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才是初汉三杰第一人,张良、韩信都不如萧何

谁才是初汉三杰第一人,张良、韩信都不如萧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85 更新时间:2024/1/15 19:32:13

初汉三杰是刘邦能顺利建立西汉,功劳最大的三个人。如果将他们三人放一起比较,究竟谁才是初汉三杰第一人呢?要是比功绩恐怕还是韩信功劳最大,毕竟再高深的谋略也需要有人去执行。如果没有韩信,恐怕刘邦还没那么容易击败项羽。不过韩信虽然功高盖世,但下场也是最惨的。实际上论综合能力,张良、韩信都不如萧何,萧何能够善终,也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洞察力和情商。

西汉三杰之一的萧何,是西汉王朝的开国丞相,刘邦昔日的顶头上司,治理天下的一把好手。比起留侯张良的低调谦卑,韩信的张扬高傲,萧何的政治手段更胜一筹,他以污化名声的方式避免刘邦的猜忌。既不用像张良那样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翼翼,也不用像韩信那样“狡兔死,走狗烹”的居功自傲,而是身居朝堂要职,仍能明哲保身。

萧何早年是沛县的功曹,充当沛县县令的副手时,办案公正严明、政绩可圈可点,因此他在当地的名声非常响。泗水亭长刘邦还没起事时,就由萧何直接管辖,作为一个久经低级官场的老吏,萧何逐渐历练出独到的识人眼光,他认为所结交的朋友中,不拘小节的刘邦似乎有些特别之处。

身为沛县主吏的萧何,身份要比刘邦尊贵一等,可他没有自恃官位,反而对刘邦多加偏爱和照顾。刘邦每次押送犯人去咸阳的时候,按照官场惯例,沛县官员都要出钱相送,大多数人都是敷衍了事,只有萧何拿出五百铜钱相赠,两人情谊可见一斑。出差到咸阳的刘邦,看到秦始皇出行浩浩荡荡的车队,不禁低声长叹:“大丈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秦朝派御史到沛县视察工作,御史看中萧何的精明强干,极力推荐他去咸阳任职,可萧何委婉地拒绝了。在他看来,秦朝过于严苛的统治,早晚会遭遇土崩瓦解的命运,他不想助纣为虐、与暴君为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宦官赵高联合丞相李斯篡改遗诏,拥立幼子胡亥继位,逼迫长子扶苏拔剑自刎,名将蒙恬也被害而死。秦二世的残暴比起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伴随着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掀起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火种传到遥远的沛县,此时的刘邦正在和萧何、曹参等人一起饮酒,三人分析了一番秦朝国政,一致得出顺从民意、高举反秦大旗的结论。

欣喜若狂的刘邦向谋略双全的萧何请教如何起事,萧何说最近朝廷降旨,要各地郡县速派一批青年壮士去咸阳修建阿房宫,沛县也要押送一百多名壮士。这样一来,萧何和曹参极力向县令推荐刘邦,让刘邦押送壮士到咸阳城,然后途中向壮士施加恩惠,让他们有一片感恩戴德之心,这样就可以聚众起义,里应外合攻下沛县。在萧何和曹参的计策下,刘邦故意将押送的壮士灌醉,效仿陈胜、吴广的话,说秦法苛刻无比,延误日期是死,回去也是死,不如给你们一条生路,各自逃生去吧。壮士们听到刘邦的话感动不已,纷纷问刘邦的打算,刘邦不慌不忙地说自己要造反起事。

壮士们听到刘邦的计划,心想反正逃走也不一定能活,横竖都是死的话,还不如跟着仁义的刘邦一同反秦。沛县县令听到刘邦聚众谋反的消息,气得大发雷霆,当机下令逮捕刘邦的妻子吕雉,幸亏威望颇高的萧何深得县令信任,他谎称可以用吕雉做诱饵,这才救了吕雉一命。

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势如破竹,沛县县令心急如焚,急忙召萧何商量计策,萧何趁机提出释放吕雉、宽恕刘邦的要求,骑虎难下的沛县县令只好同意了萧何的要求。刘邦则在萧何、曹参、樊哙的帮助下,杀死沛县县令,集合沛县父老乡亲,自立为沛公,开始了反秦起义的斗争。刘邦的起兵离不开策划者萧何,作为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刘邦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感谢萧何。按照楚怀王在彭城军事会议上的约定,负责攻打秦国的各路义军中,先入关中破秦者,就能被封为关中王。作为天下的重心地区,关中王就像一块垂涎欲滴的肥肉,各路诸侯都想掠夺,可事实证明只有实力雄厚的项羽才能够吃下。

侥幸进入关中的刘邦根本没有能力和项羽抗衡,只好乖乖献出函谷关,冒着生命危险亲赴鸿门宴谢罪。席间项羽的军师范增屡次使眼色,让舞剑的项庄杀死隐有帝王气魄的刘邦,好在项伯和张良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吓得魂飞魄散的刘邦,借着上厕所的借口,从小路一路奔逃而去,项羽对胆小如鼠的刘邦十分轻视。为了堵住诸侯的嘴巴,主持分封仪式的项羽强调西蜀、汉中地区也属于关中,因此他封刘邦为汉中王,驱赶他到偏远的巴蜀地区。愤怒的刘邦想要和项羽玉石俱焚,好在旁边的萧何及时制止,语重心长地说:“暂时屈居汉中,好过以死相拼,现在大王与项羽实力差距太大了,大丈夫以忍为谋。”不仅如此,萧何还为怨恨难平的刘邦拟定了“收受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的战略计划,此后萧何的计划成为刘邦的未来战略走向。

公元前206年,偏居巴蜀的汉王刘邦听取大将军韩信的建议,用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顺利夺取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紧接着挥师东进,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时候项羽才意识到真正的敌人是不甘于人下的刘邦,并非关中内部地区的诸侯,楚汉战争的四年里,刘邦率领大军在前线作战,萧何则负责驻守后方,保证粮草的供应。在汉王控制的关中地区,萧何从容不迫地将政事、军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这为前线和项羽一决雌雄的刘邦打下了坚实的后盾。对比各路诸侯管辖地区的民不聊生,萧何将关中治理得大有起色,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发展也是日益加快,足以满足前线将士的需要。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刘邦也不是没有过失败,可正是萧何的不懈努力,让濒临死亡的刘邦再次起死回生。

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项羽率领三万楚军大败刘邦号称五十万的汉军,溃散而逃的汉军死伤近十万人,刘邦带着十几个近身侍卫逃走。按说这次惨败足以让刘邦再也无力和项羽抗衡,然而就在刘邦心灰意冷的时候,萧何调集后方所有军饷和溃败的汉军将士,将指挥权交到了刘邦的手里。原本气数将尽的刘邦转眼间生龙活虎,有这样千古难遇的良才,是刘邦能够打败项羽的关键。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在一次大宴群臣的时候,刘邦对萧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说出自己得胜的关键所在,是有治理天下的萧何、运筹帷幄的张良,和军事能力封神的韩信。刘邦认为萧何是头号开国功臣,许多冲锋陷阵的开国元勋不服气,认为自己大大小小参加过上百次战役,萧何只知道在后方舞文弄墨、发号施令,凭什么位居第一?

刘邦对此有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他形容那些攻城略地的将领是追寻野兔的猎犬,而萧何则是发现野兔踪迹的猎人。群臣一开始认为身负多处重伤的平阳侯曹参该排第一,听到刘邦的一番言语,转而拥护萧何为第一功臣,就此萧何担任西汉开国丞相。身为丞相的萧何一直以汉室江山为重,他始终维护刘氏王朝的权威和统一,甚至不惜利用韩信对自己的信任,欺骗韩信进宫祝贺。吕后这才能够逮捕战无不胜的韩信,并处以斩首的刑罚,世人评价韩信和萧何的关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事实上,作为刘邦的同僚,他又怎么会不了解帝王心术,自毁名节,求得苟安,也让我们见识了一会“会做人”的萧何,无怪乎能成为三杰第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乔到底是怎么死的,大乔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乔应该还是有不少的网友都知道她的,三国时期非常漂亮的一位了,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话说这个大乔好像死得非常的冤枉,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正常情况下的大乔和传说中大乔的死因原因都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那么大乔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公,即后世

  • 公叔痤是怎么死的,公叔痤是自然死亡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公叔痤其实应该有很多人不太认识这个人的,但是这个人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是有很的关系的,可以说魏国的命运应该是被公叔痤左右了的,所以他这个人争议也非常的大,但是我们今天不谈论公叔痤这个人的对于魏国的影响了,我们来说说公叔痤是怎么死的吧,因为人总有一死的呀,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可一定被错过了!其实关于

  • 文丑的字到底是什么,正史上文丑是没有字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文丑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嗯,经常性的和颜良是在一起的,说到文丑那一定会要说颜良的,但是很多人也说了,这个文丑颜良其实看名字就好像是这两个人的字,古代人都是有字的,类似诸葛亮字孔明啊,刘备字玄德啊,曹操字孟德啊等等这些的,很多时候叫人也是叫字,但是总感觉这个文丑好像就是他的字,但是其实也并不是的

  • 甘露之变具体是怎样的,甘露之变发生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甘露之变,甘露之变是当时唐朝发生的事情,是当时的唐文宗和宦官大臣之间的一场较量。我们都知道,当时唐朝中期社会已经开始有了一丝动荡,唐朝的宦官也是非常厉害,特别是唐朝的中期,宦官当道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其实,也有很多的皇帝想削减宦官们的权利,但是,都非常难,我们今天也是一起

  • “公子”的进化史到底是怎样的,公子是贬义还是褒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看古装剧,一般男性的称谓都是“公子”,但在历史中并不是各个朝代的男性都能被称为公子,最早的时候想要被别人叫公子还要看你的出身,条件是非常苛刻了。不过虽然时间的推移,公子也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而变得比较亲民了,甚至有些贬义的意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公子&rdqu

  • “马上风”到底是什么,“马上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小编在写一篇关于后宫的文章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其实也是非常的困苦的,不仅仅是愁怎么选妃子,这个和妃子侍寝的过程也是非常非常多规矩的,时间短了还行,但是时间长了就没办法了,总管太监可要说话了,皇帝你得注意时间,时间太久了就会得“马上风”的,那么这个&ldquo

  • 蓝玉案是怎么回事,蓝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案,在历史上被称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单单仅这一个案子,牵连人数高达一万五千不止,说是血流成河也毫不为过。然而,蓝玉之死一方面是自己居功自傲,但一方面却也是太子朱标之死,蓝玉又被告发谋反,朱元璋一令下来,血流漂杵惨不忍睹。既然如此,在整个案件中的主角蓝玉,生前又是一个

  • 宇文邕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宇文邕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古装电视剧《兰陵王》的小伙伴们一定对周武帝宇文邕不会陌生了。宇文邕是北周皇帝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同时是我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三位皇帝。在宇文邕的统治期间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安定的,国家也是非常富强的。而这就要归功于他的勤俭朴素,爱国爱民的品质了。那么宇文邕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呢?后来又是怎么

  • 真实的辛追夫人到底是谁,“辛追夫人”尸身千年不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研究这个辛追夫人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辛追夫人感觉有点传奇,也就是她的身份非常的神秘,很多人都在网上有听过这个人,但是并不知道真实的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辛追夫人真实的身份是怎么样的,历史上真实的辛追夫人到底是谁谁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一、辛追简介辛追(前236年-

  • 武则天最后是怎么死的,武则天死的时候多少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他是我国古代历史唐朝时期明证言顺的女皇帝了。在当时中国的封建思想当中,男尊女卑,武则天的经历就像是一个传奇,在她成为皇帝之后与整个国家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然而女人终究是女人,不是真心的想去好好的经营自己的国家,只是想要着更多的权利罢了。武则天的晚年有着很多的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