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由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平定的。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
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河北都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
1.郭子仪在安史之变后,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率领大军随王,夺回河北和河东。郭子仪、广平王李俶于至德二年夺回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乾元二年五月,他因为在相州大败,被革职为闲职。宝应元初,太原、绛州发生了一场大变,郭子仪被授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了叛乱,但很快就被革职。广德年间,怀恩与吐蕃、回纥勾结,使长安陷落。郭子仪又被提拔为关中副将,重新夺回了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合进犯,郭子仪在泾阳以一人之力将回纥击败,并击败吐蕃,稳定了关中。
2.李光弼被郭子仪举荐为河东节度使,参加了安史之变。乾元二年七月,他在浙东参加了平定袁晁率领的农民起义。太监程元振、鱼朝恩等人和李光弼向来不对付,他在晚年被宦官诽谤而死徐州。与郭子仪并驾齐驱,人称“李郭”,中兴之首。
3.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与郭子仪并肩作战的仆固怀恩,担任左武锋使,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他与回鹘交好,曾派使者回鹘,并将两个女儿许配给回纥。在安史之乱中,怀恩一家死了四十六人,可以说是一代忠臣。平定后,伯固怀恩率领朔方大军驻守汾州。后来宦官骆奉先诬陷,谋反,不久病逝,唐朝皇帝对他还是很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