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织女黄道婆的故事,黄道婆是哪一个朝代的人

织女黄道婆的故事,黄道婆是哪一个朝代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4/1/16 13:26:13

黄道婆是哪一个朝代的人

黄道婆是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汇区华泾镇)人。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

织女黄道婆的故事

约摸七百多年前,春申江附近,乌泥泾镇(今龙华乡华泾)一带有一个养媳妇姓黄,因为从小死脱爹娘,呒没名字,村上人都叫她黄小姑。

讲起黄小姑做童养媳,日脚可实在苦啊!春天,小姑一时勿能落早起,婆阿妈就扯耳朵、揪头发。夏天,小姑想去树荫下透透气,婆阿妈一棒头把她赶下水田里。秋天,小姑想把单衣翻成夹衣,婆阿妈却把一捆稻草塞到她手里,恶狠狠地说:“先搓绳,慢翻衣,等到落雪来得及。”

冬天,落雪了,小姑见婆阿妈穿起新棉衣,也想把自己夹衣翻棉衣,婆阿妈却拿出几箩筐棉花对她说:“落雪不及烊雪,先剥棉花再翻衣。”过了几天,雪烊了,小姑想总可翻棉衣了,谁知婆阿妈脸一扳,眼一弹:“嗨!烊雪不如出太阳,再翻棉衣无用场。”黄小姑只好挨冻受饿剥棉籽,十只手指冻疮烂得象胡蜂窝。一年做到头,说人不象人,说鬼象三分。

可是,事情还没这样简单。这时正遇上朝廷招雇官妓,地保见小姑已长大成人,便同她婆母商定身价。这消息给隔壁三婶婶晓得了,偷偷地指点小姑,还是早想出路为好。

一天,小姑趁着婆阿妈外出未归,就逃离虎口,来到了黄浦江边。只见江水翻滚,白浪滔天,天色就要黑下来了。可是,眼前没有摆渡船,后面有人在追来,那能办?这时幸亏开来一艘过路客船,帮她摆渡到江对岸。

天黑下来了,小姑心想,到啥地方去过夜呢?忽然,附近传来“嘀笃、嘀笃”的声音,小姑顺着声音寻过去,见有一座道院,山门还半掩着。她趁势挨了进去,走到佛殿大门口,见有一位老师太在敲磬诵经。她不敢惊动老师太,轻手轻脚走到供桌边坐了下来。老师太念完经,回到佛像前跪拜祈祷,突然看到睡着一个人,吓了一跳,想啥人敢在黑夜闯进道院?再仔细一看,是个小姑娘,老师太这才定了心,轻轻把她叫醒。老师太是个好人,非同情小姑的遭遇,就把她收留下来。从此,这道院里又多了一位道女,大家叫她黄道姑。

冬去春来,黄道姑的心总不能平静下来,她想,离开婆家只隔条黄浦江,万一给婆家晓得了,非但自己又要吃苦,还要连累人家,那能办?

一天,道院里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妇女,黄道姑匆匆躲进了禅房。可是不到半根香的功夫,老师太叫人把她从禅房领到住院,拜见新来的那位师姨。黄道姑这时才知道,这位师姨是从海南岛崖州到此探亲的。黄道姑听师姨谈论海南风光,听出了神。她想,原来天下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特别听说崖州盛产棉花、棉布,又看见师姨穿的一身衣衫,的确同本地棉布不同。

她想起自己当初用手剥棉籽,剥得脱指甲的情景,很想去看看崖州百姓是怎样种棉织布的?盘算着要是去崖州,既可避开婆阿妈的追寻,又能学到种棉织布的本领,那该有多好啊!她把这个想法师姨提了出来,就得到了她的同意。于是拣了个好日脚,黄道姑跟随师姨奔向崖州。

黄道姑来到崖州一看,确是另有一番天地。她以师姨道观为家,很快就和当地黎家姐妹结下了友情,和她们一起种棉、摘棉、轧棉、纺纱、染色、织布。黎家姐妹织出的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她更是爱不释手。后来还同姐妹们共同研究改进纺织技术……

黄道姑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变成鬓发斑白的老婆婆了。一年春天,她在地里种棉花,突然有人叫了声:“黄道婆,你看呀!天上那些鸟儿飞得多整齐呀!”黄道婆抬头一看,见一群大雁结队向北飞去,顿时勾起了她思乡之情。可恨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兵荒马乱,弄得我远离乡井,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现在我该回去看看家乡了。她主意打定,告别了黎族姐妹,回故乡来了。

半路上,黄道婆得知,元世祖已设立了“江南木棉提举司”,征收棉布,松江一带已广种棉花。她回到乌泥泾,还认得几条老路,幸喜隔壁三婶婶还在,不过人们都叫她“三阿婆”了。三阿婆见黄道婆回来,免不了畅叙旧情。三阿婆说:“小姑啊!你想想,伲起早落夜用手剥棉籽也来不及,布怎会织得多呢!官府只晓得要布收税,勿管百姓死活。”黄道婆听了,就同她这样长那样短地商量如改进轧棉纺纱的事情来了。

三阿婆的老男人是个木匠,黄道婆就请他来相帮,一商量,决定先改进轧棉籽的办法。崖州轧棉籽是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的,黄道婆画出图样,老木匠按图加工起来了。

三天以后,黄道婆来寻老木匠,见一部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又省力(后来改进为一人手摇车)。黄道婆又动脑筋,把原来一尺来长的弹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她又大胆设想,把原来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绽加到五锭。工具改进后,黄道婆又在织布技术上加以改进,结果织出了“错纱”、“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乌泥泾被”,很快就传遍了松江一带。人们到处唱起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比盘古还早的三位大神,有比盘古还早的大神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比盘古还早的三位大神分别是:混沌大帝、鬼母、烛九阴。盘古虽然创造了世界,但是还有三位大神位列于盘古之前,这三位大神见证了当初世界还没有创立时的混沌百态,利用自己的法力,维护着整个天地之间的平安,人们同样应该铭记这三位大神。1、混沌大帝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整个天空中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这其实是开天辟地之

  • 姜子牙的师傅是谁,姜子牙背后的靠山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的师傅就是:原始天尊。原始天尊属于阐教,又称昆仑教。根据地在昆仑山麒麟崖玉虚宫,其教主便是创派祖师原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元始天尊是三清之中的“玉清”,另外则是太清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其原型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还有一位

  • 同治死后谁继承皇位,同治帝有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帝在位时期正处于清朝风雨飘摇的一个中间时期,不仅处于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之间,还处于英法联军入侵和八国联军入侵之间,所以相较于其他的皇帝同治在位时期是个中间的缓和期,可以说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可惜的是同治英年早逝,死时年仅19岁。那么在同治死后是谁继位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的一点就是

  • 慈禧太后的丈夫叫啥名,慈禧是谁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是“咸丰皇帝奕詝”的老婆。咸丰皇帝简介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奕詝是清宣宗道光

  • 西施简介生平,西施的真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并不是姓这个“西”,西施的真名叫“施夷光”,别名“西施、西子、先施、丽姬、西西”。所以西施姓:“施”,“施”,&ldquo

  • 我国发射第一颗原子弹叫什么,邱小姐叫法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我国发射第一颗原子弹叫什么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原子弹叫“邱小姐”,并不是“小胖子”,大家不要搞混淆了。2、邱小姐叫法解析由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外形类似于球形,所以原本代号叫“老邱(球)”,存放原子弹的容器代号为‘&l

  • 王羲之练字墨池的故事,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

  • 蜀国的五虎上将都是怎么死的,五虎上将是哪五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蜀国的五虎上将,一生戎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头来还是化为了风尘里的一粒沙土,那么五虎上将都是怎么死的呢?1.关羽被斩杀在公元220年的正月,关羽在临沮被孙权的手下马忠俘虏并且斩首。关羽在襄樊之战兵败后,败走麦城,随行的军士越来越少,最后死的只剩十几人了。关羽和自己的长子关平向上庸方向突围,结

  • 陈庆之是哪个朝代的人,陈庆之千军万马避白袍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朝,是个门第森严的时期,任何人都要讲究出身,没有身份根本就没有机会,陈庆之出身于寒门,一个十分不幸的家庭,还好他遇到了幸运的人,陈庆之从小就是萧衍的仆从,跟在后面的棋童,后来萧衍篡位建立南梁,是为梁武帝,登上皇帝位褒奖身边的人,18岁的陈庆之也有份,当上了主书,一个管文书的官员。有了身份,依然无

  • 三山五岳是指什么,五岳是指哪五座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五岳分别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实五岳也并不是单独拿出来说的哦,一般应该是三山五岳了,所以这个三山又是什么呢?其实三山指:三山,有三种说法:(1)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昆仑山脉(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