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岁李季兰因写了一首诗,却被父亲逼迫出家,最后在道观中出名

6岁李季兰因写了一首诗,却被父亲逼迫出家,最后在道观中出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91 更新时间:2023/12/13 18:10:18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很多人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读书识字,但是在大户人家中却更希望自己的女儿知书达理,所以一般都会让他们读书识字的,而季兰就是这样的一位女神童。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6岁女神童写了一首诗,却被父亲逼迫出家,最后在道观中声名鹊起!那么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李季兰,出生在一个非有名望的贵族中,从小也接受着各种教育,而她对于这些学习的也是非常快,甚至一些诗句都非常的有深意,而在她6岁的时候,就写了一首诗《蔷薇》,诗中“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而这句诗就被李季兰的父亲给看到了,而她的父亲则是认为一个6岁的孩子就写出这样的诗句,将来肯定会失德的,一时间就想要放弃这个孩子。

年幼的李季兰并不知道父亲不要自己了,这是听母亲说这是父亲让自己洗涤心灵而已,然后就到了当地的道观中出家了,而10年过后,李季兰出落亭亭玉立,而且在道观中更是潜心学习,自己的化功底也在不断的提升,很多的文人墨客在接触过她之后,更愿意与她在道观中吟诗作对。

其中陆羽,崔焕等人和她的接触最多,但是身处道观之中,反而没有引起别人的闲话,毕竟她是一位出家人,很多人都不敢造次。而李季兰才貌双绝的传言也不断的在民间流传,更多的才子佳人来道观与她切磋,各种各样的文人聚会中,只要是有一位道姑出现,那么绝对是主办人的荣幸。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季兰也早就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她的热度也在不断的减少,所以一直到40岁的时候,李季兰都没有选择还俗嫁人。而民间奇女子的名声甚至传到了皇帝的耳中,当时的唐玄宗就邀请这位道姑进入了自己的皇宫之中,在现场作诗一首后,就将其留在了朝廷中。但是后来的李季兰却还是卷进了政治斗争中。

当时有一个名叫朱泚的将军造反,唐德宗将叛乱镇压之后,将朱泚给砍了头,即使李季兰和朱泚私交甚好,但是唐德宗也没有牵连到她,反而是她自己写了一首诗纪念朱泚,唐德宗听到后就将其打为了同党,直接处死。

标签: 李季兰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珪:嘉庆帝的老师,也是和珅惹不起的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珪,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他是嘉庆帝的老师,虽名气不高没留下名声,却是和珅惹不起的大臣。或许小编今天给你们所讲的这位历史人物,大家听到的话可能会觉得特别陌生,不过事实上虽然说他的知名度确实不怎么高,一直以来在大清时期的贡献也比较小,但就是这样一位没什么名气的大臣,却是和珅等要臣都惹不起的大臣,他正是嘉庆帝的指导老师——朱珪!

  • 袁曹官渡大战的时候,各地的大军阀为何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官渡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公元200年,北方的军阀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整个北方的控制区,开始了著名了官渡大战。袁绍的实力雄厚,集结了10余万军队南下。地处中原地区的曹操,则只能集结3万多军队迎战。对于这场战役的结果,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曹操阵营大获全胜。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在袁曹两家大决战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就这么干看

  • 欲与李唐争夺天下,备受武皇恩宠的武三思为什么最终却错失了太子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武三思,历史解密

    "三思性倾谀,善迎谐主意,钩探隐微"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宋祁曾这样点评武三思。武三思,是武侧天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家的儿子,因着本身做的这些事情,在历史上对他的点评可以说是非常不友好,可架不住别人有一个张巧嘴,特别是在是在武侧天后半生,常常是在帝位继承者上犹豫不定的那时候,经常是哄得武侧天笑容满面的,要不是

  •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着怎样的学术思想?对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作家,历史解密

    哲学思想车尔尼雪夫斯基继承和发展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思想,同时受到费尔巴哈的深刻影响。他认为,费尔巴哈的著作对他世界观的形成起过决定性作用,直到晚年他仍自称自己始终是费尔巴哈的忠实信徒。车尔尼雪夫斯基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按费尔巴哈哲学的观点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 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孔门十哲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端木赐,孔子,历史解密

    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

  • 古代战场的扛旗兵,为什么要重冲在最前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扛旗兵,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不断的交替,那时候的政权基本上都是打出来的,用的是真刀真枪的家伙,胜负都是看士兵和将领的才能,当然更多的是看谁家的人多粮草多。现在经过一些史学的研究,股古装电视剧在这方面的表现也越来越贴近于曾经真实的战场,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众多的士兵中,或出现一群扛旗的士兵,他们身上似乎没有什么

  • 李世民用3500人战胜了10万敌军,并一战灭了两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就连帝王也不下几百,并且帝王中的佼佼者更是无数,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最为厉害的皇帝,他率领3500人就战胜了10万敌军,十分勇猛。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唐高宗李渊的第二子,是大唐盛世的第二位皇帝,他是贞观之治的开创者,更是唐朝繁荣的建立者

  • 二战前期,法国和德国相比谁的坦克更先进?为什么法国还是被灭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二战,德国,历史解密

    单纯从火力和装甲角度来看,二战前期的法国坦克是可以完全碾压德国坦克。德国闪击法国之时,主力突击的坦克是1号坦克、2号坦克,二者分别被投入了约500辆和1000辆,而当时德国在法国战役的坦克总投入量仅为2000余辆。1号坦克正式服役于1934年9月,设计初衷是让它作为“教具”使用,使德国的装甲兵熟悉运

  • 古代樊楼到底是什么样的 它的名声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宋江,历史解密

    樊楼古人的一个娱乐场所,而且还是名牌店,什么是名牌店?卖招牌的酒楼,死贵死贵的,有人说这么贵不实惠,要去别的酒店。这也不是不行,樊楼就像巴黎的老佛爷,美国的梅西百货,历史悠久不说,很多名人都去过,宋江是一个老常客。宋江那么有钱的吗?喝个酒跑去樊楼消费,就像现在的一些人,鞋子都穿AJ。那小编也可以介绍

  • 齐国最悲惨的岁月,小公主被晋平公残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平公,春秋,历史解密

    晋平公在位期间,中原小诸侯不足为患。晋国若是要称霸中原,必须要打败当年的传统强国,齐国和楚国则成为目标。因此,晋平公继位元年,就迫不及待的率领大军攻打齐国。按照《周礼》的规定,晋平公此时尚处服丧期间。齐国认为,晋平公就应该披麻戴孝,在晋国好好守孝。这是对形势预估失准,齐国一路被晋军打得溃败千里,直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