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宋八大家谁当官的官职最高,唐宋八大家的个人作品

唐宋八大家谁当官的官职最高,唐宋八大家的个人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2/5 2:45:30

很多人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他们都是唐宋时期在散文方面有非常杰出的贡献,或者说有流传千古的散文作品的八个人,因为这里特指的是散文,所以说很多人们心目中非常厉害的诗人就没有入选了,他们的诗作很厉害,但是散文却并没有。而这唐宋八大家,虽然在文学方面有很厉害的作品,但是他们也都是当时朝廷的官员,只不过各自的官职并不一样,有的身为宰相,比如王安石,但也有的经常被贬谪,比如苏轼。那么,在这唐宋八大家当中,究竟是谁的官职是最高的呢?唐宋八大家里面谁当官的官职最高,谁的官职又是最低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2.谁的官职最大最小

唐【韩愈】(768年824年)

韩愈是个官迷。为了做官,考了四次才中进士,但进士不能直接授官,又考了三次吏部考试,结果竟然没考上。他就毛遂自荐给宰相写信,写了三封信都石沉大海。于是给吏部写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求职信,这次回信了。回的信的内容是洗洗睡。韩愈也就范进般地继续参加吏部考试,中了,真的中了。822年九月,韩愈的官职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最高的官职就是从三品的御史大夫。而不是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更不是正四品下的他部侍郎或京兆尹。死后,追赠他的礼部尚书为正三品。

唐【柳宗元】(773年819年)

柳宗元出身书香门第的官宦世家,不仅有人脉而且还是学霸。韩愈考了四次中进士,柳宗元21岁一次就斩获了进士。但他在805年9月,所担任的最大官职为中州级别的邵州刺史(唐朝刺史分为上州、中州、下州),品秩为正四品上。柳宗元的悲剧说明一句话,站对(不只是站队)很重要。

宋【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欧阳修虽出身于官吏家庭,但其父欧阳观老年得子(56岁),以至于欧阳修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的他们寄身于叔父之家。最早欧阳修像韩愈一样是个学渣,科场两次落第。但他勤奋改变命运,拼命哥的他创造了连中三元(监元、解元、省元)的奇迹。本来他想拿下第四元状元的,只因他锋芒毕露,傲气过重而得了全国第十四名。这个评语可不是福垊说的而是欧阳修的主考官大词人老乡曼殊说的。著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的欧阳修,其最高官职是1061年的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副使),为正二品官。死后,追赠的最高官职为正一品太师。

宋【苏洵】(1009年1066年)

苏洵年轻时爱玩,25岁勤奋的结果也是科场失意,一怒之下,把自己做的笔记全烧了。他决心重新苦读,重做笔记。发奋苦读六七年,结果还是不中,又考两次还是不中。就一边培养两个儿子,一边勤奋苦读。1056年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拜访了欧阳修,俩儿都中进士了。这时,他都47了。他感觉是不是好考了,想试试,后来一想算,万一再考不上怎么面对自己的俩儿啊。53岁时,还是在韩琦的推荐下才被认命为从八品的秘书省校书郎。苏洵在家谱行业做出了贡献,苏式谱系流传至今。莫非真的应了那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宋【曾巩】(1019年1083年)

他是官三代,聪明又勤奋,18岁拜欧阳修为师。后来还结识了范仲淹、杜衍,可谓人脉很广。1082年4月,曾巩的最高官职为四品中书舍人。

宋【王安石】(1021年1086年)

王姓是最霸气的姓,王安石是最霸气的人。曾巩18岁结识了王安石,然后推荐给了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其结果是曾巩没混出来,王安石倒是混得特别的好。王安石真正的学霸,聪明、勤奋,他21岁中进士,而且考了全国第四名。宰相欧阳修、文彦博都很欣赏他、推荐他,就连名士周敦颐(著有《爱莲说》)也佩服他。57岁时,任尚书左仆射(ye),正一品。追赠太傅、舒王,正一品。而且他曾任比参知政事还高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级别至少是从一品。

宋【苏轼】(1037年1101年)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苏景先八岁夭折。苏轼多才多艺,考试不顺,仕途更不顺。他19岁中进士,本来该是状元的,但主考官欧阳修感觉这文章写得像自己的爱徒曾巩的风格,为了避嫌就让他屈居第二。宋仁宗非常看好他和的弟弟苏辙,曾说:朕为子孙留下两个宰相。结果,苏轼最高官职竟然是从三品的龙图阁学士(包拯也是这个学士,人称包龙图)。三苏比较保守,跟王安石关系不好,这也是苏轼官运不好的原因。

宋【苏辙】(1039年1112年)

事事无绝对,苏老三苏辙还真的做了宰相。苏辙最高职务是守门下侍郎。门下侍郎为正二品,那守门下侍郎是几品呢?守可是权的意思吗?也就是代理的意思吗?还请指教。

结论

王安石的官职最大,正一品。苏洵的官职最小,从八品。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3.唐宋八大家的个人作品

韩愈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苏轼

诗文作品《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洵

诗文作品《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辙

其他作品《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曾巩

诗文作品《寄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欧阳修

诗文作品《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王安石

诗文作品《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乐公主李裹儿怎么死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朝的美女,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不过除了杨贵妃,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也有着大唐第一美人之称。不少历史爱好者都非常好奇李裹儿的相貌,想要通过现有技术还原看看她究竟是有多美。李裹儿人美野心也不小,唐中宗复位后,李裹儿仗着父皇的恩宠开始干预朝政,卖官鬻爵,甚至向

  • 高阳酒徒指的是谁,郦食其真的是被韩信所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朝时期的郦食其其实也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这个人虽然看上去不怎么出名吧,但是他可厉害了,他帮助了刘邦很大的忙了,但是最后这个人还是死了,而且是被害死的,话说好像是韩信给害死的,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郦食其真的是被韩信所杀吗?郦食其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有个成语叫高阳酒徒,就是指郦

  • 孙权劝学原文注释翻译,孙权劝学的道理和启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 焚书坑儒是什么意思,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抛开秦始皇为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说,这位暴君的名头还是响当当的,焚书坑儒是为所有人知道的事件,将一些文化学者给埋了,书也烧了,阻碍人们的思想进步,但是,这一次烧的又是哪些书,埋的是哪些人呢?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

  • 寇准背靴讲的是什么故事,寇准为什么要背上自己的靴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寇准是北宋名臣,虽然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一,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却是人人都看得到的,知道寇准其实是一个忠心为国的忠臣。而题目中所说的“寇准背靴”,其实并不是一个成语,而是一段戏曲片,讲述的是寇准发现诈死的杨延昭的故事。那么这段故事讲的又是什么内容呢,故事里面的寇准为什么要背上自己的靴

  • 刘秀一生有哪些功绩,光武中兴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光武中兴是指,在光武帝刘秀时期所出现的治世。西汉末年遭遇王莽篡汉,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滞,等刘秀建立东汉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渐恢复了民间正常的发展秩序。其实东汉的皇帝,好像也只有刘秀比较出名,再就是末年被当做傀儡的汉献帝刘协。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光武帝刘秀一生究竟做出过哪些贡献,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光武

  • 兰陵王为什么被赐死,兰陵王被赐死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结果“挑战”了皇帝的权威,最终兰陵王没有逃脱被赐死的厄运。一、

  • 赤壁之战孙权为什么和刘备联合,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是影响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世纪大战,北方的雄主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兴师南下,意欲一统天下。当曹操率领大军赶赴荆州的时候,荆州的一把手刘琮不战而降,只剩下刘备、刘琦微弱的兵力在作负隅顽抗。因为刘琮的投降,曹操轻松收获了荆州大量的土地,于是曹操就把目光瞄上了江东的孙权,准备将孙权的势力一锅粥都给端

  • 逐鹿中原的中原是什么地方,中原指的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逐鹿中原这个词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在各种作品当中都有出现过,而且带有一种争霸天下的霸气之感。不过对于这个词中的中原,很多人也非常的好奇,一般来说,不同时期,中原所指代的面积和区域也是不同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中原就是指河南,或者以河南为重点的地方,但其实,在逐鹿中原这个词里面,这里的中原指的却远不只有

  • 冯庸大学现在又叫什么,冯庸大学还在不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冯庸这个人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这个人还是非常的著名的,而且对抗日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所以也有大学以他的名字命名,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冯庸大学还在不在呢?这个冯庸大学现在又叫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冯庸加入中华民国空军,军衔累至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