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藩镇之祸为什么得不到根治?真相是什么

唐朝的藩镇之祸为什么得不到根治?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1/21 0:21:33

朝的藩镇之祸,为何始终都没有办法得到根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802年,大唐元和十五年。这一年一位正值壮年的君主离开了人世,这位君主就是唐宪宗李纯。后世人对于唐宪宗的离世,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其中传播最广的说法,就是唐宪宗命丧于宦官的手中。不论如何,唐宪宗作为中晚唐时期最有文治武功的皇帝,最终迎来的并不是一个好的结局。而历史上宪宗李纯的死,似乎也在隐喻着大唐江山的积重难返。

历史上唐宪宗在位的十五年时间中,对于唐王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自“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王朝陷入了持续数十年的分裂局面。当时以“河朔三镇”为首的地方藩镇势力,始终都同唐庭采取对抗的姿态。这样的局面,直到唐宪宗时期才得到改变,以至于,历史上唐宪宗在位的时期被史料称为“元和中兴”。可是,“元和中兴”最终还是成为了唐王朝的一次回光返照,在唐宪宗死后,局面立马又重回到了失控的局面之中。

唐宪宗李纯的存在,对于中晚唐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说,仅仅是一个缩影而已。在唐王朝败乱景象的背后,实际上是藩镇之祸的反复。在“安史之乱”结束后的一百四十四年时间里,唐朝始终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藩镇祸乱的反反复复。以至于,唐王朝也最终也亡在了地方藩镇的手中。那么,唐王朝的藩镇之祸,为何始终都没有办法得到根治?

首先,唐朝藩镇之祸始终无法得到根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在于节度使有多么专横,有多么居心妥测。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节度使的背后始终都有一支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撑,这支力量就是牙兵。在唐朝乃至五代十国时期,牙兵集团一直都是主导朝代更迭的重要力量。牙兵本来是唐代府兵制瓦解的产物,随着节度使职位的普遍开设,“兵随将走”的情况也就成为了中晚唐历史的一个真实写照。

从某种意义上讲,唐朝所对抗的并非是节度使,对抗的是整个牙兵集团,唐代节度使可以说是牙兵集团利益的代言人。而一旦节度使不能维系牙兵集团的利益,那么牙兵集团往往会选择重新拥立节度使,来维系既得利益。可见,对于唐朝皇帝来说,要想彻底的解决藩镇问题,不是简单的换个节度使,平定一些叛乱能够解决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彻底解决牙兵的问题。而以中晚唐时期的唐朝国力,应付整个牙兵集团显然有些杯水车薪。

除了牙兵集团外,唐王朝无法根治藩镇问题,还在于唐王朝本身。我们回顾中晚唐时期的历史就能发现,唐朝的国策实际上并非是持续性的。当时的“牛李党争”就对如何应对藩镇势力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对藩镇进行打压,而另一派则要默认藩镇势力的存在,这样自然就使得藩镇问题愈发恶化了起来。

“牛李党争”只是晚唐时期的一个缩影而已,在如何对待藩镇问题上,唐朝始终都没有一个既定的国策。并且,中晚唐时期“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也十分明显,这就使得唐王朝不停地处在变动之中。举个例子,唐武宗时期的名臣李德裕在对待节度使藩镇问题上,始终都采取打压的姿态。而在宣宗继位之后,李德裕也随之被贬。李德裕的被贬黜,从一定程度上讲,使得唐王朝刚有起色的削藩情况,最终功亏一篑。

历史就是这样,唐王朝的藩镇之祸始终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而究其根本原因,无疑就是牙兵与朝臣,当然还有许多原因。因为中晚唐时期的历史,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当我们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连续在一起看的话,便能发现,唐宪宗死后唐王朝实际上就已经失去了削藩的大好机会。而元和十五年,自此也成为了唐王朝一个始终难以愈合的伤口。

标签: 藩镇之祸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常洛,当了近四十年太子,为何死在了两颗药丸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常洛,历史解密

    谁是明朝最悲剧的皇帝?被皇叔夺了龙椅的朱允炆?身死国破的朱由检?笔者认为:这些人与明光宗朱常洛相比,他们则幸运得多。朱常洛虽被立为东宫太子,但从小便不被父亲赏识,盼星星盼月亮地等了近四十年,终于熬死先皇登基上位。随着朱常洛坐上龙椅,他的生命也进入了三十天倒计时。在这三十天里朱常洛还没想好怎么发挥理想

  • 金帐汗国: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帐汗国,宋朝,历史解密

    金帐汗国(Qipchaq ulisi),(1242年—1502年),又称钦察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以突厥民族为主,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因占统治地位的蒙古人人数很少,所以不久当地蒙古完全突厥化。 由1242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

  • 孙权称帝迟的原因是什么?孙权在等待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公元229年,东吴公卿百官都进劝孙权正式称帝。夏四月十三日,孙权在南郊正式登基为帝,改年号为黄龙。追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吴王太子孙登为皇太子。将军官吏都晋爵加赏。六月,蜀国派人前来庆贺孙权登基。孙权与蜀使商议平分天下,豫、青、徐、幽四州属吴;兖、冀、并、凉

  • 古代被灭九族时,罪犯亲人为什么都不逃跑?不是不逃而是逃不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九族,清朝,历史解密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犯罪了,常常会逃跑在外,或是潜逃,或是携巨款逃走。他们在外的日子,因为逍遥法外,所以过的格外舒坦。那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古代呢?又会咋样呢?若古代人犯了罪,要不就是抓起来关着,到时候去菜市场处以死刑。要不就是被流放,然后在那边做苦役,受尽无尽的折磨与考验。还有一种,就是人

  • 魏忠贤权势滔天,天启帝为何不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忠贤,明朝,历史解密

    魏忠贤可谓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宦官。在没有当太监之前,由于魏忠贤出身平凡,他常常混迹街头,甚至还喜欢上了赌博。后来,由于输光了钱,迫于生计,他才被迫自宫进宫做了太监。可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太监,最后成了天启帝眼前的大红人,被委以重任,权势滔天。在古代宫廷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太

  • 秦始皇死后亲信了两个人 导致他的儿女全部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秦始皇,历史解密

    熟悉中国古代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历史上第一个敢称皇帝的人就是秦始皇了。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三皇五帝,所以就自称为“皇帝”。也是因为有秦始皇的先例,后世才会有这么多君王自称皇帝。所以当人们评判中国历史的“千古一帝”时,最值得这个名号的人肯定是秦始皇了。很多人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非常

  • 此人不愿当官回家隐居,袁世凯用计将他强行带到北京,授上将军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世凯,民国,历史解密

    民国期间,中国名人很多,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就是其中一个,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得到袁世凯的青睐和信任,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北洋总理。王士珍,出生于1861年8月19日,他真实姓名字叫做马弃,父亲早逝,他与寡母相依为命。9岁时,他入私塾攻读诗书。15岁的时候,当时叶志超

  • 揭秘:空城计真的骗过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街亭失守之后迅速退回西城,曹魏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诸葛亮当时手中无兵无将,居然在城头上“焚香弹琴,”。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眼看西城门大开,并且诸葛亮在城上如此气定神闲,料到城中必有伏兵,立即率领10万大军原路返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空城计”。可为何司马懿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面对小小的西城不

  • 孝静帝元善见:历史上最惨的傀儡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善见,南北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孝静帝元善见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不论在哪个国家的历史里,都会有那么一些傀儡一样的人物,傀儡这两个字原本指木偶,但是在历史上这两个字多用来形容那些受人操控,不能够实现自我意志的人。在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傀儡大多都是皇帝,

  • 秦国的外交手段到底是什么样的 非常成熟的联姻政治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秦国,历史解密

    秦国的联姻策略整个春秋战国,纷乱的战争,背后往往有多种原因。为求取胜利,诸侯君主往往不择手段,即便自己的儿女父母,也被当做政治交易的筹码,如联姻政治,就多为诸侯国君们所采用,尤其是秦国运用得可谓娴熟,关于这些联姻过程中的细节,也可发现历史中的蛛丝马迹,可看出当时之秦国的发展情况,试整理如下,且供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