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四大才女分别都是谁,她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古代四大才女分别都是谁,她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31 更新时间:2024/1/23 3:57:05

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四大丑女之类的女性角色,她们虽然不见得就真的是历史上最美最丑的人,但是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而除了这些人物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诸如“四大才女”,这说的自然就是历史上最有才的几位女子。那这四大才女分别都是谁,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她们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名垂史册的“才女”是寥寥无几。而谈到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班昭)。

关于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选与顺序,流行三种说法:一是蔡文姬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或者班昭;二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三是还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既然是评选才女,那就应着眼于“才气”。传统文化意象里,说一个人有才,无非诗词歌赋(文)、琴棋书画(艺),如果考虑到班昭的情况,那就再加一个标准历史。

关于李清照,大致是才华最全面的一位,几乎无所不通。宋以后历代均有学者高度评价其绝伦,如宋代王灼说她“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元代杨维祯说她“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明代杨慎说她“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

班昭的成就,凸显在治史上,曾独立完成《汉书》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作为女性,这个成就堪为震古烁今。另外,她也善于赋颂,有《东征赋》、《女诫》等作品传世。

蔡文姬似乎也是个热门人选,传世之作有《胡笳十八拍》以及《悲愤诗》等,宋代所刻的《淳化阁帖》收录有她的书法作品,另外,史料里还说她“通音律”,也会治史。然说到对后世之影响深远,则不及上面两位。

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且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时,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2.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3.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4.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5.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四大妖姬是哪四位,古代四大妖姬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四大妖姬其实我们经常性的有听说了,但是小编反正是叫不出这四大妖姬的名字的,所以这个事情大家也不要太要笑话小编,因为相比也有不少的网友也不知道,或者知道也只是知道其中的几个了,那么下面小编就找了一些资料给大家科普一下,所以有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妺喜妺(m&

  • 司马炎究竟为什么要篡位,司马炎是如何篡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曹魏的江山就已经算是司马家的囊中之物了。司马懿虽然自己没有篡位称帝,但把后代上位的路已经完全铺好了。只是他的两位儿子也没有做到称帝这一步,到了司马炎这一代才算真正开始动手。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他,随后正式登基称帝,灭魏立晋。所以这样算的话,曹魏还先于东吴

  • 严嵩的结局怎么死的,历史上严嵩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严嵩,这个名字一出现,你是否会联想起《大明王朝1566》当中,那个胡子花白,别人都站着他却可以坐着的严嵩?严嵩被《明史》看作是“六大奸相”之一,后世对于他的形象塑造也一直都没有脱离这两个字,可以说,经过长久的演绎,严嵩奸相的形象也已经是深入人心。那么,面对这样的人,人们定然不

  • 尾生抱柱到底是什么意思,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尾生抱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具体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了吧。《庄子》: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就是尾生

  • 黄巾起义为何失败了,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型农民起义。这场起义有计划,有政治主张,而且有领导人。张角作为起义的发起者。不得不说,这场黄巾起义可谓是声势浩大,但是这么大的起义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失败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巾起义军开始因为东汉政府措手不及,被打了个突然。所以黄巾军很快占领了很多

  • 尾生抱柱的故事,尾生抱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又是暴雨天气,暴雨天气太多太多了,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防范了,话说最近很多人看到一则新闻,那就是有个人被洪水冲走了,但是他选择了把这个树给抱住保命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想起一个成语那就是“尾生抱柱”,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尾生抱柱的启示是什么呢?还有这个尾生抱柱告诉我们什么

  • 朱厚照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爱玩的皇帝,而且是那种玩的离谱的。同时也是被称之为“头号玩家”皇帝朱厚照。那么在历史上,这个朱厚照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个人的评价是六个字勇武、仁爱、贪玩,总体来说

  • 什么是推恩令,推恩令有哪些利和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汉朝汉武帝推出的,这个政策推出之后可以说是非常的无解啊。但是再无解的政策,总有那么一点不一样的,那么关于这个推恩令,到底有哪些利和弊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推恩令”就是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中央集中权而颁布的重要政令。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

  • 过桥米线和酸辣米线,哪道美食是云南的特色小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云南有哪些特色的小吃,其实云南的特色的小吃太多太多了,那么这个过桥米线和酸辣米线其中谁才是这个云南的特色小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看看了。“过桥米线”这个美食才是云南的特色小吃了,并不是这个酸辣米线,酸辣米线是川渝地区的

  • 望、闻、问、切分别是什么意思,望、闻、问、切中切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中国的中医其实也还是很有特色的,中医中经常性听说的这个“望、闻、问、切”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小时候也都学过,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中医中的“望、闻、问、切”中的切具体是指什么呢?又具体有一些什么含义呢?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切是指的:摸脉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