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李希霍芬的评价是怎样的?他对中国的地质研究学有什么贡献

关于李希霍芬的评价是怎样的?他对中国的地质研究学有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97 更新时间:2024/1/1 6:03:22

他在《中国》第1卷里,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中国的黄土,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论”。他也采集了大量各门类化石,收集了很多各时代地层资料。德国古生物学家弗莱希、施瓦格、凯塞尔等对希霍芬所采化石的研究论也发表在《中国》各卷中。李希霍芬在辽宁、山东、山西和河北北部建立了3条系统剖面。他首先提出了“五台系”和“震旦系”等地层术语。

他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有开创性的研究。他在山东、北京西山、大青山、五台山等地发现了许多褶曲和正断层,在泰岭发现了逆掩构造,在《中国》第2卷中的“中国北方构造图”上,他画了一条被称为“兴安线”的推断构造线,从兴安岭经太行山,一直达到宜昌附近。他还提出了中国北方有一个古老的“震旦块”,是一个具时间关系的地质构造单元。

他在《中国》第2、3卷中,将中国各地火成岩作为地层剖面中的一部分加以描述,如辽东古老的高丽花岗岩,秦岭天台山志留纪花岗岩,南京山地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等。李希霍芬在江西景德镇东北部的高岭山一带探勘陶瓷原料,并以“高岭”的拉丁文译名Kaolin命名高岭土,从此高岭之名传播国外,高岭土是世界第一种以中国原产地为通用名称的矿物。

近代早期来华考察的地学家中,经历时间之长、搜集资料之丰富、发表著作分量之大,李希霍芬是极为突出的。他为中国地质、地理之研究,作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尤其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近代西方地学、甚至整个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他是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科学交流的重要先驱,对近代中国地质学、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从1868年到1872年,李希霍芬以上海为基地,对大清帝国18个行省中的13个进行了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及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直隶、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南部、四川、内蒙诸省区,“踏查之普遍,著述之精深博大”,远非清人所及。他将所见所闻以信件形式寄给上海欧美商会,后来汇集成册,名为《李希霍芬男爵书信集》。其中多为中国的煤矿分布和各地的物产、商业情况,也包括该地区交通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镇和商业路线。李希霍芬并非泛泛而记,而是对煤矿地质、分布、煤层厚度变化、出煤质量(烟煤与无烟煤)、矿区产量、煤炭价格、运输路线以及当地官府对煤矿的不当管理都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依此对煤矿的开发价值进行评价,作为欧美商会的决策参考。

对于有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构成的矿区,李希霍芬的调查更为详尽。按照鲁迅《中国地质略论》的说法,他“三涉山西(太原,大同),再至直隶(宣化,北京,三河,丰润),徘徊于开平炭山,入盛京(奉天,锦州),始由凤皇城而出营口。”李希霍芬这样热衷于这块表里河山,是因为“山西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煤铁产区之一……在目前煤的消费水平上,山西一省的煤矿可供世界几千年的消费。”

尽管李希霍芬的“游历”是合法的,但他进行的国土调查从未依法中国官方报备,其调查结论也没有完全呈交上海的欧美商会。相反,作为普鲁士人,李希霍芬把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和强大视为最高理想。即便在最艰苦的中国乡村,即便必须将行装节减到最低限度,他也一直坚持着“如果还有一桌子的话,就铺一面德意志国旗在上面”的做法。为此,李希霍芬曾秘密致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提出德国“有必要发展海军以保护这些重要的利益和支持已订的条约;要求在万一发生战事时德国的商船和军舰有一个避难所和提供后者一个加煤站。”

尽管他选择的是浙江舟山群岛和山东胶州湾,但在1871年给欧美商会的报告中,却反复强调宁波和杭州作为地区商业中心的地位,对舟山群岛和胶州湾只字不提。

事实上,早在1869年,李希霍芬就向德国提议,夺取胶州湾及其周边铁路修筑权,将使华北的棉花、铁和煤等更为方便地为德国所用。不但可就此将山东纳入势力范围,而且又拥有了广大的中国腹地。为了利用山东控制内地煤矿,他向欧美商会鼓吹修建连接内地与海港的铁路,“如果连接河南、山西和港口的铁路建起的话,它们的大多数珍贵物产——主要是矿产——将得以出口”。

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李希霍芬的评价甚高。德国学者施丢科尔称,“李希霍芬——他对于自然社会的重大贡献是绝对无可争论的——是一个自觉的、有目的的代表外国资本、并且特别是代表德国在华资本利益的人,他将他的调查按照这个明确的目的去进行,使得外国资本容易侵入中国”。

1897年,德国借口传教士被杀,出兵占领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在报请德皇威廉一世批准的军事计划中,德国海军司令梯尔皮茨多次引用了李希霍芬的考察结论。

关于李希霍芬调查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鲁迅曾撰文概述说,“支那大陆均蓄石炭,而山西尤盛;然矿业盛衰,首关输运,惟扼胶州,则足制山西之矿业,故分割支那,以先得胶州为第一着”。他认为,李希霍芬的国土资源调查“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因此“自利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此后,外国人纷纷打着“游历”和“科研”旗号来华勘测,实际上就是“利忒芬之化身”。清廷在此问题上的管控失序,最终造成了“大陆沦陷”于外人,“吾同胞其奈何?”

鲁迅的感叹,在很大程度上惊醒了清朝以降的中国人。尽管把李希霍芬称为“最先明了中国地文之伟大科学家”令人难堪,但民国地理学和地质学确实是在他的调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国地质学家翁文灏在肯定李希霍芬“对于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及地文之观念,其伟大之贡献,实无其他地质学家,足与伦比”的同时,敦促民国政府成立了地质研究所,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地质调查。

更多文章

  • 北地三才之一:邢邵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邢邵,南北朝,历史解密

    邢邵(496─561),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代表作《冬日伤志篇》。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中书监(官名,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置略高,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摄国子祭酒,授特进。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间郑人。生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

  • 富察·傅恒:7年升5级,28岁就官至一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富察·傅恒,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20岁的富察·傅恒凭借着高贵出身和皇帝小舅子的身份,初入仕途便被任命为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乾隆十二年,傅恒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官职一品。短短7年时间内,傅恒连升5级,足以看出乾隆皇帝对其的恩宠和厚爱。乾隆十一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举兵造反,清廷派兵镇压,但被朝廷派去平乱

  • 清朝时期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清朝时期从未断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在明朝和民国时期,基本上就没有人造反会打着复元和复清的旗号,至少说明,汉人心中对这两个王朝没有多少认同。这也是历史上清朝的一个特色,终其一朝,反清复明之声从未断绝。元灭宋、清灭明都是当时的外族侵入原有政权,所以叫复,民国相当于清朝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所以基本没有人会提复清,而复明也只是清初流行的提法

  • 冷兵器时代士兵会不死不休吗?战损百分之五就开始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战争,历史解密

    说道古代冷兵器战争时,大家脑子中第一印象一定是,几十万大军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开始白刃血战,不死不休,看起来十分的壮观。大家可能是被电影场景骗了,其实真实的冷兵器战争绝对不是这样的。今天就为大家解密,还原一个真实的冷兵器战争,当对战的双方有一方战损达到百分之五,士兵就会逃跑,这是真事。古代率领军队,几

  • 揭秘:为什么李自成无法成为刘邦、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自成,明朝,刘邦,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真正实现从社会最底层走向皇位的,也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更多的农民起义军,则都失败了。他们或者大事未成,只充当了王朝灭亡的引线一如陈胜、吴广起义;或者如王莽时期的绿林赤眉起义、隋末的瓦岗寨起义,都被贵族攫取了胜利的果实;亦或者如洪秀全、李自成一般最后却没有抵挡住金钱美色诱惑

  • 范进中举为何会高兴的发疯 他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举人,范进,历史解密

    范进中举为何会高兴的发疯,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国粹大师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个60岁中举人的范进,这范进家境贫寒,却一心求圣贤书,导致年迈的母亲和妻子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头。范进有一个做屠夫的霸道老丈人,虽然眼见女儿女婿生活落魄潦倒,但屠

  • 黑旋风李逵沂岭杀四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沂岭杀四虎,历史解密

    宋江道:“第一,不许吃酒;第二,悄悄地接了娘就回来第三,不准带板斧。”李逵爽快地答应了,当下就只持了腰刀,提一把朴刀,带一大锭银子,三五块小、银子,辞别众人去了。李逵走后,晁盖、宋江与众头领回到大寨里聚义厅上坐定。宋江放心不下李逵,对众人说道:“李逵这个兄弟此去必然有失!不知众兄弟中,有谁是他同乡?

  • 天照大神的起源是什么?天照大神是怎么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天照大神,日本,历史解密

    很久以前,世界刚刚从混沌的泥浆固化为天地。天,叫做“高天原”。有一男一女两个神灵从高天原降到了地上。男的叫做伊邪那歧命,女的叫做伊邪那美命。他们站在天浮桥上,用矛把漂浮的国土往回拉。就这样滴水成河、聚少成多,他们用滴落的水渍形成了淤能碁吕岛。后来,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就在那里结婚了,生下了大八州和

  • 嘉庆继位时,乾隆竟在登基大典上大闹,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乾隆是一个长寿的皇帝,在位时间很长,而且有很多的妃子,自然就有很多的孩子,但是有很多的皇子都死在了阴谋诡计之下。就比如富察皇后的两个儿子,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乾隆的皇子皇孙并不多,最后他只能选择永琰。虽然乾隆很宠爱令妃,但是他对永琰并不看好,实在是没人可选下选的永琰。其实乾隆根本没想到自己能

  • 玛丽·科尔文:美国记者,资深战地记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玛丽·科尔文,美国,历史解密

    玛丽·科尔文(Marie Colvin;1956年1月12日—2012年2月22日),美国记者。科尔文生前供职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是该报资深战地记者。2012年2月22日在叙利亚霍姆斯市中弹身亡。玛丽·科尔文(Marie Colvin),女,195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长岛风景如画的牡蛎湾,是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