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虎的意思是盘伏在石冢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时而起的绝世之才,冢在此意为坟墓,也有山顶的意思,所以也被称为山巅猛虎,冢虎是西晋高祖宣皇帝给司马懿的别号。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与诸葛亮、庞统、姜维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关于三国时期的司马懿,那可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名谋士了,他虽然一直屈身于曹操旗下,但是这个也是他最大的优点。最后成功的颠覆了曹家。对于司马懿,后人称他为“冢虎”。
《三国志》与《晋书》中并没有提及司马懿有“冢虎”这个称号,《三国演义》中同样没有用过“冢虎”这个词。我们熟知的应该是孔明和庞统合称“卧龙凤雏”,现在的说法变成了“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幼麒是姜维,冢虎则是司马懿。司马懿会得“冢虎”这个称号,肯定与他的性格和能力相关。
所谓"冢虎”冢的意思,山中的老虎尤其是山顶的老虎,丛林之王,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和司马懿也有些接近,但是乱坟中的老虎个人认为更适合他的形象,司马懿,一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实力和野心也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前期的政治隐忍后期的致命一击,像足了伏击猎物的老虎,蓄力而发一击致命。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北宋何去非评价说:其“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
“冢虎”是对司马懿的称呼,讲真这个称呼可谓名至实归,很符合司马懿的气质。
曹操活着的时候,曾察其有雄心大志,见他有鹰视狼顾之像,于是对儿子曹丕说:此人将来必干预曹家家事,提醒曹丕引起注意。
说实话,曹操活着时候,司马懿即便是虎,也得卧着,是龙,司马懿也得盘着。因为曹操始终压制着他。司马懿不正是那只卧在坟岗里的斑斓猛虎吗。相比卧龙、凤雏、幼麟这些飘逸洒脱的称号,司马懿的称号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感觉,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