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庸大学现在叫什么?冯庸创办的什么大学?

冯庸大学现在叫什么?冯庸创办的什么大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24 更新时间:2024/1/6 5:41:18

冯庸大学是一所私立公益性大学。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该校学生总数达700人,是东北少有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

冯庸(1901-1981)是奉系军阀冯德麟长子。冯庸与张学良同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出生,两人曾结拜兄弟,并同取字“汉卿”。冯庸毕业于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被张学良任命为东北空军司令。1926年,冯德麟去世后,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九一八事变后他加入中华民国空军,军衔累至中将。他拿出冯家几乎全部家产创办冯庸大学。

冯庸先生于1922年到1925年在原东北军航空处张学良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出任东北空军少将司令。1923年4月16日由东北宁武先生介绍经孙中山先生回电同意冯庸加入中国国民党。冯庸先生以大冶铁工厂为基础,成立大冶工业专科学校。又于1927年辞去原东北战车总队少将队长一职,捐出巨额资金和丰厚家产,毁家兴学,立志教育救国,献身教育事业。1927年8月8日,冯庸将大冶专科学校正式改为冯庸大学,自任校长,明确提出办学三纲:孝悌忠义,工业救国,受教育机会均等。校址在沈阳市艳粉屯,即滑翔小区。冯庸先生在办“冯大”期间曾举办过奉(辽)、吉、黑三省联合运动会,并于1930年率东北三省健儿参加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这时全国舆论都称赞其毁家兴学之精神,许多青年莫不仰望其洁行与丰采。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起,冯庸先生为鼓励青年、激扬士气,又重组“冯大义勇军”赴沪参战。1932年到1937年“冯大”迁校进关后,又在原北平陆军大学校址复校继续办学,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止,全部解散停办。

冯庸大学现在叫什么?

1933年9月,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

如今冯庸大学教学楼等已无存,位于和平区新华路沈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成为其建筑的珍贵遗存物。据说,这对石狮子为张学良所赠,在其底座可见“冯庸大学校成立纪念”“中华民国十六年八月八日”等字样。

揭秘冯庸大学老建筑!

冯庸大学保留下来的仅是相关的史料吗?8月2日,冯庸的外甥张琦老人告诉记者,在冯庸大学原址沈阳铁西滑翔地区刚刚发现的一处老建筑堪称实证。

老建筑保存完好

这是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25-9号的一处老建筑,门口挂着“沈阳市第二拉钢材厂”的牌子。高举架,红砖墙,看上去好似一个偌大的厂房。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剥蚀,它已现出沧桑而厚重的老态。

老建筑四周被滑翔机制造厂的住宅楼包围,有铁栅将其单独隔离出来。走进铁栅门,对面的南墙上爬满墨绿的青藤,房里不时传出机器运转的声音,老建筑并没有因衰老而被闲置起来,依旧拥有生机和活力。

老建筑东侧的入口旁,红砖墙上隐约可辨写有“308库”的白字。进到里面,一根根钢梁拔地而起,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骨架,顶部的木柱都完好如初,丝毫不见腐朽的迹象。

58岁的温明国已在此工作了18年。据他讲,这一带原有四五趟类似的老建筑,随着城区的建设、改造,现在只剩下这一处了。这个厂子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专门安置滑翔机制造厂的家属在此工作。现在,约900平方米的老建筑里面被隔成3个空间,有办公的,有生产的,还有一部分当库房。

日久生情,周围的居民对这处老建筑有一种亲人般的依恋。上个世纪70年代,海城、唐山两次大地震,那会儿附近的居民为安全起见都躲进了这处老建筑。

朝夕相处,可温明国对老建筑仍不乏难解的好奇。譬如,那些力挺千钧的钢梁,表面并没有刷漆,几十载寒来暑往,却毫无锈迹;里面,空间大,空气流畅,夏凉冬暖,炎夏时节不知从哪儿会渗出丝丝凉意,而到了严冬却犹如注入了缕缕暖流;更不为人知的是,有生以来它有着怎样的经历和遭遇……

冯大曾有3架飞机

张文琦了解此处老建筑的身世,是在今年2月中旬,他从本报报道的我省工业遗产普查结果中得知,此建筑被相关专家鉴定为跟冯庸大学相关的机场仓库。

就此,张文琦根据他所掌握的史料给出这样的背景介绍:创办于1927年的冯庸大学,由1923年建成的“大冶铁工厂”和“大冶工业专科学校”转变而来,是冯庸个人出资、张学良赞助兴建的。当时的冯庸大学拥有3架世界上先进的飞机,并在校园内修建了机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继而强占冯庸大学,捣毁学校里的许多设施,其中包括机场和机库。解放后,被日军扩建的机场被改造成了沈阳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馆和篮排球馆,机库厂房则成为滑翔机制造厂,现为沈阳市第二冷拉钢材厂所用。

张文琦告诉记者,从台湾来到辽宁这片家乡的土地,这20多年来他一直在潜心收集有关冯庸大学的史料文物,也曾数次来冯庸大学原址寻访,但直至从报上看到这次工业遗产普查结果,才得知还幸存这样一处流淌着冯庸大学血脉的老建筑,而且保存完好,这无疑是个意外的惊喜。

张文琦曾以为能够反映冯庸大学那段历史的老建筑已经消失了,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他在海城市腾鳌镇金甲村创办了冯庸大学历史文化博物馆,用“早年投身军界”、“创办冯庸大学”、“领导学生抗敌”、“晚年寓居台湾”4个部分将所收集到的冯庸和冯庸大学的史料一一展示。而现在,在看过这处新发现的老建筑后,他又萌生了将此遗存建筑规划改建为“汉卿兄弟”纪念馆的想法,在他看来,对于已经渐行渐远的冯庸大学而言,这处老建筑该是最真实、最鲜活的“注脚”。

留下鲜活的实证

采访中,记者查阅了有关冯庸及冯庸大学的相关史料,深为冯庸及冯庸大学师生的爱国义举所打动。冯庸毁家纾难,凭个人力量兴办大学,更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渗透在工业救国、体育教育和军事教育之中。国难当头,冯庸大学学生投笔从戎,英勇抗日,成为青年学生武装抗战的先驱,唤起民众觉醒,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

曾就冯庸及冯庸大学做过深入研究的省委党校教授张一波认为,当年冯庸大学拥有3架飞机,对在校学生进行军事训练,面对着学校附近的南满铁路搞军事演习,这些无不昭示着冯庸抗日爱国的情怀,而冯庸大学也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日后成为国家抗日的栋梁人才。历史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而现在保护好这处老建筑就是为这段历史留下最好的见证。

41岁的董明,是沈阳市铁西区凌空街道青年中心的一名义工,从事社区青少年文化教育研究。在他看来,从冯庸大学开始,其所在的滑翔地区就打上了航空文化的印记。在了解到这处老建筑的身世后,他认为应把滑翔地区的老建筑整合起来,无论从工业遗产的角度,还是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角度,提供给青少年的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好教材。

从2007年4月以来,沈阳市铁西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文化科工作人员许荣刚一直在参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他认为,现在能够反映冯庸大学那段历史的实物已经很稀少了,而这个老建筑作为幸存的遗存非常宝贵。他建议有关部门能尽早地将其保护起来,为后人留下那段历史记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的真正遗诏是什么?康熙传位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康熙大帝在“康熙”这一年号下,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然而他身后的皇子即位一事却变成了千古之谜。康熙遗诏亦称《康熙皇帝遗诏》,《康熙遗诏》一式四份,分别藏于台湾故宫,大陆第一历史档案馆,和

  • 秦淮八艳董小宛简介,董小宛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董小宛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冒为妾。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大家闺秀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rdq

  • 康熙帝在位时的主要政绩,康熙字典谁编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康熙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统治时间不仅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更是最复杂的。康熙的统治可与俄国的彼得大帝以及法国的路易十四相媲美,而他们三人的共同特点标志着前工业时代传统君主王权的最高阶段。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坐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

  • 邓小平南巡讲话内容和意义,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邓小平南巡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 林则徐纪念馆在哪里?林则徐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林则徐纪念馆为了纪念林则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虎门要塞司令曾在当年销烟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约一米的“林文忠公销烟处”的纪念碑,但在当时无人问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为了纪念林则徐,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除此之外,

  • 雍正有几位皇后?雍正皇帝有后妃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雍正帝妃嫔包括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悫皇贵妃耿氏,齐妃李氏,谦妃刘氏等。据考证,雍正皇帝实有后妃30人。孝敬宪皇后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雍正帝第一任皇后,其父为内大臣费扬古,生母觉罗氏追封多罗格格(其生母为努尔哈赤玄孙)。康熙三十年(1691年)为康熙帝赐

  • 鳌拜生平事迹介绍,历史上的鳌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剧照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多面的,充满张力,二者既有对立,又有合作,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转换。权臣

  • 寒浞的儿子是谁?寒浞怎么读?寒浞为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春秋以后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故事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但说到夏朝或者之前的人物,很多人可能就茫然不知了,比如说寒浞这个人物,许多人就会问他是谁啊?他是神话中的人物,寒浞出生于夏王时代,曾经统治了中国40年时间,那么为什么只听说过三皇五帝,却没听说过寒浞呢?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说的三皇五帝都是属于儒

  • 刘邦的故里在哪里?刘邦手下的大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哪里人呢?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汉高祖刘邦是江苏丰县人。公元前256年,刘邦在江苏丰县一个贫苦农家出生。刘邦长大后,整日游手好闲,不喜欢下地劳作,这让刘邦的父亲刘太公非常生气,经常训斥刘邦是位没有本事的人。刘邦故里周边的邻居见刘邦吊儿郎当地生活,都讥笑刘邦好吃懒做。受到邻里的责备后,刘邦依然我

  • 溥仪墓到底葬在何处?溥仪墓究竟在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溥仪溥仪是道光帝的曾孙,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咸丰帝和慈禧太后的侄孙,同治帝的堂侄子,光绪帝的亲侄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以后,溥仪宣布退位。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