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石散到底是什么,五石散是良药还是毒药?

五石散到底是什么,五石散是良药还是毒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1/15 0:57:29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在古代是一种药剂,专制心胸喘悸、心腹烦闷、食不消化、短气呕逆、五脏不调,看上去还是一种挺厉害的药剂。实际上,五石散具有隐性,而且人体长期食用并无益处。在魏晋时期,五石散就非常流行,而最先鼓吹五石散功效的人便是何宴。何宴是曹魏大臣,当时著名的玄学家,最后被司马懿所杀。既然何宴是玄学家,那他喜欢五石散或许也能解释的通了,此后五石散逐渐流行,也害了不少人。

五石散吃多了,镇日昏昏,不说精于政事,没有疏荒,就已很好,关键这药还有助兴功能,以至于男女不忌,乱伦寻常,放浪形骸的程度,令人咋舌,难怪鲁迅先生要把这魏晋名士的标配,比作清末鸦片。

因为太毒,所以最初提倡服五石散的何晏(?公元249年),自然就成了千古罪人。《世说新语》说,何晏生病吃五石散,不但病体痊愈,还觉得神明开朗,跟人闲聊时,便顺嘴提了下这效果。他是玄学大家,也是当时很多人的偶像,既然偶像说这药吃了能提智商,大家当然趋之若鹜,纷纷尝试了。

时间一长,大家发现,嘿!它五石散以内养外,除了健脑,还能美容!魏晋南北朝崇尚“脸即一切”,无论男女,妙颜色都是讨人喜欢的。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自认貌丑,竟叫人替他接见匈奴使,自己站在床头捉刀;写出《三都赋》,以至于洛阳纸贵的左思(公元250年-305年),因为长得太丑,出门上街时,女人们纷纷冲他吐口水。才华在颜值面前,败得一塌糊涂。

这种情况下,五石散就更令人倾倒了。久服以后,皮肤慢慢变得光滑洁白,眼睛也明采有神,远望过去,玉人一般何晏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太白,魏明帝曹叡(公元204年-239年)还叫他在大热天顶着毒辣辣的日头进宫吃热汤饼,看他是真白,还是假白。

如此看来,五石散似乎又成了能治病,能健脑美容的良药,和历史上形同鸦片的毒药简直判若两样。

那它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

起先算良药,治病才是它的真正用处,也是何晏服五石散的真正目的。

何晏和曹丕关系不大好,因此曹魏建国后,仕途一直不太顺畅,心中郁郁,以至于体弱多病,容若槁木,被人称为“鬼幽”。为了治病,何晏便叫人配了五石散。

他吃的这种五石散,是两种药混配在一块儿的:一是侯氏黑散,治风病,胸闷恶心也可以用;另一种叫紫石寒食散,主治伤寒,都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久病所致的虚劳寒疾。何晏在仲景方的基础上做了加减,改了一味新药,叫“五石更生散”,服用后气血通畅,身体自然不那么冷了。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219年)其实很早就提倡吃五石散。他曾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公元177年-217年)看病,建议王粲服用五石散,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掉光。一旦眉毛掉光,离死也就只差半年时间了。

王粲那会儿才二十来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听了这话十分不高兴,觉得张仲景在咒他,嘴一撇,根本不加理会。谁知四十刚过,果然成了无眉公子(我总忍不住猜他后来怎么办?用女子的黛笔画,还是就头发下面是眼睛地直接出门?那可吓死人),过了不到两百天,就去世了。

王粲讳疾忌医,不愿听大夫的话,别人可不像他,当时很多人都用五石散治病。譬如嵇康(公元224年-263年),还有他的侄孙嵇含(公元263年306年),晚年得了个儿子,宝贝得不得了,谁知才十个月大,就生了重病,连日呕吐,命悬一线。嵇含没办法,心道五石散治病效果不错,姑且拿给儿子吃吃看,死马当作活马医。出乎他意料的是,还不到三十天,儿子的病就全好了。

但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五石散既是药,当然就要注意它的服法和用量。

五石散的成分,主要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硫磺、石钟乳、矾石,附子、细辛,有很多本来就是烈性药,长期服用,会令肝肾受损,若不小心一次吃过量,肯定急性中毒,甚至性命不保,所以医家也很谨慎。

可再谨慎也没用,魏晋南北朝时,名士们艺不见得高,但人十分胆大,“遵医嘱”三个字怎么写,那是不晓得的;兴致一来,随意加减方剂,简直太常见了不乱添几笔,说明了什么?说明你没有才华!好了,石发中毒的人,随处可见。

有头痛欲裂、心痛如剌的;有昼夜严重失眠,以至于神经衰弱精神恍惚的;有腹胀欲死,却始终不能小便的;还有身上到处长疮,轻碰一下都不行的,更不必说有人四肢面目全部浮肿,突然抽搐着昏倒在地上的...

但我见郎君多有病,料郎君见我、应如是,大家看多了,见怪不怪,反而引以为时髦:石发中毒怎么办?登高屐,吃冷饭,阔衣衫,行动缓,远望过去,神仙中人,名士风范好!所以很多人向往石发。

譬如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499年),洛阳城繁华,尤其闹市,来来去去,烘烘然的热闹。在这乌压压一片人群中,突然有个衣衫破旧的人,膝盖一软,身体一歪,当街倒了下去,躺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拉扯衣衫,不断地嚷着“好热”!“好热”!

中国人爱看闹热,古今同理,只眨一眨眼,他身边就围了一圈人。有认识他的问:“你怎么了?要送你去瞧大夫么?”那人暼他同伴一眼,双眼通红,似乎很难受的样子:“我、我石发了...”这话一出,他同伴便一个白眼:“你又没吃五石散,石什么发!”

那人环顾四周,见许多人面露不齿,便硬撑着回嘴:“我昨天在市场上买米,谁知道这米里有竟然石头!我吃了一整碗,怎么不能石发了!”众人哄笑,都骂他骗子。这人摆阔不成,反成了洛阳城里的笑话,事迹传千里,后来就很少再有人假称“石发”了。

当时有没有人怀疑服用五石散是有问题的呢?有。王献之就说过,这玩意儿有些可疑,但也只是“有些”,最后他还在继续吃,因为听说久服能成仙。

现代人当然不会信,吃几颗石头就能成仙?但在中国古代,石头一贯地带有灵气。

女娲补天用的是五彩灵石;贾宝玉是她五彩灵石中弃用的那一块儿,后来通灵下凡,在红尘中裹走了一遭;孙悟空是从开天辟地的仙石里蹦出来的,出生两眼就能放神光……

这些都是传说故事,但李少君给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炼仙丹,用的是矿石;到了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年1593年)还在《本草纲目》里认真写:“石头这种东西,是气之核,土之骨,能生出万千变化。大的是岩石,小的为砂尘,好的,为金为玉;坏的,为礜(磨成粉能做老鼠药)为砒。它至柔至刚,能动能静,可以从无形化为有形,它有情也无情”……

至柔至刚,能动能静,既无形,也有形,有情也无情,岂非就是道家仙人的典范?

魏晋南北朝时,信道家的人很多,加上战乱频繁,性命朝不保夕,很多人都希望能活久一点、再活久一点,不会轻易被外物撼动的金石,当然就成了最好的永恒象征:“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若能生,谁愿死?他们的逻辑也简单,金石像神仙,金石稳固,那我多吃金石,自然就能和神仙一样长命百岁了。跟吃什么补什么一个道理。

对古人来说,这逻辑没毛病,但服食那么痛苦,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名士们殷殷探讨,勤奋钻研,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服散,是为了什么?长生。你见过哪个求仙问道的人,镇日生活在俗世之中,汲汲于功名利禄的?那些,都是于万亿年的岁月中,眨眼而过的红尘云烟,不值一提!

所以,想减轻服药的痛苦,除了高屐冷饭阔衣衫,还得“绝常情”,不问世事(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许多人不问政事的原因之一)。

然后呢?

“勤上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鱼俱罗怎么死的,鱼俱罗被杀有两方面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演义中,鱼俱罗是宇文成都师傅,“兴隋九老”之一。后来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鱼俱罗在宋老生的唆使下决定出山为徒弟报仇。当时鱼俱罗已经年过90,但依然斩杀了李元霸,只不过随后死在了李世民的箭下。历史上的鱼俱罗的确是隋朝开国功臣之一,但关于他的死因一直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流传度比较高

  • 吕氏春秋的作者是谁,一字千金的典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标题,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答案。《吕氏春秋》的作者,就是战国时期的吕不韦,只不过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吕氏春秋》只是吕不韦主持编撰的,最后署上他的姓名,真正的作者,并不能算是吕不韦。而另一个很有名的成语“一字千金”,正是从吕不韦编撰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流传下来的,那么,具体又是

  • 周瑜的正妻是谁,小乔是周瑜的正妻还是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小乔,相信大家都很熟了,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柔美丽动人了,小乔和她的姐姐大乔是江东最美的两个女人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其实小巧嫁给了周瑜也算是美人配英雄了。本来在大家的想象中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然而真正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就会发现,小乔很有可能并不是周瑜的妻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真正历史张辽是怎么样的,三国演义张辽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张辽这个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的实力还是非常的非凡的,有人说他是曹魏里面第一大将,但是其实也不见得,在演义里面感觉张辽的戏份也不是很足,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在真正历史张辽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在三国演义里面张辽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和差别吧!三国演义张辽简介在小说《三

  • 郭嘉和司马懿谁厉害,这两个家伙到底谁更加的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智囊其实真的很多了,蜀汉这边的什么诸葛亮啊,什么庞统啊,东吴的周瑜啊,鲁肃啊,陆逊啊,曹魏这边也多,什么郭嘉啊,司马懿啊,杨修啊,所以还真的是人才辈出,谋士济济啊,既然都是智囊那么就有高下之分,所以我们今天就拿曹魏这边的鬼才郭嘉郭奉孝和冢虎司马懿来做个对比,看看这两个家伙到底谁更加的厉

  • 饺子的来历简介,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正月初一其实习俗还是真的挺多的,但是这其中有一个让人觉得十分的有趣,那就是吃饺子,不管是什么时候中国人好像一直都在吃饺子,还真的是好闲人啊,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事情的,因为这是有习俗的,话说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竟然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1、正

  • 甘罗12岁当丞相是真的吗,甘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甘罗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天才,最大成就年仅12岁就关拜上卿,相当于是丞相官职,不过12岁就成为一国之相,这真的可能么?甘罗是秦国著名大臣甘茂的孙子,据说甘罗小小年纪就拜于吕不韦门下,此后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为秦国夺得十几座城池。因此才被秦始皇封为上卿。根据历史考究,甘罗比秦始皇小三岁,两个小孩子真能有

  • 卧龙凤雏是谁?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古典名著的小说里面,很多有名的人物似乎都有一个外号,首推当然是《水浒传》,什么及时雨、豹子头、插翅虎等等,每个人都有一个简单而又能概括各自特点的外号。其实这一点,在三国时期同样有,最出名的当属卧龙凤雏,除此之外,还有幼麟、冢虎、冰境,这些人分别指的是谁,你是不是都知道呢?北冰镜、南凤雏、东卧龙

  • 隋炀帝杨广的真实历史,隋炀帝杨广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提起隋炀帝,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而且隋朝正是亡在了隋炀帝手里,只能说隋文帝没能选好继承人。不过隋炀帝真有这么不堪吗?他的名声究竟是怎么臭掉的?想要客观的了解隋炀帝,就要知道他在位期间的那段真实历史。其实杨广本有机会改变局势,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但他还是过于心急,又没能及时体恤民心

  • 风车之国是哪个国家,荷兰的风车用来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小编看到有一些人在问这个风车之国的相关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其实就是有人问了,这个风车之国说的是哪个国家呢?还有这个风车之国的风车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这些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跟谁的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风车之国一般是指“荷兰”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