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可怕的刑罚,其中大多数是在乱世设定的严厉惩罚。后来很多刑罚被废除,斩首成为了最广泛的行刑方式,因此,专门执行斩首的人就诞生了,我们称之为刽子手。到了清朝,刽子手成了当时最流行的职业,因为这个职业不仅吃公饭,还拿补贴。甚至在很多历史记载中,为了让死刑犯过得开心,死刑犯的家属还要给刽子手送钱。另外,刽子手这个职业没有太多的要求,使得很多人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历史上最后一个刽子手是谁?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叫邓海山,当初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心里一横跑去拜师傅学做刽子手。这个刽子手不简单,没有师傅的指导,徒弟很可能完成不了任务。所以,每个学徒在开始学徒生涯之前,一定要用冬瓜练手。这个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不会犯错误,犯人也不会痛苦太久。
但是,不管是该死的死刑犯,还是错判的冤大头,总冤大头,刽子手的工作就是带走人的生命,所以对木槌的伤害极大。因此,在开学的时候,师傅特意告诉邓海山,刽子手的活一定不能在砍掉99人干完之后再继续做,否则,可能会遭报应。
这种迷信在今天的唯物主义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然而,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刽子手这个职业,很多人都不敢砍一百多头。然而,邓海山不同。他懒,靠这么个铁饭碗也能挣钱。自然,适可而止。所以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的邓海山,一直在刽子手行业干,砍了300头,因为砍头罪被废除而失业。但报应不亚于时机未到。因为邓海山被砍头的次数太多了,他身边的人渐渐熟悉了这张凶狠的脸,没有人敢接近他,更没有一个愿意为他生孩子的女人。当他年轻的时候,他身体强壮,老来也得到各种奇怪的东西。最后,他孤独终老,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邓海山大师说砍头数不能到100个。其实原因是这个职业不适合经常公开露面。邓海山的结局不一定是阴债太多,但更多的,应该是他游手好闲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即使他有孩子,也不会愿意给他养老,更别说收拾残局了。我们所信仰的佛教信仰,所谓的因果报应,其实是很有哲理的,一个事物的对立面会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刽子手不得好死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