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懂科学,张之洞一决策给国家造成了500余万两白银的损失

不懂科学,张之洞一决策给国家造成了500余万两白银的损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4/1/15 5:42:57

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个人如果不懂装懂,就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这个不懂装懂的人是国家重大政策的决策人,那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就更是无可估量了。晚清末年,一位封疆大吏正是不懂科学技术知识,盲目作出决策,给国家造成了500万两白银的损失,这个不懂装懂的封疆大吏就是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

1889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朝廷,提议修建一条通南北的铁路(泸汉铁路,泸沟桥至汉口),以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朝廷商议后准奏,拟定北段由直隶总督负责修建,南段由湖广总督负责修建。因为张之洞是修建泸汉铁路的牵头人,与西方外国使节关系也不错,就将其调任湖广总督,负责修建南段铁路。

张之洞到任以后,亲自请教铁路工程师,得知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钢轨,而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相应的冶炼厂,更别说生产用于修建铁路的钢轨和钢材。怎么办呢?外国购买吧,需要大量的现银,而且远涉重洋,也不便于铁路工程施工。有人提议可以购买冶炼设备自己炼钢,中国有的是煤炭和铁矿,用不着花冤枉钱。中国自己建造了冶炼厂,还可以发展军事重工业,可谓一劳永逸。张之洞一听有道理,马上着手策划。

1889年冬,张之洞奏请朝廷同意后,发电报给大清国驻英公使薛福成,让其联系英国厂家购买冶炼锅炉一事。薛福成不敢怠慢,通过英国方面联系了厂家,商谈购买冶炼设备。英国厂家倒也实在,说你们把国内的煤炭、铁矿石、焦炭邮寄过来,我们给做一下化学检测,这样就可以给你们定做相应的冶炼设备。薛福成自己不懂冶炼科学技术知识,又做不了主,发电报给张之洞定夺。张之洞也不懂冶炼知识,想着如果按英国厂家的要求寄送矿石样本做检测,来回折腾非得一年半载不可,中国铁路修建刻不容缓,怎么能耽误呢。再说了,中国地大物博,煤、铁矿产遍布全国,必浪费时间做什么化学检测,就按照英国人自己炼钢的标准制作冶炼锅炉送过来就得了。

1890年,英国厂家的冶炼锅炉送到湖北汉阳钢铁厂安装完毕试炉,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炼不出钢来。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汉阳钢铁厂用来炼钢的煤产自马鞍山,马鞍山煤炭杂质太多,纯度不高,炼不出合格的焦炭,没有合格的焦炭,无法冶炼优质钢。张之洞闻报大吃一惊,急忙召集工程师想对策。大家短时间也想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奈之下,张之洞只好下血本,花高价从德国紧急购买了数千吨优质焦炭救急。

德国优质焦炭到汉阳钢铁厂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经过数天努力,终于炼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炉钢。但是始终从德国进口焦炭也不是办法,不但成本过高,也不能大规模使用,无法满足中国钢铁产业的需要。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经过仔细筛选,选中了江西萍乡的煤。江西萍乡和湖北汉阳相距不远,又有水路畅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是当第一炉萍乡煤炭冶炼出来的钢检测结果出来后,给大家从头到脚泼了一身冰水,制成的钢材太脆,容易断裂。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英国冶炼锅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而萍乡煤炭含磷量高,故而冶炼出来的钢材都太脆,不符合使用标准。

张之洞筹办汉阳钢铁厂,从1889年至1896年,前后耗资白银500余万两,几乎都打了水漂。事已至此,总不能放任这么大一个汉阳钢铁厂关门大吉吧。张之洞咬了咬牙,向日本政府贷款300万两白银,从英国重新订购了碱性配置的冶炼设备,终于炼出了优质的马丁钢。虽然说张之洞在筹建汉阳钢铁厂这件事情上走了许多冤枉路,损失了国家500余万两白银,但终于使中国有了自己现代化的钢铁冶炼厂,为中国现代化军事、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标签: 张之洞

更多文章

  • 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这盆污水怎么泼到他的身上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龚自珍,圆明园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有个带路的中国人,名字叫做龚半伦。这个姓氏比较少见,在古人当中若是能想到名气最大的龚姓人物,那大多数想到的都是龚自珍,而龚半伦就是龚自珍的儿子。 先说说龚自珍,他是清朝一个名气很大的诗人。除此之外,他也革除弊政,抵御外国入侵。当然,他的

  • 西路军为何全军覆没?揭开被隐藏半个世纪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路军全军覆没,西路军

    1938年春,张国焘借清明祭扫黄帝陵之名逃往武汉,公开声明脱党,中共中央虽然收拢与拯救了近六千名溃散归队和被俘的西路军指战员,却将西路军定性为张国焘为分裂党,分裂红军,妄图割据新疆称王阴谋的实施部队,将它当时的历史作用和功绩一笔抹掉。从那时起,军史、党史,凡提到西路军,便持此论调。一直到1976年粉

  • 《花千骨》里墨冰仙是谁?墨冰仙和白子画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花千骨,墨冰仙是谁,白子画

    古装仙侠剧《花千骨》目前正在热播,剧中白子画化名墨冰下凡历练,在《花千骨》原版小说中有墨冰仙这个人物,那么墨冰仙是谁?和白子画是一个人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剧中墨冰仙和白子画为同一人,墨冰是白子画下凡历练之时随意起的名字。而在原版小说《花千骨》中墨冰仙和白子画是两个人,花

  • 周王室窝里横,楚韩调停,谋士一句话让他们不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周和西周

    那一年,东周和西周又发生争端,双方摩拳擦掌剑拔弩张。当然这里的东周西周并非两个大朝代,而是战国时期周王室分裂而出的两个小国家。在现在的战国版图上是很难找到的,他们的大小差不多和如今的四线小城镇差不了多少,东西而立称之为东西周。不出意外,这次西周又是处于下风,于是西周就想要和楚国韩国两个大国联

  • 李白真的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李白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李白怎么死的

    唐代诗人李白留给后世许许多多的浪漫诗句,就连他的死亡,也是浪漫诗意的。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是命中注定还是事在人为?我们都知道李白的诗句中充满了天马行空,天方夜谭的意境,他的一生也极为飘逸。然而,这位生来纵情诗与酒的天才,终究还是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难道这就是他的命中注定吗? 其实,除

  • 李白如何成名的?李白从默默无闻到出人头地的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李白如何成名

    唐朝时候的李白从默默无闻到出人头地,除了自身的能力外?还有什么其他走红的秘诀呢?现在就来说说李白走红使用的那些招数。 秘诀一:找个好版主争取首页推荐 公元725年,李白从四川的大山中走出来了。这时他24岁,比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年龄略大。他有才华,有志气,“心雄万夫”地云游天下,奔往

  • 辛亥革命中对满人的屠杀,辛亥革命杀死多少满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是一场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来的革命,而民族主义又极容易发展成种族的仇杀主义,这种倾向在武昌起义的一开始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参与起事的革命士兵吕中秋回忆说,最先发难的工程营在起事之前公议“禁令十条”,其中即有“勾结满人者斩”、“私藏满人者斩”两条。为证明革命的合法性,辛亥年对满人的杀戮在很长一段时间

  • 断袖之癖的历史由来是什么?断袖之癖是汉哀帝和谁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哀帝,断袖之癖,断袖之癖典故由来

    汉哀帝刘欣是在刘氏宗室后继乏人的情况下,幸运坐了天下的。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他也就并不十分在乎和珍惜。在逐渐削弱了王氏家族势力,祖母傅氏和母系丁氏手握重权以后,年方二十出头的他也学着伯父刘骜的样子,开始潇洒走一回了,开始玩了,而且玩得更新鲜更刺激更投入。建平二年(前5年)的一个清晨,汉哀帝刘欣在近侍

  • 明末降将多如牛毛,为什么只有吴三桂最令人痛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三桂,吴三桂投降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当时在宁远的辽东总兵吴三桂接到命令,准备发兵保卫京城。部队行至山海关之时,就接到了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此时的吴三桂是真正的应了一句俗语“前有猛虎,后有追兵。”前面是李自成的义军拦路,后面是多尔衮的清军追击,无论面对谁,吴三桂都是无力一战的。于是降或死,这是一个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王室后裔为何会流亡到中国江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王室后裔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末代苏丹穆罕默德六世流亡海外,最终客死他乡。跟随他的独子——埃尔图鲁尔.默罕默德.埃芬迪王子,也于1944年客死开罗。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王室血脉,却并未断绝。 虽然穆罕默德六世仅携带独子,乘英国军舰流亡海外,但帝国王室成员遭到流放者亦不计其数。其中有一支王室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