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沉鱼指的是谁?西施为何被称为沉鱼?

沉鱼指的是谁?西施为何被称为沉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94 更新时间:2024/1/4 4:53:28

沉鱼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西施为何被称为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下,装得十分老实忠诚。一次吴王肚子疼,请来郎中也没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践得知后就当着吴王夫差的面,亲口尝了他的粪便,说:“大王没什么病,是着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吴王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当时,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一看西施长得如此漂亮,对西施百依百顺,终日沉溺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耗费殆尽。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出兵攻打吴国,达到了复国报仇的目的,这里边有西施的很大功劳。

古代,沿浦阳江有“上诸暨”和“下诸暨”之分,西施出生在下诸暨,下诸暨即浦阳江下游之地。秦时置诸暨县包括这两部分,西汉时把下诸暨单独置县,称“余暨”,三国吴时改称“永兴”,唐天宝元年正式改名为“萧山”,一直沿用至今。西施的故里虽在今萧山县境内,但它属诸暨县故地,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西施为诸暨人。历史上萧山临浦行政区划确实多变,自古以来,临浦镇归萧山、诸暨和山阴三县其中两地或者三地共同管辖。尤其是镇上山阴街,自古就有“山阴不收,会稽不管”之说。

春秋战国时期,萧山尚未建县,当时西施故里苎萝村属于诸暨管辖,西施是临浦人,但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她也是诸暨(此诸暨已非今诸暨)人。诸暨利用西施搞旅游、文化产业,大家都可以理解,确实西施生长的地方与诸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真正西施之生长与生活的地方绝非现在的诸暨城南,而是萧山临浦苎萝村(历史上称作苎萝乡西施里)。据明嘉靖《萧山县志》(宁波天一阁藏本)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制。该志所附的《县境之图》,明白地标绘了苎萝山在萧山苎萝乡施家渡(现临浦施家渡村,位于苎萝村附近)。

在临浦悠悠的西小江经麻溪桥进入临浦,向西北流至浴美施桥,此流段亦唤作“浣纱溪”。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商贾贸易频繁。相传当年西施入吴时,由范蠡陪同,舟从越国会稽出发,顺西小江而行,过苎萝山来到这里。此时已近黄昏,西施望着夕阳西下的家乡,想着自家背井离乡,前往吴国,将委身于吴王,便泪流不止。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于是决定在此停泊一宿。当时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气依然炎热,俗称“秋**”。西施为了洁身自爽,欲留清白于此,便在两水交汇的潭中沐浴。从此,这里的潭、桥、路都贯上了“浴美施”三个字。现今仍然保留了明代弘历年间的遗物“古浴美施闸”刻石,西施其人其事在当时已经流传甚远。

萧山临浦浣纱溪东的苎萝山(越中名山,众多历史典籍均有记载),主峰海拔127米,系会稽山余脉,乃越地之正宗。苍翠挺拔,别具风姿。山上有红粉石,据说手在石上一抹,会抹下些许红粉来。在苎萝山下,浣纱溪西岸,有西施庙,此庙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为西子祠。乡人祀西施为四十八村之土谷神,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庙”。庙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建筑规模现仍清晰可辨,有殿五楹,余屋三楹,演台一座。庙前有苎萝亭,临溪。亭前有小桥,具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浣纱溪畔还有范蠡庵、起步庙。范蠡庵乡人称日思庵,以范蠡在此访得西施,有功于越,乡人思之,故名。今祠之后殿及戏甘犹存。起步庙又称后江庙,相传越灭吴后,西施与范蠡归越隐居,在此弃舟上岸,故称起埠庙。苎萝村附近还有施家渡。施家渡相传是当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处。现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殆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后裔。

这不仅仅是传说,萧山临浦的西施古迹,至今犹存,现有14处关于西施生活的遗迹,包括西施庙、苎萝亭、浣纱溪、苎萝山浴美施潭等列为杭州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施古迹群。传说三月初三为西施的生日,那天不光是临浦、有来自萧山各地、绍兴等地的香客来西施庙进香。至今不衰。

现西施庙里仍然有一块清代光绪皇帝的御旨石碑,其中提及绍兴府萧山县之西施庙,可见当时官方以及民众都认可,西施庙在临浦,西施故里亦在临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朝地图疆域多大,商朝统治区域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商王朝由部落首领汤建立。商朝都城:开始定都毫(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商朝疆域图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

  • 皇姑屯爆炸案的详情,皇姑屯事件是谁策划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张作霖向来和日本人关系很好,日本人利用张作霖也是为了维持在东北的地位。1928年6月,皇姑屯发生一场爆炸案,在个案件中张作霖被炸死。张作霖的奉系势力独占北方,与日本人关系要好的他,却为何暴死皇姑屯?皇姑屯的一声惊天巨响,终结了一代枭雄张作霖的传奇一生,皇姑屯爆炸案的详情你知道多少,今天小编就来一一揭

  • 张飞究竟是怎么死的,张飞死因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张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一代名将张飞死的真的是非常的惨,想想也非常的遗憾,看的人心里直叫狗血啊!张飞是怎么死的?张飞的真正

  • 张作霖共有多少部队?奉系军阀张作霖有多少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军阀割据的年代,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就有几十万的大军,具有对抗其他军阀的战斗力。当年张学良曾说我们东北手下有30万兵,不怕日本鬼子,可见张作霖当年的军事实力。张作霖从土匪成为少帅,这条创业之路也是把命交了出去,资产也是哗哗往上升。1912年奉天巡防队前路统领兼中路统领张作霖投靠袁世凯,所部改编为第27

  •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

  • 夏朝君王桀是怎么死的?夏桀的统治为什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桀,又名癸、履癸,生卒年不详,发子。发病死后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3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巢县卧牛山)。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

  • 张作霖是被谁炸死的?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幕后的主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外界一直被认为张作霖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人主谋,而且这一定论从张作霖去世开始就一直被大众所认可。直到2008年,有人爆出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和日本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之后,又引起一片哗然。大众对张作霖皇姑屯事件的兴趣度又上了一个台阶。那么关于张作霖是被谁炸死的?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幕后的主使是谁?张作霖和皇姑屯事

  • 孙中山儿子孙科简介,孙科有几个子女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孙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字连生,号哲生。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长子。1891年10月20日生,1907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在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1918年到1920年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1921年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

  •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吗?夏朝为什么叫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同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

  • 皇姑屯事件真相是什么,川岛芳子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张作霖虽是土匪出身但是却也有想统治东北的宏伟大志。正因为如此,才跟许多人结下恩怨。说起皇姑屯事件除了张作霖还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川岛芳子。历史上的川岛芳子曾与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如日本阴谋策划导致张作霖蒙难的“皇姑屯事件”、导致东北沦陷的“九一八&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