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病已将西汉推向巅峰,为什么知名度不高呢?

刘病已将西汉推向巅峰,为什么知名度不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36 更新时间:2023/12/6 15:53:06

西汉,许多人会想到草根逆袭的汉高祖刘邦,为西汉征讨匈奴打下良好基础的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虽远必诛的汉武帝刘彻,仿佛那段时光记录着西汉最辉煌的时刻。

其实,汉武帝之后也有盛世,这个盛世才是西汉的巅峰,而西汉能在汉武帝之后,开创新的盛世,得益于一个人,那就是汉宣帝刘病已

刘病已比起一个个知名的前辈,知名度并不算高。但他本身能力并不弱,在他统治的二十五年里,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开拓了汉王朝最辽阔的疆域,策划了与匈奴最大规模的骑兵决战,开创了皇帝的"王霸"治国之路,西域诸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匈奴、西羌在他恩威并施下被彻底降服,汉宣帝时代,是西汉鼎盛巅峰的时代,后世之人称为"中兴"。

"中兴"就是指国家由衰退到复兴,由弱转强的历史公论。西汉在汉武帝晚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还能延续百年,继任者功不可没,虽然汉宣帝之前有一位汉昭帝,在汉宣帝执政前期还有权臣霍光辅政,但这都无法磨灭他的历史贡献。

刘病已,也叫刘询,史皇孙刘进之子,戾太子刘据之孙,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即汉宣帝。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而汉宣帝则是第十位,二人之间,相隔一个汉昭帝刘弗陵和一个汉废帝刘贺(即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的主人)。

按礼制,继承汉武帝皇位的本该是作为太子的刘据。然而征和二年(91)正月,刘据被牵扯进"巫蛊之祸"。为了自保,刘据以卵击石,起兵反抗汉武帝,结果一败涂地,刘据一家差点就此从历史上消失。而当时尚在襁褓的刘病己,虽然躲过一劫,免于一死,但还是连坐获罪,被关进大牢。

牢狱里的生活,刘病已一过就是五年。在官员邴吉的帮助下,刘病己才在狱中躲过汉武帝的清剿,并在两位品行尚端的女囚犯的呵护下长大。

后来天下大赦,刘病已终于能离开阴冷的囚牢,去到祖母史良娣家,像个普通孩童一样生活。过了不久,大限将至的汉武帝终于为当初自己一手掀起的巫蛊之祸感到后悔,便召回流落在民间的皇曾孙刘病已,将他收养在掖庭。不过这时刘病已虽然已经得到武帝承认,但依旧过得如同平常人家的孩子,时常出宫。

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前74年6月5日),汉武帝指定的接班人汉昭帝去世,未能留下子嗣。因而武帝的托孤大臣、汉昭帝手下绝对的权臣霍光,便扶持昌邑王刘贺上位。结果刘贺只知享乐,荒淫无道,便又被霍光废黜。

这里顺带一提,昌邑王刘贺,史称汉废帝,继位时间非常短,不到一个月,但做的事很多,一共做了一千多件荒唐事,如果要剔除登基典礼等等下来,汉废帝要是留下八个小时来睡觉,两个小时吃饭,剩下的时间要每小时做三件荒唐事,二十分钟一件,也是效率。这样的数据或许是霍光废掉他之后加工的结果。汉废帝不愿意做傀儡,与霍光争权,但势单力薄被废掉,既然被废了,那就霍光说了算。

而之后被霍光选中的"幸运儿",便是求学于澓中翁,深谙各地民风民俗的刘病已。

汉宣帝前期,当然是听从霍光的话,这也是汉宣帝在历史上被低估的原因之一,就像人们知道司马昭,知道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却很少注意到当时说这话的曹魏皇帝曹髦。同样的道理,在汉宣帝即位早期,国家把持在霍光手中,汉宣帝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傀儡",自然在历史的书卷上留不下太多笔墨。

汉宣帝吸取汉废帝夺权失败的教训,轻易不敢得罪霍光,然而随着霍光辞世,积蓄了很久实力的汉宣帝终于站在了朝野的制高点。直到这事,汉宣帝才能算是亲自领导着西汉,才算是开始了创造西汉的高光时刻。

汉宣帝在位时,西域都护府正式设立,西域终于正式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而在内政上,《汉书·宣帝纪》评价,"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

当初汉武帝创造了一个令当时的世界赞叹,令后人向往的鼎盛的西汉王朝,而汉宣帝作为其江山的实际第一位继承者,可以说是在武帝的建树上再建高楼。汉宣帝非凡的武功和谋略之道,在历史帝王中堪称罕见,其为人追求事当务实,深知"兵者,凶器也"的道理。更明白,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必先强其国,所以,汉宣帝首重文治,次兴武力,把外交谋略与军事经济实力运用到了极致。

此外,汉宣帝本人比汉武帝更加含蓄,没有汉武帝那么强烈的"表现欲望"。宣帝早年在民间长大,甚至经历过漫长的牢狱之灾。这样的经历,在帝王之中是"特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独特的成长环境让汉宣帝成为一个真正理解百姓,能站在百姓立场去思考为政利弊的人。他本名刘病已,百姓为了避讳,在实际生活中多有不便,为此,宣帝才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询"。

汉宣帝不是电视剧里的常客,此前又有汉武帝这样的大山,相对显得名气较弱,但他的能力绝对不差,他延续了西汉的辉煌,将西汉霸业推向历史巅峰。

标签: 刘病已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有几位妃子?为什么没有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9月10日),即嬴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关于秦始皇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帝王的魄力和勇气,能够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

  • 朱棣已经打到了皇城下,他为什么不杀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明朝,朱允炆,历史解密

    朱棣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杀伐果断,可是在攻打到了皇城底下的时候,他没有直接闯进皇宫杀死朱允炆,而是给他留下了充足的逃跑时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朱允炆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朱棣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只要是朱允炆有一丝的翻盘机会,朱棣都不会放过他。但实际上,用大势已去都不能用来形容朱允炆的惨状了。朱允炆

  • 金陵八家是谁?明晚清兴时期八位画家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陵八家,清朝,历史解密

    金陵八家是指: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八人,他们活动于明晚清兴,清初金陵地区的画家主要以金陵八家为主。其实在"八家"之外,当时金陵地区的画家还有陈卓、陆日为、武丹、陈舒等,他们或多或少地也都受金陵画风的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倡导之人。他们在清初画坛上是独立于"四王"正统画派之外的一个

  • 罗伯特·舒曼的作品有哪些?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伯特·舒曼,德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旋律特征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乃在于其深具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舒曼钢琴作品在曲式上所表现的独特性,最主要乃源自其音乐诗化之理想。他曾说过:音乐是诗的最大潜能。舒曼认为,做为艺术家,道德应成为一个诗人,并且努力达到诗的悟性。这种铭刻于心的理念,使他的音乐如同富于幻想的诗,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秘密处死自己的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也积累了众多属于中国的独特的历史。而在这段珍贵的历史中出现了众多位皇帝,这些皇帝或多或少都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也都是每一段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主人公。其中有一位皇帝可能对于百姓来说记忆最深刻,因为他也是平民出生,他与其他人不同,他没有属于皇室的高贵的血统,他的成就都是

  • 古代的人民通讯的方式都有哪些 一般的送信方式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鸽子,穿云箭,历史解密

    军鸽,不多说,长途通信最合适了。现在部队都还有军鸽。驿使。八百里加急啊啥的,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都是。邮储银行卡这个形象出自魏晋墓画像砖,刘邦本人也干过邮政所兼招待所所长呢。穿云箭。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这个演化到后来就是信号弹,作用没有变。旗语。这个不用说都明白,图片是国际通行的

  • 历史上田文镜李绂互参案是什么样的 跟电视剧的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中雍正继位,委任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却遭到了河南官员的极力反对,虽然处处掣肘,但是田文镜“一意孤行”,不惜得罪全河南的士绅也要勉力推行新政。前往直隶任总督的李绂路过河南,和田文镜不欢而散,决议联合河南文官京官结党倒田,这就是雍正朝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进

  • 强大的唐朝为何禅让给了一个小混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温,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5月12日,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唐朝的祭日,唐天佑四年四月(公元907年5月12日),唐朝末代皇帝昭宣帝(哀帝)李柷发布《逊位诏》,宣布禅让帝位于朱温(朱三),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唐朝灭亡。大唐帝国自公元618年建国起,共统治中国290年,先后有21位皇帝(不算武则天是20位)。朱三

  • 王娡是怎么想到抛夫弃女,进宫当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娡,汉朝,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来讲,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即任皇位真的少不了他的生母王娡在背后的推波助澜。王娡何许人也?她就是汉朝历史上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景皇后,要知道她不仅皇后是第二位的,这为人妻子的身份也是二婚的呢。因为早在进宫伺候汉景帝之前的王娡是已经嫁做人妇的,还生了个女儿,那么是怎么让她选择抛夫妻女的呢?王娡能从

  • 清朝新军的作战能力如何?为什么这么能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新军,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军事力量从1644年清军入关至1911年清帝退位时主要有满族的八旗兵、汉族的绿营和清末袁世凯新军,同时又有洋务运动时的北洋水师等部队。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 到清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