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什么意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典故出自哪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什么意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典故出自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51 更新时间:2024/2/29 11:41:25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句非经典的诗句,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的《劝学》。字面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寓意后人要胜过前人,学生要超过老师。可能还有很多小朋友不太清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故是怎样的,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背后发生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化上的一段井喷期,当时实现了很多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荀子也正是其中一位。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文学家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是指靛青,青色颜料。蓝:是指蓼蓝,一种植物。

意思是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

南北朝时期,老师孔璠学生谧就演绎了一段青出于蓝的故事。

李谧从小就是个学霸,他记性好,学习认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有这样的优等生,做老师的也很欣慰。李谧那时候的老师还不是孔璠。

李谧学业见长,有一天,老师觉得自己教不了这个学生了,再教下去就是误人子弟,决定给他推荐一个更加优秀的老师孔璠。孔璠是当地名人,算得上是博学鸿儒。老师对李谧说:“你去给孔璠当学生吧,方圆百里之内,恐怕只有他能当你的老师了。”

李谧在十八岁那年才去拜孔璠为师,两人一谈,孔璠觉得这个学生基础扎实,悟性不差,就把他收下了。孔璠因门下学生众多,最初也没有对李谧特别关注,只不过把他当成普通的一员。但李谧的勤奋引起了孔璠的注意,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孔璠确信李谧是可造之才。一天,李谧去孔璠家请教问题,师生投缘,一聊就没个完。等聊得差不多了,一看天色已经很晚了,孔璠说:“你住的地方离这儿远,干脆你就在我家书房囫囵着睡一觉,明天再回去吧,咱师生之间也别太见外。”李谧点头答应了。第二天清晨,天刚破晓,孔璠起来小解,看见书房还亮着灯,觉得奇怪,到窗外一看,只见李谧还坐在书案前认真看书呢,原来他一宿未睡。孔璠赞许地自语道:“学习的劲头这么大,我这辈子还第一次看到,这小子今后有出息。”

知识在于积累,李谧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成效慢慢显现出来,几年后在孔门弟子中已经是第一人,孔璠也十分赏识他。有一次,孔璠遇到一个问题,想了半天想不明白,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不找李谧问问,没准他明白。于是孔璠很郑重地李谧请教,李谧还真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那时候极讲究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随便颠倒的,大学者孔璠向学生李谧请教这件事有点石破天惊,立刻在好友之间传开了。老朋友和孔璠开玩笑:“你向自己的学生请教,就不怕别人笑话?”孔璠坦然一笑,说:“没办法,谁让他知识比我渊博呢。学习的目的在于求知,谁知识多谁当老师。”后来当地人编了一首短歌来赞颂这件事:“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就是说:李谧青出于蓝,超过了老师;谁当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明白道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社会规律,我们应对这种现象感到欣喜。如果老师超不过学生,后辈比不上前辈,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健康的社会应该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供必要的支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王娡到底有多厉害,王娡的生平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武帝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真的是为汉朝开疆扩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说汉武帝我们要说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了,话说这个人真的是超级厉害的,那么在正史中也一样的厉害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王娡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她的一生传奇而励志,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

  • 涿鹿之战的地点在哪里,涿鹿之战在今天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涿鹿之战还是有很多人都听说过的,为什么这场战役这么的著名呢?那是因为涿鹿之战的战场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次战场,所以意义非凡,涿鹿之战的内容也不简单,话说是黄帝联合炎帝一起打蚩尤的,对于华夏民族是从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变的一次比较大的转机,所以很关键,最近不少人问了,这个涿鹿之战的地点具

  • 宇文化及是谁杀死的,宇文化及最终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宇文化及是隋朝末年叛军首领,他在江都兵变,最后弑杀隋炀帝,并且自立为帝。实际上杨广能继承皇位,宇文化及还是功臣之一,杨广登基后为了感谢宇文化及的拥戴之功,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宇文化及的儿子。但宇文化及最后却选择背叛隋炀帝,不惜复出弑君的代价。不过宇文化及也没能收获好的下场,仅仅立国半年就被窦建德击败。

  • 三家分晋发生在哪个朝代,三家分晋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三家分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一起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当时晋国在与齐国、楚国等大国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成为综合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文公上位后,设立了六卿,想要从异族当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此举虽然让晋国国力获得了提升,但也因为把军政大权分散给了六卿而埋下隐患。等晋国对外地位逐渐稳定后,内部矛盾终究还

  • 历史上的樊於期怎么死的,樊於期是怎么得罪秦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荆轲刺秦的历史当中,除了为万千百姓舍身去刺杀秦王嬴政的荆轲,他的好友高渐离,燕国太子燕丹等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人物,那就是樊於期。正是因为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刺杀计划才能得以实行。这个樊於期到底是谁,为什么秦王当时要通缉他,他究竟做过些什么事情才给自己引来这场杀身之祸呢?1.荆轲

  • 清朝的道光皇帝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道光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道光皇帝小编觉得道光皇帝是一位非常平庸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在当时的清朝,道光帝上位后,刚开始是大力整顿清朝所有不少的东西,但是,道光帝这个人有点优柔寡断,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敢前进,于是,在当时,虽然道光帝付出了自己很多的力,但是终将没有改变清朝的面貌,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与当时清政府封建思

  • 周培公一生都有哪些战功,周培公到底如何得罪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培公是清朝官员,康熙皇帝的谋臣之一,可能多数朋友都是通过《康熙大帝》这部小说认识的周培公。在小说里,周培公入仕无门,后来在街头被康熙皇帝发现,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不过历史上周培公的确是依附显赫者才顺利入京,但这个人应该不是康熙。周培公虽然深得皇帝重用,但最后却落得一个被弃用的下场,也是表明

  • 真实的樊哙是什么样子,历史上樊哙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人物在你的心中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说到张飞,你可能会想到瞪着一双大眼睛,手里握着蛇矛,暴脾气,浑身杀气的样子,而说到樊哙,你可能就觉得应该是整天背着屠刀,大声叫嚷,站在那里就是一记眼刀。这些其实不能算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都是根据影视剧小说进行过改编的。就比如张飞,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恶煞一般的人物

  • 秦孝文王是怎么死的,秦孝文王之死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秦孝文王嬴柱,这个名字一定不是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如果看过一些相关的影视剧,或许会有一点印象,他就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悲催的君王,做太子做了十几年,为死去的父亲服丧刚满,登上王位才三天的时间,就莫名其妙死掉了。秦孝文王之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死去史书的记载也不详尽,那秦孝文王有可能是怎么死的呢?1

  • 小明王溺死之谜真相,小明王是朱元璋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小明王其实大家也还是知道这个人的,他和朱元璋反正也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的,在很多电视剧里面也有他的身影,最近不少的网友也说了,这个小明王的死亡好像成迷啊,话说有人说他是淹死的,那么这个话到底要怎么说呢?下面不妨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其实争议比较大的还是小明王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