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30日晚,在上海法租界一栋楼里,有个男人探头探脑地张望。王会悟立马警惕起来,冲上二楼,让开会的人撤离!
这一天是中共一大的第六次会议,前五次会议也都在这个地点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共产国际的代表,以及陈独秀指定的代表,一共15人参加了会议。
这栋位于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住宅,是与会代表李汉俊的居所。选择在这里开会,是为了以租界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居民区域作为掩护,以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和代表们的安全。
这天傍晚7时许,代表们都陆续秘密地到来,围坐在餐厅长桌四周,准备开始讨论既定议题: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
与会的上海代表李达正要发言,突然看到原本在楼下望风的妻子王会悟,急匆匆地将房门推开一条缝,向他望了一眼。
他对妻子的意思心领神会,于是赶紧小声地通知大家:“有情况”。代表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了,立即分头收拾资料,由李达、李汉俊殿后,其他代表从后门有序撤离。
没过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探长程子卿的马靴就重重地踹开了房门。楼下的街面上,两辆警车加上一众巡警,把这里团团包围。
程子卿看着餐桌前正在拿着法语资料李汉俊、李达两人,问:“你们在这干什么?”李汉俊从容地回答:“我们在讨论法语论文。”顺便还用法语读了几句论文内容。
巡警们里外抽查了一遍,一无所获。程子卿也没抓住什么把柄,就骂骂咧咧地警告了几句,带队离开了。
深夜,李达回到家中。妻子王会悟还在等他,一直没睡。夫妻俩商量接下来的会议选址,毕竟还有很多重要议题没有确定,中共一大还要继续进行。但望志路106号是不能再用了。
李达建议去杭州开会,但王会悟觉得杭州比较繁华,太过扎眼。而且临时去摸排安全的地点,也比较浪费时间。
“要不咱们去我家乡的南湖开会吧,租个画舫,漂在水上能更隐秘安全。”王会悟突然眼神一亮,向丈夫大胆提议。
李达夫妇连夜把想法告知了几个代表,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于是,第二天一早,王会悟先行出发,其他的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陆续到达嘉兴。
烟雨濛濛的嘉兴南湖上,游人稀疏。王会悟租的游船缓缓地划行在水面上。细雨飘落在棚板,沙沙作响。湖面上的雾气也正好为画舫里的会议提供了天然的遮蔽。
代表们继续就30日被中断的会议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决议。王会悟则继续担当着望风放哨的职责。她坐在船头,撑着一支油纸伞,眼神机警地检视着四周,耳朵也倾听着周遭的动静。
她不但为代表们准备了足够的食物等物资,还准备了船甲板下隐藏资料的暗格,还为了以防万一,带了一幅麻将。
会议进行到下午5点,天光渐暗,但雨过天晴了。这时湖面上一艘快艇朝着画舫疾驰而来,王会悟赶紧按照约定拍了拍舱门,“啪、啪、啪”三下。代表们马上把资料收到脚下暗格,端上麻将,开始“八筒、一万、碰”,俨然一派八圈还未尽兴的热闹场面。
快艇驶过画舫并未减速,直接划行而过。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王会悟向大家通报,是当地乡绅的私人游艇出行。她判断,不会对会议造成危险。
就这样,会议继续进行。直到天色昏暗,两岸华灯初上时,中共一大会议的议题全部顺利完成。会议在代表们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热烈氛围中圆满闭幕。
这是一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重要会议,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像冉冉东升的旭日,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王会悟李达夫妇,既是我党重要的成员,也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一大提供了安全保障。多亏了王会悟的机敏,才保护住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星星之火。也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的革命党人无私奉献,才让中国共产党能够星火燎原,铸造崭新蓬勃的历史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