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四书五经的作者分别是谁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四书五经的作者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39 更新时间:2024/3/2 6:04:12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小编这个四书五经到底是指哪几本书呢?其实这几本书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硬要说出来这几本书具体叫什么还是比较复杂的,小编反正是说不出来的,但是问题也不大的,说不出来的网友可以跟谁的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五经的作者分别是谁:

1、《大学》的作者曾子

2、《中庸》的作者孔伋

3、《论语》的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4、《孟子》的作者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5、《诗经》的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6、《书经》的作者先秦诸子(其中的《古文尚书》系晋人伪作)

7、《礼记》的作者戴圣

8、《易经》的作者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9、《春秋》的作者韩愈

四书五经分别讲了什么:

1、《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迪性。

2、《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3、《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4、《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6、《书经》: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客研习之基本书籍,“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证实其中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7、《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8、《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9、《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传国玉玺究竟在哪里,秦朝传国玉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传国玉玺并非普通玉玺,而是在秦朝时期由秦始皇下令,李斯奉命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玺。据说传国玉玺造型精致,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还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是此后各朝皇帝都想得到的国之重器。不过如此珍贵的东西却在历史上突然消声灭迹,无人知道其下落,这究竟是为何呢?明朝

  • 鉴真大师简介生平介绍,鉴真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鉴真这个人是真的挺有说法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也知道他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在自己传教的地方去世,也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也算是功德圆满,那么鉴真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鉴真,俗姓淳于,扬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鉴真是他的法号。他早年在

  • 雍正究竟有没有篡位,康熙有没有留下传位的遗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以来,清朝时期雍正皇帝的皇位,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很多人都认为,雍正皇帝的帝位是他篡改了康熙帝的遗诏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原本康熙想要立的新皇并不是雍正,却被他改了遗诏坐上皇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到底是什么?康熙有没有留下传位的遗诏?上面又是怎么写的?雍正究竟有没有篡位呢?雍正即位之初,很

  • 司马懿说过的经典名言,司马懿说过最经典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司马懿非常感兴趣,有的人现在也把司马懿当偶像了,诸葛亮已经过时了,所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既然是偶像,那也一定是有座右铭的,那么这个司马懿又说过哪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呢?还有这个司马懿说过最经典的话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版本一:1、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这是曹丕继承曹操的

  • 吕布辕门射戟故事,吕布辕门射戟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吕布辕门射戟这个事情也还是挺有趣的,因为这个事情好像被人们所熟悉了,也能看吕布的武艺是非常的高强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非常的有实力的一种象征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但凡是这样惊为天人的操作我们都得问一问是不是真的,那么吕布辕门射戟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吕布辕门射戟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

  • 王宝钏到底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王宝钏是被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宝钏的故事大家也应该知道,很多的电视剧和戏曲里面都有关于这个人的传说的,所以这个人还是比较受人欢迎的,那么最近有人问了,这个历史上真实的王宝钏是被毒死的吗?如果不是那么这个王宝钏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历史上是没有这个王宝钏这个人物的,所以说真实的王宝钏是被毒死

  • 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是谁,赵佗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是乾隆帝,他活到了八十九岁。其实,在秦汉时期,还有一个帝王,我们称他为“帝王”而不是“皇帝”,是因为他的“皇帝”并没有得到后世史书的承认,他一共活到了一百零三岁,最开始是秦军的一名副将,

  • 汉宣帝刘询在位多少年,刘询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汉武帝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导致西汉除了刘邦以外,其他皇帝都显得有些黯淡无光。那今天就为大家讲讲,同样是西汉时期另一位非常重要的帝王,他就是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刘询。汉宣帝在位26年,期间他还是遵循了汉武帝对匈奴的策略,曾联合乌孙大破匈奴,导致部分匈奴此后对汉称臣。刘洵还推出多项利民政策

  • 陈宫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陈宫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陈宫因为看不惯曹操粗鲁对待名士的手段,因为决定离他而去,辅佐吕布。但最后的结果是吕布不敌曹操,两人双双被擒。在曹操眼里,陈宫依然是一名人才,所以想要留他一命,但陈宫却坚持要死,根本不会为了保命投靠曹操。陈宫的品质相信折服了很多人,起码能做到向他这样的是少之又少。那陈宫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内心为何会

  • 司马懿哪个儿子当皇帝?司马懿的儿子有多少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军师联盟》中,讲述了司马懿两个老婆张春华和柏夫人,其实司马懿一共有4个老婆,只是其中有两位在历史当中并没什么记载。那儿子就更多了,一共有9个儿子,最疼爱的肯定还是大老婆张春华所生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的名气也是最大。可能曹魏的土地风水的确更好,不管是曹操还是司马懿,他们的后代同样非常有能力,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