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妈祖生日是农历几月几日,妈祖诞有什么样的风俗

妈祖生日是农历几月几日,妈祖诞有什么样的风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50 更新时间:2023/12/31 15:36:04

在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就是妈祖圣诞。妈祖是在沿海地区广东,台湾,浙江和福建等地的海神。之后因为几个沿海地区的华侨漂洋过海,所以讲妈祖圣诞的习俗带到了世界各地。那么在妈祖化中,妈祖诞有什么样的风俗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诞辰禁捕。湄岛渔民,每逢三月二十三日前后数日内,不敢下海捕鱼或垂钓。这个习俗系因妈祖诞辰、,《妈祖显圣录》载:东海多神怪,渔舟常溺。天后曰:“此必是鬼怪为殃。”便命操舟鼓桨驰至海的中流。那时风日霁静,望见水族辏集,锦鳞彩甲,跳跃吐水沫。

看见远处涛头,拥着一尊类似子仪容的神,在天后面前鞠躬高呼,顿时水潮汹涌,舟中人怕得发抖不已。后说:“不必怕。”即传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扬波,才知道是龙王来朝。以后凡天诞辰,海中水族都集洲前庆贺。据此湄岛渔民在这几天内,不敢下海捕鱼垂钓,以示对妈祖的纪念。

(二)半截红裤。湄岛妇女,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常穿一条特殊的外裤,上半截为红色,下半截为黑色或蓝色。据说,妈祖生前最喜欢穿红色衣服,故湄岛妇女视为神圣而仿效。但妈祖是神明可穿全红,世人为俗人,所以只取一段红色。以此表示对妈祖的敬奉,也借此保平安

(三)船帆发髻。湄岛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发型都是船帆形的,即在头的中后部,梳成一个高约十多厘米、半弧型竖起的形似船帆的发髻。梳法是:先把头发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间部分头发梳成发髻,再梳左右鬓边,然后统一固定起来梳成船帆一样的髻。有时还在帆髻上插一根缝衣针,针上附一条红线,使发型更好看。

(四)杯问卜。莆田民间常用一对木制或竹制的、一面平坦、一面隆起的半月型法器杯,菩萨问卜。这种杯,相传也来自妈祖,莆人传说,有一位铸鼎工人来到湄岛铸鼎,连续三次难成。后来才发现是有个女孩站在旁边观看,工人以为不祥,要赶她走。

女孩说:“走是可以的,但我要那烧红的铁砂。”工人答应了她的要求。女孩即用双手捧起烧红的铁砂回家,安然无恙。据说这位女孩便是小时妈祖。后来妈祖即用这对却的铁砂杯,与天界通话。后人仿效,成为民俗。

(五)悬挂菖蒲。端午节时,莆田人必于大门上悬挂菖蒲,认为可以避邪,此民俗也与妈祖有关。《妈祖显圣录》载:有一次瘟疫盛行,莆田县官全家病危。吏告县官以湄屿神姑法力广大……官斋戒亲往请敬……天后念其素称仁慈,代为忏悔,取菖蒲九节……令贴病者门首,煎蒲饮之,病者立痊。县官喜再生之赐,举家造门拜谢。自此神姑名闻全国,此后,民间认为菖蒲乃妈祖所赐,可以避邪消灾,相继仿效悬挂,渐成民俗。

(六)香袋避邪。莆田民间,父母常为儿女到宫庙索取香袋,俗称“香火”,供子女佩挂,以保人身平安,不怕妖邪。这种香袋为布制,二寸方形,正面红色,中绣太极八卦,四角空隙处绣有“湄洲祖庙”四字,四角边缘尖端,扎杂色绒线,背面为草绿色,正中绣红花一朵,并在1/3处加一块红色盖帷,上绣“天上圣母”四字,袋内能藏符咒或香灰,于正面边缘边扎一扣眼,以便穿线佩挂。

(七)“九重米果”。莆入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必蒸制“九重米果”,即用米浆和料蒸制,先蒸第一层,然后再蒸第二层。连蒸九次,即成了“九重米果”。民间传说,蒸“九重米果”,因妈祖殁于九月初九日。

(八)泛槎挂席。莆地渔船要出海,常在桅杆上挂一帆式草席以保顺风。后因草席笨重不便,改成上插“天上圣母”布制三角旗代替,这是从古代挂席演变而来的习俗。

(九)“尾晚元宵”。莆田元宵最早是初七晚,可是妈祖元宵节则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晚或三十晚。为什么呢?据说元宵时民间多扎龙灯游戏,按莆俗元宵过后,龙灯必须火化让它升天以保平安。

如不火化,便成“孽龙”,危害生灵。但龙乃海中之王,谁能主持这一仪式呢?民间认为妈祖是海神,统领四海龙王,所以妈祖元宵节定为本月最后一天,以便让全县的龙灯集中起来烧掉,以免留下作乱,这就是妈租元宵节在月底习俗的由来。

(十)装点“烛山”。莆人在妈祖无宵节那晚,不论大宫小庙,都要装点“烛山”。所谓“烛山”,即在天后宫的宫庙广场前,用铁或木头制成高低个等的排架,在排架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装上竹尖,以便插烛之用,这晚,信徒各献一对龙烛火烛,点燃之后,远看似一座烛山,象征妈祖海上显神光。事后,信徒自己记住燃烛的位置,待烧到一二寸时,吹灭后带回家中继续点完,以求一年内神护平安。

(十一)龙舟挂彩。莆人在端午节常举行龙舟竞渡,它不同于全国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划龙船比赛,即莆田龙舟必附“天上圣母”旗,船上必附妈祖像。这是因为:龙为水中之王,而妈祖为海神,载着妈祖划龙舟,一为驱邪,二保平安,三镇龙舟,免生意外。

(十二)奇特祭品。妈祖祭品较奇特,一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还备有面粉制作的“水族朝圣”三十盘,其中有鱼、虾、蟹、蚌等三十六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桀有什么暴行,夏桀怎么死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夏桀王我们现在称他夏桀,实际上,“桀”只是一个谥号,他原本姓姒,夏后氏,名癸。桀原本或许没有这样不好的意思,但自从周朝开始实行谥号制度,并且给夏桀上了一个“桀”字,这个字的意思就变味了,和“纣”一样,一说出来就带有贬义,暴君

  • 《扫黑风暴》贺芸被高明远强暴了吗,贺芸为什么恨孙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扫黑风暴》剧情已经开播过半,剧中的反派角色已经相继浮出水面,被称为“绿藤市地下组织部部长”的高明远,是剧中最大的反派。同时他也是绿藤市最大的黑恶势力大佬,而支撑他如此横行霸道的背后,是副省长王政在给他当保护伞。本以为高明远高身边只有一个女人麦佳,但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为

  • 康熙为什么决定撤藩,康熙帝决定撤三藩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帝决定撤藩三藩。早在顺治死时,吴三桂拥兵北上入祭,兵马塞途,居民走避,清廷恐吴三桂生变,命其在城外张棚设奠,礼成即去。康熙帝亲政数年,深知朝廷中外之利害和前代藩镇之得失,曾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康熙六年,吴三桂以目疾

  • 三藩之乱起因是什么,三藩之乱是怎么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即位后,三藩已经势成割据,严重威胁着满清的统治。三藩先是给满清八旗当急先锋,一路打出国境灭掉明裔,后来发现满清皇族还是不拿它们当自己人早晚下手削藩,于是打着驱除鞑虏的旗号造反了,可是这个时候亿万汉人已经不相信它们响应它们了,最终三藩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当三藩自己造反的时候,已经是没有什么人肯相信了

  • 云南平西王吴三桂是谁,吴三桂当过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

  • 七星灯续命原理是什么,七星灯借阳寿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相信不少人看过了,看过人都知道,诸葛亮讨伐魏国的时候身体就已经不行了,于是便点了七星灯为自己续命。在这一过程中,他指派了十个人守卫着七星灯,只要这七天内,七星灯不灭,那么诸葛亮就能增加自己的寿命。但是魏延却误认为魏军来到了,于是匆忙进账报信的时候将灯给扑灭了,于是诸葛亮续命失败,死在了帐

  • 三国张辽怎么死的,张辽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汉末三国时候的张辽,一直被认为是曹魏阵营的第一猛将,德智勇一样不缺,这个名号给张辽可谓是实至名归。张辽在当时威望很高,即便是病重时期,孙权对他也是十分忌惮,不敢轻举妄动。那么,张辽为什么能够成为这“第一猛将”,他做过些什么事情呢?张辽这样辉煌的一生又是怎样结束的,他是怎么死的

  • 城门立木的意思和寓意,城门立木典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变的强大,不过商鞅早期推行自己的变法也并非一帆风准。除了一众贵族不同意以外,在民间也有着不小的议论,商鞅为了取信于民便在城中竖起一根木头,并且告知百姓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城门就能获得十金。刚开始还无人相信,此后商鞅把奖赏加到了五十金,终于是有人主动扛起木头送至城门,果然获得了五十金的奖

  • 毛笔是谁发明的,造笔始祖是蒙恬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书法,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很多人去钻研,去学习其中的方法,也有很多人会对与书法相关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就比如毛笔的来历。相传是秦朝时期蒙恬造出了毛笔,但是这一种传说经不起仔细的推敲,中间存在着很大的漏洞。那么,毛笔到底是谁发明出来的?如果不是蒙恬,还能有谁?蒙恬之前的数千年里,人们又是怎样书写的呢?&l

  • 托塔天王的来历是怎样的,李靖为什么会变成托塔天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神话故事中,李靖是哪吒的父亲,也是四大天王之一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曾参与殷周大战,后来拜燃灯道人为师,此后修道成仙位列仙班,他和哪吒都是玉帝的护驾大神。在《西游记》中,李靖和哪吒都有讨伐过孙悟空,只是并没有成功。可能很多人不解,李靖为什么会变成托塔天王,这个托塔天王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些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