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狸猫换太子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

狸猫换太子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86 更新时间:2023/12/21 5:18:16

李宸妃

《狸猫换太子》这部戏剧情曲折动人,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但大部分人了解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李宸妃,而她的真实遭遇却很少有人知道了。

李宸妃简介

章懿皇后(987年-1032年),李氏,杭州人,宋真宗赵恒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祖父李延嗣,仕钱氏,为金华县主簿;父李仁德,后来封为左班殿直。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就是指李宸妃。

李氏在父亲过世、继母携子改嫁后,削发为尼,后来刘氏在寺中发现她美貌出众,便带着李氏入宫,入宫时,李氏为刘美人的侍女。真宗宠爱刘氏,想立为后,奈何刘氏家世并不显赫,又无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恼的时候,李氏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真宗与刘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逐让李氏侍寝,不久李氏果然怀孕。李氏随真宗临砌台,鬓上玉钗不慎坠落。真宗心中暗暗祈祷:如果玉钗完好无损,必为男孩。侍从拾起钗,果然完好无损。真宗甚喜。不久,生下皇子,真宗对外声称是刘氏所生,取名赵受益(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封为德妃,而李氏只封为崇阳县君。后来李氏又生下女儿,晋封为才人,不久此女夭折。后进封婉仪。其后,刘氏被真宗立为皇后。

宋仁宗即位,皇后刘氏被尊为皇太后。后来,刘太后晋李婉仪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刘太后又命刘美、张怀德访其亲属,其弟李用和,补三班奉职。仁宗虽为其子,然而真宗将之归于刘氏名下,并与杨淑妃一同视养。李氏也毫无怨言,终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

明道元年(1032年),李顺容病重,刘太后晋封李氏为宸妃,遣太医视望。册封当日李宸妃逝世,享年四十六岁。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事实上的李宸妃,并没有母子相认的这种幸运。宋代宫廷流传的却是另一则传说。

宋真宗最宠爱的妃子是刘德妃。刘德妃从小死去了父亲,是舅父母把她抚养成人。长到十五岁时,如花似玉的刘德妃曾以“播鼓”──花哨的击鼓表演,为表兄的商业招揽顾客。

这事儿惊动了刚刚成年的太子赵恒,他见她千娇百媚,便把她纳入了王宫。这事儿虽说受到了他父亲太宗的训斥,但几年之后,赵恒坐了皇位,死去了的父亲却无法阻止他再度把她接入宫廷。刘德妃青云直上,先封“美人”,再封“婉仪”,再封“德妃”,一切都如愿以偿。遗憾的只是她膝下没有子嗣。

那是个“母以子贵”的时代,郭皇后正好去世,后宫的最高席位──皇后,正等待它的竞争者。谁要是为皇帝老子生下一子,就无异于在这场无言的竞争中拔了头筹。尽管刘德妃用尽了心计,同皇帝情款意恰,佳期独占,但小腹依然平整,喜讯全无。她知道,如果杨淑妃、沈才人一旦占先,她的皇后梦就将如同肥皂泡一样,瞬息破灭。

刘德妃身边有个侍女,姓李。看到李侍女那含苞欲放、楚楚动人的样子,一条妙计突然闪现在刘德妃的心头借腹怀胎。

对,就是借腹怀胎。

她着意地打扮这个李姓的小宫女,让她引起宋真宗的注意。她知道,天下的男人大都是见好爱好的孬种,哪有不吃鱼的猫?哪有不上钩的鱼?不久,李侍女果然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刘德妃也装做怀孕,肚子也一天天大起来。对于皇帝来说,这真是双喜临门。不过,那宫女怀的是真胎,刘德妃怀的是假胎。

十个月之后,“两个”龙种先后呱呱落地。正如上面所说的,李姓宫女生下的是“狸猫”一样的怪胎,刘德妃生下的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皇儿──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李氏被当做怪物,打入冷宫,最后在寂寞的高墙内死去。

有了皇子的刘德妃可真是如鱼得水,不久,赵祯被立为太子,刘德妃理所当然地晋升为皇后。有大臣认为她出身微贱,少小时曾临街播鼓卖艺,不足以母仪天下。

但宋真宗急切切地发话了:“德妃之父刘通,曾任嘉州刺史、虎捷都指挥使,虽说去世很早,但她总还是官宦家的后裔,缘何说她出身微贱?至于早年临街播鼓,并非卖艺,而是为表兄繁荣商业。一个弱女子,身处逆境,竟能洁身自好,戮力自强,怎么不可以母仪天下?”

停了片刻,他又说:“况且,刘妃为我生一贵子,使我赵宋江山后继有人,此乃大功一桩。千古以来,都是‘母以子贵,我意已决,你等不必多言。”

就这样,刘德妃使用了移花接木、借腹怀胎之计,登上了皇后宝座。

《宋史》本着“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中国史家传统,平实地记载了李宸妃平凡的一生,为仁宗生母之谜提供了另一种说法。

宸妃姓李,原本是刘德妃的侍儿,她生得花容月貌,却是庄重少言,她的进幸也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情节,等到怀孕后,与其说是喜坏了宋真宗,倒不如说是喜坏了刘德妃。刘德妃当时已被立为皇后,膝下无子,经过宋真宗同意,把襁褓中的宋仁宗赵祯立为己子。为了弄假成真,掩人耳目,她把婴儿赵祯从他母亲的怀抱里夺走,交给了淑妃抚育。这样,仁宗小时同生母同居一宫,却是母不认子,子不认母,活活地割断了他们间的血肉联系。

为了报答李氏的信守诺言和甘耐寂寞,她先后被封为“才人”和“婉仪”。

公元1022年,真宗去世,十一岁的太子赵祯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刘皇后又理所当然地成了刘太后,“临朝称制”。每当朝会之时,小仁宗坐左边,刘太后坐右边,军国重事由刘太后一手裁决。她处事明敏,号令严正,恩威兼施,又颇能自我约制,因此,在她“垂帘听政”的十一年间,政事处理得井然有序。

这时候,李婉仪却是默默地处在先朝嫔妃之列,不敢有一点“母以子贵”的表现。其他人因畏惧太后的威势,也不敢向幼小的仁宗道明真相。而仁宗,则只知道他身边有疼爱他的“大娘娘”刘太后、“小娘娘”杨淑妃,同她们感情融洽,向她们竭尽孝道,而不知有其他。

天圣九年(1031),李婉仪病危,刘太后晋升她为“宸妃”。明道元年(1032)宸妃去世,享年四十六岁。

此时的刘太后,还不想让仁宗明白真相,准备用普通宫人的礼仪来安葬她。

当朝宰相吕夷简进奏说:“李宸妃的丧仪应在皇仪殿举行,须用一品仪殡葬于洪福寺。”

刘太后唯恐仁宗听出破绽,连忙把仁宗支开,然后回到帘下,不高兴地说:“后宫之事,难道也该宰相管辖?”

“皇室之事,都有关国家安危,微臣敢不尽心?”

刘太后发怒了:“一宫人死,你竟敢提出厚葬,是不是想离间我母子的感情?”

“不敢。”吕夷简不卑不亢地说,“太后如果念及刘氏后代的安危,则丧礼以从厚为宜。”

刘太后是何等精明之人,吕夷简一语中的,刘太后也顿时醒悟:一旦自己死去,仁宗得知了实情,痛感自己生身的母亲在生前死后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时,一定会怨恨自己,并迁怒于刘氏的后裔。她立即谢了宰相,吩咐以一品礼安葬宸妃。

吕夷简又暗中吩咐内侍押班罗崇勋,给李宸妃着皇后装成殓,并使用水银宝棺,以保持尸体永远新鲜。刘太后也一一依允。丧礼举行得格外隆重,众宫女恸哭致哀,送葬队伍竟“繁华辉焕,蜿蜒三十余里”。

公元1033年,六十五岁的刘太后也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临终时,她留下遗诏:“尊杨太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重事。”

此时,仁宗已经二十四岁。

这可激怒了一班元老重臣。御史中丞蔡齐说:“皇上已成年,岂能让女后相继听政?”

仁宗的叔父八大王元俨说:“太后是皇帝生母的名号,连生母都不曾尊崇,哪能尊崇那么多的养母?可怜的李宸妃,生了陛下,不仅生前不能与陛下相认,连死也死得不明不白!”

仁宗惶惑了,他问吕夷简,吕夷简证实了元俨的说法。

震惊,悲痛,愤恨!他身为天子,不能保护自己的母亲;身为人子,不能孝敬自己的生母一天,让母亲含恨而死。他号啕大哭,下哀痛之诏自责,并派兵包围了刘太后娘亲的府第。

大臣吕夷简进谏说:“太后虽有不义之举,但以皇后礼仪厚葬宸妃,表明她已有自悔之心;刘、杨虽非生母,但对陛下仍有抚育之情,不可或忘。”

仁宗决定重葬他的生母,尊宸妃为皇后,谥章懿,亲临殡仪之所祭告。待开棺考察之时,李宸妃安详恬静,栩栩如生,身着皇后礼服,没有鸩杀、残害或者虐待的迹象。这时仁宗才下令解除对刘姓戚属的包围,在焚香泣告生母李太后的同时,也祭奠了养母刘太后。

为了弥补他的愧疚之情,他把李后的弟弟李用和一再擢升,又将福康公主下嫁给李用和的儿子李玮。

至此,仁宗生母之谜已经解开。可以肯定的是:包公与李宸妃的平反昭雪毫无关系;李宸妃也不曾流落民间。至于刘德妃把仁宗收为己子,是使用狸猫换太子手法、移花接木手法,还是正常的过继承嗣,则永远是一个谜了。

至于李宸妃在亲生儿子即位之后,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为什么三缄其口,不置一词,致使仁宗为不能在生前认母,抱恨终生,则更是一个不可释解的谜中之谜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绪皇帝怎么死的,光绪皇帝死因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像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出生在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北京太平湖边的醇王府内。父亲是生醇亲王奕譞,母是慈禧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他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是清朝建国以来第十一位皇帝,年号为光绪,在位总共三十年,史载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8年暴病身亡。光绪帝并不是同治帝的儿子

  • 罗荣桓元帅简历,罗荣桓子女现状,罗荣桓有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罗荣桓与家人罗荣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著有《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等作品。罗荣桓深得毛泽东器重,是唯一与毛泽东一生共事的元帅。罗荣桓,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他作为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委员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津战

  • 珍妃最后是怎么死的?珍妃的死和慈禧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珍妃之前对于珍妃有过简单的介绍,本文主要是要来说说杖责珍妃的事情,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多次承受了杖责之苦,那么都是谁对她进行杖责的呢?受到杖责的原因都有什么。另外最后珍妃又是怎么死的呢?她的死和慈禧有什么关联。珍妃是光绪帝最喜欢的妃子,而慈禧看重的皇后却得不到皇帝的喜爱,因为这样慈禧一直都很不喜欢她,甚

  • 光绪皇帝是谁的儿子? 光绪是慈禧的亲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生母(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与生父(醇亲王奕譞)合影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原是咸丰皇帝的后妃,同治皇帝的生母,在同治皇帝年幼之时与慈安天后一同垂帘听政。后同治皇帝驾崩,因无子嗣,慈禧太后选择自己的胞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继任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清朝末年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咸

  • 靖康之耻中的韦贤妃,靖康之耻的女人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韦贤妃韦贤妃很高寿,他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去世,享年八十岁。但也有记载为90岁终,当时民间谣言太后在金国嫁人生子,高宗为降低谣言把太后年龄增长10岁。显仁皇后韦氏(1080年1159年),即韦贤妃,开封人,宋徽宗赵佶的妃嫔,宋高宗赵构之母。韦氏与乔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结为姊妹,相约其

  • 评价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纵观中国的历史,清朝后期是一个比较令人感到羞愧的时代,因为那时候的朝廷一直还自以为是大国,殊不知西方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清朝大臣李鸿章做了什么呢?李鸿章的洋务生涯又是如何的呢?他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有什么影响?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

  • 康有为的后人有哪些?康有为一共有多少妻子和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康有为与家人康有为的一生,当时与后世皆褒贬不一,颂之者称他是改革家,贬之者称其为保皇党。当他在民国初年为尊孔复古思潮推波助澜,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就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正妻元配老婆:张云珠,生下5个女儿,1922年去世。二太太:梁随觉(生有3女

  • 光绪爱珍妃吗?珍妃是被慈禧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帝和宠妃珍妃合照珍妃是谁?在清朝上一共有过两个珍妃,本文介绍的是光绪珍妃。在那个时候她是众多妃子中最受皇帝喜欢的妃子,那么珍妃得宠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珍妃又是怎么死的呢?珍妃作为清朝的妃子,她长的怎么样呢?大家在了解过她的简介后再来欣赏一下难得一见的珍妃照片吧。光绪珍妃是谁?这里的珍妃是当时的官

  • 李鸿章怎么死的?李鸿章的洋务生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墓李鸿章是洋务运动重要领导人中的一个,虽然说刚开始的他只是组成了一支淮军,但之后在他师父曾国藩的影响下,对西方科技有了新的看法。从最初对西方事物只是比较简单地认识到后来承认西方科技的先进和威力,这可以说是李鸿章的洋务生涯开始萌芽的迹象。当时因为社会刚刚承受了很大的打击,清朝政府的威信也逐渐下降

  • 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咸丰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咸丰皇帝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中,咸丰皇帝算是历史上有名的苦命皇帝。他登基时国家内外动荡不安,他的才能又不足以堪当大任,让本就支离破碎的清朝变得更衰败,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咸丰皇帝这个人。咸丰皇帝原名叫做奕詝。1831年,当时的皇后钮祜禄氏在圆明园生下了奕詝。奕詝十五岁时就被道光秘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