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用什么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选择跟随诸葛亮的原因

刘备用什么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选择跟随诸葛亮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29 更新时间:2023/12/15 19:03:18

诸葛亮隐居隆中的十多年间,天下各路诸侯的政治形势已十分明朗,尤其是南方的孙权集团和北方的曹操集团。此时,孙权占“地利”,且继承父兄的基业,已具备相当的实力。曹操占“天时”,统一了北方,实力最为雄厚。

在曹、吴两个强势政治集团招揽人才之际,诸葛亮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登上政治舞台。可是为什么他在二十七岁以前一直隐居隆中不肯出山呢?“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诸葛亮的《待时歌》给出了答案,就是因为他有所选择。由此可见,诸葛亮绝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良臣择主而事”的观念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意中人”?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三顾茅庐”是小说中的华章精彩,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刘备来说,体现了他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而对诸葛亮来说,则是他对刘备的考验,考验他是否值得自己效忠。通过诸葛亮的考验,刘备表现出如下品质:

诚心

刘备顶风冒雪,不畏严寒,三顾而往,尤其在第三次,在诸葛亮“无礼”的情形下,刘备对诸葛亮显示出了极大的尊重与诚意。

当时,刘备四十七岁,以仁义著称,天下皆知;而诸葛亮二十七岁,躬耕南阳,默默无闻。两个人在年龄、地位、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悬殊。这份诚心确实是令诸葛亮感动的。

仁心

在地方为政时,刘备已经留下了与百姓秋毫无犯的仁义美名。对此,博闻多识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对刘备的“仁心”有了近距离的感受。当诸葛亮拒绝随同刘备出山时,刘备“泪湿衣襟”,说出了“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这样的肺腑之言。

正是刘备对天下苍生的这份诚挚情感,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作为一名正统文人,士人政治家,诸葛亮选择什么样的主公来辅佐,必定有他的道德标准。而刘备的“仁心”恰恰符合他的道德标准。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也就是选择了道德,选择了正道,选择了追求的正义事业。

雄心

在小说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独具慧眼,看出了落魄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和曹操一样,诸葛亮也是慧眼独具。他清楚地知道刘备之所以不辞劳苦,三顾茅庐的终极原因就是他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自比为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也只有在雄心勃勃的刘备这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故事,仓颉造字鬼神泣功德人间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神仙事第六章仓颉造字鬼神泣,万古功德人间传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先来一首定场诗,说的就是仓颉造字的追忆,传说当年仓颉造字就是观天下兽痕鸟迹,方得启发,造出最原始的文字。怎么说呢,此说法自有道理,但只是道理之一。咱们接着说。仓颉,是上古青帝后裔,也就是伏羲、女娲之族人,姓侯岗

  •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是真的吗,乐山大佛闭眼流泪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流泪当然只有活物才可以做到,像是佛像石雕这种物品,虽然会有一些民间传说,一些真情实感感动的雕像也流泪了,但是肯定都是假的,都只是传说而已。而据说乐山大佛在历史上也曾经多次闭眼流泪,这些传说到底都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闻,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呢?今天一起来揭秘吧。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

  • 三国王朗是怎么死的,王朗真的是被骂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骂战成了经典鬼畜素材,就是诸葛亮北伐时和王朗的舌战,最后王朗被诸葛亮气的摔下马死了。可能作为观众来看,感觉还是挺精彩的,不过正史上真的是这样么?王朗其实是一位非常博学的学者,而且口才方面绝对不会输诸葛亮,这一段只是罗贯中给加上去的,并不是真的。以王朗的学识估计诸葛亮也不会轻易冒犯。今

  • 朱元璋为什么杀韩林儿,韩林儿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朱元璋和韩林儿的故事也还是有很多人想知道的,因为故事也非常的有意思,话说他们两位本来是认识的,而且关系也非常的好,但是最后却走到了这个朱元璋把韩林儿杀了的地步,那么为会这样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我们今天从朱元璋和韩林儿的关系出发,来看看最后的结局吧。这

  • 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家,雍正对曹家痛下杀手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曹雪芹,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他著作的《红楼梦》可是四大名著之一。只不过他的一生可是非常的悲惨,因为雍正对曹家痛下杀手,最后还是被雍正抄家。这是为什么呢?作为一名学者,雍正为什么要抄曹家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家的先祖曹振彦最早的时候是多尔衮的家奴,算是正白旗下的旗人。但是后来顺治皇帝

  • 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人,对太史慈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太史慈用的笔墨颇多,作为东吴的大将,太史慈确实有其厉害之处: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处变不惊,忠勇有谋,威震华夏。在《三国志》中,对于太史慈有如下记载:不辱使命,能言善辩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他从小喜欢学习,曾在郡中任奏曹史。当时正好赶上州牧和郡守之间有嫌怨,双方的是非

  • 太史慈的死亡原因,太史慈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太史慈这个人,相信大家都非常的耳熟了。太史慈可以算的上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一大猛将了,由于在三国时期关于吴国的战事不是很多,所以太史慈在三国当中我们也不是特别了解的,也不是很出名,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存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下太史慈这个人吧,看看太史慈最后是怎么死的。说到太史慈的死亡

  • 为什么宋高宗不愿意北伐,宋高宗究竟看重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时期,面临着很严重的民族危机,北方金国南下,将北宋两位皇帝俘虏而走,赵构不得已南迁建立新的宋朝政权,史称南宋,然而面对这样的灭国一般的耻辱,宋高宗却始终都不愿意北伐,收复失地,作为一个皇帝,这样是否太过窝囊了呢?究竟为什么宋高宗不愿意北伐?对于宋高宗来说,他究竟看重的是什么?1.因为宋高宗怕死。

  • 混江龙李俊成为泰国国王了吗,为何李俊能被暹罗人拥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混江龙李俊乃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第26位。在梁山,李俊是水军头目,战功显赫。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的一件事是,李俊在归隐后与童威等人来到了暹罗,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泰国,他最后成为了暹罗国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水浒传》中的确是这样描写的,宋江死后,李俊守约从太仓出海,来到了暹罗,此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 祢衡击鼓骂曹是为什么,祢衡到底狂到了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汉末三国时代,的确是一个各种人才辈出的年代,不仅有诸葛亮、郭嘉这样靠脑子吃饭的,还有魏延、张郃这样靠武力值吃饭的,但是还有一类人,简直就是“靠嘴吃饭”。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平常吃饭的状态,而是说,这些人极其狂,别的事情还什么都没做呢,嘴就先开始骂了。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