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关于年的来历和故事传说

“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关于年的来历和故事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97 更新时间:2023/12/30 6:03:51

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败,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有关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一个叫“年”的妖怪,经常骚乱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做。百姓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够侵杀它。就在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准备举家外迁的时候,有一壮士出现了,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年”同归于尽,以换得百姓的安居乐业。后来,壮士在“年”经常出没的地方与“年”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最后,“年”被杀死,壮士也不幸牺牲。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壮士,祝贺获得新生,便在“年”被杀死的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燃放鞭炮,张贴门神对联以驱赶邪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此后,人类便有了“过年”之说。

年是春节的俗称,说到春,自然就会想到夏、秋、冬,更会想到一年有24个节气365天。那么,是谁将无序的世界变得有序,混沌的天地变得清晰?是帝。是帝尧最早站在科学研究的前列,步入愚暗的自然之中,去探求和追索规律,寻觅光明,洞察天地。

《华夏上古志·五千年演义》记载:做了首领的尧,仁德像苍天那样广大,无所不被;智慧像神灵那样微妙,无所不知。……尧让重和黎专门负责观测天象,占卜天意。日久天长,重和黎居然成了两位天文学家呢!他们还把所掌握的天文知识传授给羲和、羲仲,让更多的人懂得天象。尧任命了农官后稷之后,农耕日渐发达,他也越觉得播种、收获,都须掌握四时,而是掌握四时必须懂得天象。于是,尧把羲和、羲仲等人召来,命羲和细心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民政部来制定历法,以便人们按时令从事生产。他命羲仲住到东方海滨,观察记录日出的方位与时间,以昼夜平分那天作为春分;命羲叔住到南方的明都,观察太阳如何向南移动,以定夏至;命和种住到西方的昧谷,专门测定日落,以定秋分;命和叔住到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从南向北移动的方位,以定冬至。尧分派完之后,又说道:“我告诉你们,大概可以366日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闰月的办法去解决,这样,春夏秋冬就好确定了。确定了四季,自然就能确定出年来了。”

翻阅《尚书·尧殿》可以看到:(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警授民时。分命羲仲,……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据此可见,帝尧钦定农历是无可争议的。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秦张仪的老师是谁,苏秦苦读拜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苏秦,这就是他的原名,在历史上是个相当有名气的谋略家、外交家。然而还有一个称呼更适合苏秦,那就是纵横家。苏秦把自己所学到的一切的才能,以及他出色的辩才来游说各国的领导者,成为了六国之相。苏秦能有如此才能,离不开苏秦的老师的指导,那么苏秦的老师是谁,苏秦苦读拜相是怎么回事。外交家苏秦图片都说名师出高徒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聪明,司马懿评价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同时期护主的臣子,那么司马懿和诸葛亮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和诸葛亮。图为陆毅版诸葛亮剧照司马懿,生于179年,是统治者中比较长寿的一个,他的长寿与他大智若愚和平静的心态有关。诸葛亮,生于181年,享年53岁,他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成就。两人年纪相仿,但是从忠诚上来比较

  • 潘金莲与武松发生关系了吗?武松杀嫂为何要将潘金莲衣服扒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潘金莲是武松大嫂武松是潘金莲小叔如果你想问他们有没有感情发生,很遗憾的告诉你,没有,只是潘金莲自做多情罢了~~潘金莲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平时她也肯定能表现出来,武松不可能看不出来的,一来叔嫂关系约束,再来他会喜欢那样水性扬花的女人吗??一个人的价值去向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武松没有那么坚定的

  • 晋代文学家左思生平简介,左思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左思,字太冲,自幼其貌不扬,坚信勤能补拙,博览群书甚是勤奋,遂渐露才华,著有《三都赋》甚有名望,因此造成一时的“洛阳纸贵”现象,观其一生却是曲折不得志。左思画像左思出生儒学世家,其父左雍曾为小吏、太原相等官职,曾欲让左思学习书法和鼓琴,还请名师教导,但左思均不擅长,未果。且

  • 蔡锷与小凤仙的爱情故事,蔡锷究竟是怎么认识名妓小凤仙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民国将军蔡锷与小凤仙的传奇爱恋,被时人传得沸沸扬扬。才子佳人又是怎么相识的呢?小编为你揭秘民国将军蔡锷与小凤仙初识:蔡锷究竟是怎么认识名妓小凤仙的?一起跟随小编的脚步来看看吧!旧时北京的八大胡同是烟花娼妓的云集之所,酒家书场遍布,秦楼楚馆林立。这一天,陕西巷的云吉班,来了几位不同寻常的客人,其中

  • 成吉思汗原名叫什么?成吉思汗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的原名叫孛儿只斤·铁木真,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共享年六十六岁。成吉思汗时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漠北草原,父亲为孛儿只斤·也速该把阿秃儿、母亲为弘吉剌氏·诃额仑,父亲给他取名为铁木真。在他去世后,后人敬仰他的成就,追封谥号为法

  • “巫蛊之祸”是怎样发生的?汉武帝巫蛊之祸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蛊是传说中的一种由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本草纲目》集解引陈藏器曰: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所谓巫蛊,指用巫术毒害别人,它通常与祝诅联系在一起。其方法是将欲害之人的名字刻在木偶人的身上,埋在地下,由巫师对其进行诅咒。在汉代,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高官贵族,乃至宫中的后妃、宫女

  • 什么叫将计就计?诸葛亮计破孙礼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诸葛亮计破孙礼之后,很多读者都会想要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诸葛亮又是如何使用计谋的?当时的诸葛亮正在率领军队在祁山和魏军进行对峙,而当时诸葛亮的粮草接济不上了,魏军的孙礼便设计军队扮演成为运送粮草的队伍,想要用这种方式吸引诸葛亮上当,这样魏军就可以直接将诸葛亮带领的蜀军一举击败。诸葛亮剧照后来诸

  • 明朝王振是怎么死的?最后被樊忠用锤子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王振,著名的明朝宦官专权中的那个宦官。他祸国殃民的行为造成了“土木堡之变”,促使明英宗被蒙古首领也先俘获,然后被废除,引起明朝之后朝政混乱,同时王振自己也在这个时候被护卫樊忠用锤子杀死。王振图片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而最开始时,他只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后来觉得自己科

  • 历史上王振专权是怎么回事?王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王振专权,在历史上也被称为王振用事或者是王振擅政。主要指的就是大明王朝1436年到1449年即正统年间,王振大揽权力时期发生的事儿,这件事是仁宣之治在明英宗的身上没有得到延续和发展,对明朝的朝政和社会的发展走向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王振图片明英宗在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登基,年仅九岁的他没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