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缙的死因是什么,解缙怎么死的

解缙的死因是什么,解缙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1 更新时间:2024/2/29 12:59:27

解缙是明朝大臣,有着“明朝三大才子”之称。解缙一生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多部著作,还曾负责过《永乐大典》的纂修。可以说解缙的才华,在当时朝中也没几个人比的上他。但解缙的仕途之路走得却不顺畅,最后更是惨遭冤死。据记载,解缙被以无人臣礼的罪名入狱,最后被埋入雪堆活活冻死,一代文臣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下面就来揭秘解缙的死因究竟为何。

解缙死得并不惨,就是死得冤。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统帅纪纲呈上囚犯名册,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有点儿眼熟,就说了句:“缙犹在耶?”

纪纲回到狱中后,请解缙喝了一顿酒。解缙喝醉了,纪纲就把他埋在雪里,解缙就这样结束了他四十多年的人生。

纪纲为什么要请解缙喝酒,让解缙喝醉了才埋到雪里杀死。或许,纪纲都觉得解缙是被冤枉的,不忍心让他死得那么痛苦。

如果解缙没有那么傲才,不要太过耿直、口无遮拦,那么他还会是朱棣身边的“大红人”。

解缙冤死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政治上不成熟的性格

解缙是侍奉过三个皇帝的官员,朱元璋朱允炆、朱棣都很欣赏他的才华,他的官至从一个庶吉士升到了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了朱棣的心腹。

可是,就是这么丰富的政治经历,解缙还是像个刚入官场的小白似的,过于耿直,不分场合,口无遮拦。

解缙是个很聪明的人,也很会看人,但是有点傲才。当初朱元璋看到解缙,觉得这个年轻很活泼,而且很有才,就把他留在身边当个“小秘书”。

一次,朱元璋跟解缙说:“我俩虽是君臣,但恩如父子,你什么都可以说。”次日,解缙就呈上了一份万言书。洋洋洒洒的几万字,文采斐然,朱元璋称赞了解缙。

可是,解缙却因为得宠,而开始有点骄傲。

先是去兵部索要奴隶,出言不逊,被打了小报告;再来就是被任命为御史后,竟然为李善长起草奏疏鸣冤;后来,又为同官夏长文起草奏疏弹劾都御史袁泰,袁泰记恨他。

朱元璋本来是想任命解缙为御史,是为了让他收敛下自己的性格,可是解缙并不领情。最终,朱元璋无奈,也出于惜才的原因,让解缙回家呆着。

回家八年后,解缙听到朱元璋病逝的消息,就急急忙忙地入京哭丧。谁知道,被有关的官员弹劾,违背圣旨,被贬为河州卫吏。后来,因董伦向朱允炆推荐,解缙又重新回到朝中,可惜性格依旧如此。

朱棣登基后,解缙得到重用,官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成为朱棣的心腹,解缙再一次受宠。

在朱棣纠结立谁为太子的时候,解缙一句“好圣孙”,敲定了朱棣注意,最终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可是,朱棣为了安抚二儿子朱高煦,所以提高了朱高煦的地位和待遇,把太子冷落在一边。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朱棣在搞两个人的政治平衡,都没谁站出来说话。可是,解缙这时就出来为太子说话,朱棣顿时就火了。后来,朱高煦派人陷害解缙泄露“宫中语”。朱棣大发雷霆,贬解缙为广西参议,又改为到交趾,去督运粮草。

政治上不成熟的性格,让解缙在官场上一直倒霉。每次都是被同一个叫“活得太明白,口无遮拦”石头绊倒,可是解缙却不曾改过,依旧口无遮拦。

过于耿直,朝中树敌过多

解缙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没有那么聪明。在官场混迹多年,解缙却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过于耿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史书中记载,解缙好品评人物,无所顾忌,廷臣多忌妒他受宠。

另外,之前为太子说话,让朱棣立朱高炽的时候,更是得罪了朱高煦,朱高煦一直记恨在心。所以,解缙失宠之后,更是落井下石诬陷他,其他记恨解缙之人也是站出来一起诬陷。

这些原因,最多是让解缙失去官至,还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接下来的一点,就是解缙被处死的关键。

私见太子,触怒龙鳞

永乐八年,朱棣北征,让太子在南京监国。虽然是让太子监国,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限制了太子的行动,比如:有官员要拜见太子,不能私见相见,必须要有相关的官员在场,不然不能见面。

可是,解缙就是偏偏犯了这一点。

解缙因有事禀告,就急急忙忙地进了京师,不知道是他忘了朱棣定的规矩,还是有急事相见。解缙单独见了太子之后,不等朱棣回来就自行返回。

朱高煦知道解缙的所作所为后,就想着以这一点打击太子势力和报复解缙。于是,朱高煦向朱棣打了小报告,朱棣大怒。

朱棣是靠夺位当上皇帝,而且人有点多疑,他本来就不放心太子,明明立了规矩,解缙还是单独见了太子。这样一来,激起了朱棣的邪火,直接把解缙关进了监狱,牵连了不少的人。

最终,就发生了前边所说的那一幕,解缙在雪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结语

解缙是一个有很才华的人,却不懂为官之道就因为过于耿直,得罪了不少人。

解缙死得有点冤,因为他本来是没有过多的错,就是活得太明白、太聪明。活得太明白,敢说敢言,不知官场险恶,最终丢了自己的性命。

解缙之死,是因为他官场上不成熟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也得罪了朱棣。更是在朱棣北征时私见太子,触到朱棣的底线。在别人的煽风点火之下,朱棣对解缙也失去了兴趣,这也意味着解缙就没价值,死不死都一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石达开凌迟多少刀,石达开凌迟处死一声不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他本人极具军事才能,少年时期就喜欢看孙子兵法一类的书籍。石达开本人长的也是仪表堂堂,有着龙章凤姿的评价。而且能够抵挡住来自各方的诱惑,在攻陷南京城后没有贪图享乐,反而是着手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综合看来,石达开似乎是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虽然最后太平天国的起义被镇压,石达开

  • 历史上汉献帝怎么死的,废掉汉献帝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220年10月,汉献帝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废献帝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去,但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算是另眼看待。汉献帝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到最后

  • 佘太君挂帅年龄多少,佘太君是谁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佘太君是一个后人都不陌生的人,因为人们常常可以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她的身影。在历史上确实有佘太君这个人,她是北宋时期著名将领杨继业的妻子。对于佘太君,人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佘太君百岁挂帅了,虽然这件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是她依旧令人敬佩,那么佘太君百岁挂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佘太君是北宋时期著名将领

  • 屈原流放地方在哪里,屈原被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生经历了两次流亡,这是要多不讨国君喜欢才会遭到国君的如此对待呢?到底屈原在朝为官的时候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被楚王流放,而他的两次流放都去了哪里?屈原被流放图片屈原被流放到哪里?屈原一生经历了两次流放,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04年,这一次他被流放到汉北,汉北就是汉水的上游,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境内。这次屈原在

  • 张良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张良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邦夺得天下以后,诛杀功臣,张良是不是其中一个?这个帮助刘邦夺得天下的张良是怎么死的?在历史上,关于张良究竟是怎么死的,有两种说法:说法1:居官善终汉朝基业初定,异姓诸侯也多被消灭,国家生活步入正轨,但宫廷中却酝酿着一场风暴。刘邦宠爱戚夫人,对吕后的野心有所察觉。欲废

  • 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产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

  • 得陇望蜀的典故主人公,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释义]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刘秀称帝不久,赤眉军与更始政权发生火并。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击败、招降了赤眉军,又展开了统一关东地区的征战。至建武六年终于踏平中原,收复了关东地区,又开

  • 汉灵帝是如何临幸宫女的,汉灵帝刘宏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年间,有一位皇帝叫做刘宏,称为汉灵帝。他出生于河间国,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河北。他的母亲姓董,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离开人世了。他的皇帝生涯也是比较意外的,照常理来说,皇帝的儿子世袭,本不该落在他的头上,但是上一任皇帝汉桓帝没有儿子可以继承,汉灵帝刘宏是被窦氏选出来的。汉灵帝刘宏在位的时候,年号是建宁

  • 贾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贾珍和秦可卿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贾珍,是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他是贾演的曾孙子,一心向道的贾敬的儿子。贾珍与贾宝玉、贾珠、贾环等是一辈人,他是宁国府之人。在父亲一心向道,并不管事的情况下吗,是宁国府实实在在的当家人。世袭了宁国府三品爵威烈将军的爵位。他好色纵欲,与贾琏有的一拼。只不过贾珍活的可比贾琏舒服多了,贾

  • 虢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虢国夫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与国同音。[guóguófūrén]虢国夫人(?年756年)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她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长成后嫁裴氏为妻,裴氏早亡。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因怀念姐姐,请求唐玄宗将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