军队深入,然后伏击敌军,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种灵活的战术,充分发挥了周朝军队的优势,迅速打垮了商朝的军队。

周朝采取的最明智的战略之一,就是利用分封制度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联盟,统一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行动。在周武王攻商前,他已经取得了许多周边小国的支持,成为其帮手。在牧野之战前,周武王将自己的军队分成三支,分别由他的两个儿子和弟弟率领,形成三路军队,分别进攻商朝的三个重要据点。这样的军事分布,既能分散商朝的力量,又能保证攻击的全面性,大大增加了周朝取得胜利的概率。

周朝在牧野之战中,还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除了利用分封制度建立联盟,周朝还广泛招募了各方的人才,包括军事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周朝还采取了贵族的组织形式,以贵族家族为单位,组织军队和管理政治,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稳定。此外,周朝还积极与周边各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周朝在牧野之战中,还采用了以道德为核心的战争思想。周武王在战争前部下发表了一篇《伐商誓词》,这篇誓词强调了周朝反对商朝暴政,维护天下安宁的使命,同时也强调了尊重神灵、道德纲等传统价值观。这样的思想不仅能够激发周朝军队的斗志,还能够赢得民心,增加战争的胜算。

周朝之所以能够轻松取胜商朝,是由于其军事、政治、文化和战略上的优势。周朝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政治上更加稳定、文化上更加开放和包容、战略布局更加明智。与此相反,商朝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最终导致了其战争的失败。

标签: 牧野之战

更多文章

  • 逍遥津之战背后的名将:若无乐进,张辽难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逍遥津之战,张辽,乐进

    公元215年,吴帝孙权亲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而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却凭借七千士兵大败吴军,取得了名震天下的逍遥津大捷。但是,战后,很多人都将此战的胜利全部归功于张辽的名下,而很少提及李典、乐进二人,尤其是后者,他在此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何以见得?逍遥津胜利的关键因素灭吴锐气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对

  • 柏乡之战简介:柏乡之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柏乡之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但在其末期,内外交困,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其中,柏乡之战是唐朝末年的一次重要战役,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柏乡之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柏乡之战的背景 柏乡之战发生于唐朝末年,时值安史之乱后期,唐朝政权已经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唐宣宗李忱登基后

  • 长平之战对于后世军事方面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战国时期的第一次中原战争。它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战争之一。这场战役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军事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起源: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是中国的战国时

  • 明军援朝战争:万历朝鲜战争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万历朝鲜战争,援朝战争,明朝历史

    背景和起因 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日本出现了一股扩张主义的浪潮,其中包括对周边国家的入侵和掠夺。 这一浪潮的背景是日本的战国时代的结束和统一,以及一些武士阶层的失业和流离失所,这些人成为了日本扩张的主力军。 其中,日本对朝鲜的入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1592年,日本发动了对朝鲜的

  • 历代数一数二的名将(宋朝至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古名将,皆推韩、白、卫、霍、李、郭,其实,各朝各代,名将间出,代不乏人。今盘点自宋朝至清朝,数一数二之名将,抛砖引玉,见仁见智。 25·北宋 北宋名将,如曹彬、潘美、高琼、杨业、李继隆、种世衡、宗泽之流差强人意,若说数一数二,非

  •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赤壁之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便是赤壁之战,这场战役以曹操率领的北方联军与孙刘同盟联军的交锋而闻名于世,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赤壁之战以及其影响进行浅析,向读者展示中国历史上这一不朽事件的魅

  • 汉末三国:72位使刀战将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将

    刀为百兵之帅,位列四大名器。含大刀、单刀、双刀,三尖两刃刀等。汉末三国,武将如过江之鲫,十八般兵器之中,使刀之武将占据多数。以下72位使刀战将,前36位按武力排名,后36位武力相差无几,故排名不分先后。一、36位使刀战将排名1.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以一敌二,击退许褚、徐晃。2.颜良:斩宋宪、诛魏续

  • 三国之中,使用大斧的八位猛将,结局令人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猛将

    三国之国,名将众多,所用兵器五花八门,刀校剑戟,斧钺钩叉,琳琅满目。而使用刀枪比较常见,使用大斧者,寥寥无几。斧号称百兵之利,其份量沉重,破坏力大,非气力过人之猛将,根本无法用斧。细数三国八位使斧猛将,其中有人号万夫不当之勇,然而兵危战凶,驱驰疆场,俱临阵捐躯,徒有其名。惟徐晃、兀突骨二人,猛将之名

  • 他,大清首位状元,康熙恩师,顺治亲自为其作画,家族至今不得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顺治,傅以渐

    他是大清入关建立政权之后的第一位状元,同时又是康熙皇帝的恩师,并一直为顺治帝所器重,甚至亲自为其作画。其家族在其兴盛之后,居然跨越大清200多年长盛不衰。 他就是“开代文章第一家”,近代被胡适誉为“人世间最难的最稀有的天才”的大家傅斯年的先祖傅以

  • 唐朝高阳公主和一个和尚的一段孽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高阳公主,孽情,唐朝历史

    谈起唐朝的高阳公主,相信很多人都对她比较陌生。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儿,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唐太宗亲自下旨将爱女高阳公主下嫁给开国名将房玄龄的第二个儿子房遗爱。当时的房玄龄被受封为梁国公,官至中书令,总领百司。唐朝在魏征死后,房玄龄就逐渐取代了之前魏征的职务,成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