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之战是岳飞第四次北伐的最后一战。此役岳家军继颍昌之战后全线进击,包围开封。
七月十八日,张宪同徐庆、李山、傅选、寇成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将路上遭遇的金骑数千击溃,“横尸满野”,缴获战马一百多匹。同时,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兀术战败,放弃开封渡河北遁,当时宋使洪皓在家书称:“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宋高宗得知偃城等大捷后,一日之内以金牌十二召其班师。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朱仙镇战役”到底是如何呢?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仔细查看了一些资料,谨慎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一.朱仙镇大捷,五百骑兵大败金国十万大军在《金佗稡编》中记载,金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在朱仙镇。岳家军的五百“背嵬兵”奇袭攻击,金兀术大军当即溃败。
个人认为,这一说法中的数据对比,明显是夸张;以五百大败十万,太把战争当儿戏了!
但是,朱仙镇战役应当属实。
岳飞在与金军的连年征战中,缴获了大量战马,组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纯骑兵马军,也具备了能够发起大规模以骑兵集团野战的资本。
这支骑军,便是背嵬军,更是岳家军的主力。这支精锐奇兵,编制八千人。背嵬军的士卒选拔极其严格。通过技能比武、择优录取;优胜劣汰、优中选优,如此才能入选背嵬军。背嵬军战斗力骇人,每逢战役难以进展,必由背嵬军打开突破口;每仗战役艰难险恶,必由背嵬军冲开血路,岳家军才得以勇往直前。
另外,在骑兵之外,背嵬军还有精悍的步兵。故此,背嵬军大约有一万多兵力,甚至更多。况且,岳家军还有游奕军、前后左中右军等,都是精良队伍。岳家军的这些精兵良将组合,面对金兀术节节败退时最后的强弩之末,取得大捷应当在情理之中。
所以,朱仙镇大捷,岳家军大破十万金兵,应该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