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韩信的真实性格是怎样的?劝服了齐国都还要进攻

历史上韩信的真实性格是怎样的?劝服了齐国都还要进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04 更新时间:2023/12/10 17:31:02

在影视作品中,韩信这个人的角色定位非常的复杂,有一些影视作品中,韩信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他给予刘邦的耻辱和荣耀都是并存的,一方面带来了胜利的凯旋之音,同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傲慢的骄狂,但也有的作品认为,韩信是一个敦厚老实的大将军,他是一个很无辜的存在,因此我们面对韩信的时候也觉得有些迷糊,不知道他的真面目是什么样子。

历史上关于韩信的性格分析其实并不多,但是真正能够分析他性格的事情,都集中在了当年韩信攻击齐国都城的那一次事件上,因为这一事件充分表现出了韩信的罪恶,同时也似乎隐藏着韩信的性格弱点。

首先我们要来弄明白,攻击齐国都城是一件什么事情,话说当年,刘邦又一次抽调了韩信的主力部队,让他带着几千人的老弱残兵去攻打齐国,这时候的韩信已经有着充分的战争胜利经验,所以这时候韩信也在等待着,刘邦手底下的谋士尽去游说齐王,准备靠这文武两种手法来解决战斗。

但巧就巧在这里,刘邦手底下的谋士说服齐王投降了,但结果韩信在得到对方放下武器的信息以后,二话不说直接绕过了所有的城市,发兵攻取了齐国的都城,期望原本已经投降,结果莫名其妙的被人打得落荒而逃,而刘邦手底下最著名的大谋士也在这一次战乱之中走向死亡,韩信的这一行为也被历史学家评价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是实属大恶大罪。这一事件非常的重要,因为他通过这一事件反映出了韩信的个人性格,我们也能通过这一事件的解答,分析出韩信的真实面貌。

首先我们来剖析韩信的时候,绝对不能被这个事件的表面所诱惑,因为在表面上看,韩信为了自己的功名,所以害死了自己的同僚,而且还背信弃义害死了齐王,但其实在史记的记载中还另有缘故,甚至这一切还来源于一个人的一番说辞,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蒯通。话说当年,韩信得到齐王的信息以后准备直接转身走人,毕竟齐王已经投降了,他又可以节省下自己的军队实力,但这时候他身边的谋士蒯通站了出来,他认为这个时候韩信千万不能撤兵,而且还说明了韩信这时候有一场巨大的机缘。

在史籍记载中,这个人给韩信相了一次面,他直接告诉韩信,只能得到一个封侯的未来,但是他可能得到九五至尊的可能性,韩信听完以后在载中,表现出深思良久,结果停止了撤兵的命令,立刻发动军队消灭了齐王的都城。这一系列的记载虽然比较简短,但是呈现出了巨量的信息,首先韩信这个人他是有着非常大的野心,这一点毫无置疑,他听进去了那个九五至尊的话,他想着自己要建立更大的功业,甚至建立到让刘邦都为他感到恐惧,甚至到最后退位的功业,在这一条道路上,他不允许有任何人超过他,所以他才会想到要抢功劳。

不过在这一次事件后,他只是自封为齐王,还没有成为一方的君王,这也反映出来韩信这个人他有野心,但是却不想背上一个罪恶的名声,他希望依旧臣服于刘邦的旗帜之下,但是他想要做第2个项羽甚至项梁,靠着自己的能力打下天下,然后把刘邦当一个傀儡的天子,这既反映出了韩信的野心,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天下的另一种理解。所以,在小编看来,这一事件反映出的韩信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嚣张,但是他也有一些野心和小心思,不过他的这些野心都是建立在刘邦当君主的条件下,他可以尽可能的扩张自己的力量和权势,但是不想去尝试称王称霸,而是想让刘邦当一个傀儡天子,但可惜他这个狂妄的想法没有实现。

标签: 韩信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本是破落户子弟的高俅,他是怎么走上高位的?多亏这些“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他的岗位,就是说在日本东京城里城外帮闲。要是慢慢下来,高俅今生的真谛也就是说做个豪門清客,最少人生境界是老财的奴才,不容易有很大的前途。可是,他之后还简直玩大了,它是1个坎坷因而寓意的全过程。高俅最开始也仅仅帮王员外的大儿子使钱。王员外看见自个的大儿子被高俅这一泼皮带著四处吃喝嫖赌,便一纸状子告到开

  • 明朝进士:范文若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文若,明朝,历史解密

    范文若,原名景文,字更生,号香令,又号吴侬、荀鸭。上海籍邑人。生于万历十五年(1587),卒于崇祯七年(1634)。万历三十四年(1406)举于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考中三甲第二百四十七名进士。文若少年时,即颇有文名,为上海县学教谕黄居中所赏识。黄居中《千顷斋初集》卷十四"文部"《范文若十三篇

  • 秦桧到底是不是金兵的内奸,他为什么要对岳飞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实情是,建炎三年,金兵南侵时,秦桧作为挞懒的随军转运使同行。临行前,秦桧不想把老婆丢下,又怕挞懒不同意,于是两口子故意争吵,挞懒也是同情达理之人,所以王氏也被一同放回。而秦桧此番南下的重要任务就是诱使宋朝与金达成和议,并监视宋朝的所有动向。从金人那里也能找到秦桧投降金人的确凿证据。宋嘉定七年(金贞祐

  • 薛生白个人著作有哪些?他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薛生白,清代医学家,历史解密

    乾隆年间,与薛生白齐名的还有名医叶天士,两个皆精于医道,俱擅治温病,惟彼有相轻之嫌,常互相攻击。据传,历史上曾有“扫叶庄”与“踏雪斋”这一杏林传闻。事情是这样的:有个更夫患水肿病,求薛生白诊治,薛氏认为该患已病入膏肓,便推辞未治。更夫回家时,晕倒在路旁。正巧被叶天士发现,经过诊查,认为该病是因为更夫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晋平公,春秋,历史解密

    晋平公(?―公元前532年),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在位。晋平公即位之初,与楚国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在位后期由于大兴土木、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 公元前532年,晋平公去世,谥号"平"

  • 太祖跟高祖有什么不一样?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祖,商朝,历史解密

    庙号是古代特有的一种习惯,皇帝死后要被供奉到庙中,而庙号就是对他的称呼。这种习惯最早是源自于商朝,那时的人们喜欢祭祀,也就慢慢演变出了这种习惯。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的皇帝中,有的人被称之为太祖,有的人被称之为高祖,那么庙号和庙号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太祖和高祖的区别其实很简单,这两个庙号一般都是给开国第

  • 揭秘:为什么说宋闵公是自己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闵公,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说话也是门学问,有些时候,嘴里没把门的,也会有特别严重的后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就伤害了别人、春秋说清的宋闵公就因为一再嘲笑大将,大将终于忍无可忍,把他砸死了。宋闵公手下有一员名将叫南宫长万,也叫南宫万。此人身高过丈,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为宋闵公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可是一次

  • 揭秘:项羽看走眼韩信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汉朝,历史解密

    怀才不遇,从来都是人生几大憾事之一,因此古人常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而,在古代各名人中,有些人的怀才不遇,并非是你所看到的那样,比如说盛唐时的李白,文采没得说,做官却差了很多火候,说他怀才不遇,其实有点谈不上!再比如下面说的这位。韩信!我们都知道,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后期虽然牛奔哄哄

  • 揭秘:南朝齐和北齐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朝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比较混乱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中,先后有两个齐国。那么,这两个齐国有关系吗?南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所建。萧道成是宋朝将领,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

  • 白居易无聊时写下这首诗,7个字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白居易,唐朝,历史解密

    要说唐代诗坛谁的名号霸气,白居易肯定算一个。白乐天世称“诗王”,又叫“诗魔”,比起诗仙和诗圣的名号,一点儿也不输阵势。叫他诗王,是因为他的诗题材丰富,基本上什么诗他都能写,能咏史、能写情、更能写实,一生写了2800多首诗,是李白和杜甫数量总和。叫他诗魔,是因为写诗成魔,坐也写行也写,以至“口舌生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