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

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3/12/28 1:20:59

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始祖讳泰伯

又泰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约公元前1165—前1074年)生,立国“勾吴”,以国为氏,第一位吴国君主,在位49年,卒于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吴氏开氏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葬今江苏无锡鸿山(古称皇山)。

【古迹】泰伯墓: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直径3米,墓顶填黄土,墓碑四方形,正面刻“泰伯墓”,墓前矗立两根高大华表,华表上雕威武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的享堂,建于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有齐彦槐书的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同天辟一抔万古江南”;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为纪念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事迹】公元前1123年,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建立吴国。

【考证】《诗经·皇矣》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孔子:“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刘昭云:“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去墓十界上坪有旧宅,其井犹存。”

太伯,亦作泰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的母亲名叫太姜,是有台氏之女,古公亶父的正妻,生太伯、仲雍和季历。

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

据说途中曾经经过太行九泉山(今晋城市吴王山),后世为纪念更名为吴王山。

太伯与仲雍同避荆蛮后,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土著居民认为太伯有德义,追随归附太伯的有千余家,并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自号“句吴”。不过太伯兄弟有没有到达江南,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说法,将梅里定在无锡,是南朝无锡县令刘昭在注《后汉书·郡国志》时开始这一说法的。以前古籍所说的梅里究竟在哪里,至今一直难以确定。

商代末年,中原地区侯王用兵频繁,太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名为“故吴”,但这一说法没有载,在当地也无古城遗址,只是无锡今天有人这样推测。相传太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太伯开凿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

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太伯葬于梅里东(今鸿声镇)的皇山(后名鸿山)南麓。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太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标签: 吴太伯吴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和咸丰之间真的有的明争暗斗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咸丰,慈禧,历史解密

    咋一看标题可能有人觉得,慈禧是咸丰皇帝最喜欢的女人,咸丰在位时,慈禧在后宫的位置无人能及。怎么会有斗争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为大家还原历史的真相。慈禧慈禧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过多的介绍。直奔主题、慈禧是1852年入的清宫,当时是咸丰皇帝的贵人,赐号兰贵人。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皇帝后宫普

  • 晚清的洋枪队队长白齐文:投靠太平军,死前嚣张被李鸿章溺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洋枪队,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晚期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因为清政府一味的跟外国人妥协,所以在民间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他们这种卖国的做法也没有能够换来自己的安定,外国方面还是一直在给中国方面施压,所以当时他们是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尽管朝廷一直想要隐藏这个事实,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这个事实按不住了。清政府当时想法是非常好的,那些

  • 汉朝末年天子刘协,虽是亡国之君但名声却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协,汉朝,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不是残暴无道之辈就是无心政事之君,也正是他们由于他们这种做派,才使得国家灭亡、百姓涂炭,这些亡国之君将国家葬送之后大都不会留下好名声。但凡事总有例外,汉朝末年天子刘协就是亡国之君,但他的名声就很好,刘协的谥号是“孝献”,这个谥号的意思就表明了刘协是一个孝顺、睿智的君主。刘协确实也符

  • 大蒙古国为什么会最终走向分裂与瓦解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大蒙古国,历史解密

    从本质上而言:大蒙古国的解体是必然的。蒙古帝国拥有33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积,是人类有史以来疆域最为辽阔的陆权帝国。由于蒙古帝国的疆域极其辽阔,这意味着随着边疆地区同中央之间的地缘距离日益疏远,中央对其的控制力度势必递减。更何况蒙古又是刚从原始部族转型而来的,相比之前的中原文明、波斯文明、罗马文明

  • 秦始皇嬴政和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为何赵国以赵为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嬴姓赵氏,秦朝,历史解密

    秦国与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两国是同宗,那为什么有些人对秦国的国君称姓,比如秦始皇嬴政,秦昭襄王嬴稷呢,而赵国的都称氏呢,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嬴政的叫法本身就是错的,自然会出两种叫法。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比如屈原,就是芈姓屈氏,秦始皇应该叫赵政,而不能称之为嬴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该体系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美国,美元,历史解密

    核心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

  • 于三国时期,被历史低估的谋士,他也是其中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众人皆知苏轼文豪人亦豪,他曾在贬官的途中写下了一首《念奴桥·赤壁》,也被人们称之为《赤壁赋》,洋洋洒洒且激进豪迈。对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些词的描写更是突出了一位自信从容的江东儒将的形象。周瑜,是一位被历史低估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故事。周瑜字公瑾,周氏自汉朝便是宦官之姓,

  • “四春娘娘”宠冠后宫,内忧外患时期咸丰帝仍在纵情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四春娘娘,清朝,历史解密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上元节前夕,清宣宗道光帝驾崩,临终前传位于皇四子奕詝,是为咸丰皇帝。咸丰帝一上台,面临的是千疮百孔的忧患局面,对此,年轻气盛的咸丰帝准备励精图治,施展一身抱负。谁知,随着国家局势的发展,咸丰帝却变了。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率领教众在广西揭竿而起,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

  • 蒙古铁骑有多厉害?3万人歼灭8万精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在公元13世纪左右,亚欧大陆出现了一支人见人怕,无往不利的武装力量,他们就是传说中的蒙古铁骑。通过1217年到1258年近半个世界西征,他们先后征服了钦察、花剌子模、西辽、畏兀儿、伏尔加河流域的斯拉夫各公国,以及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等中东国家。一手打下了蒙古四大汗国的江山,缔造了当时疆域最

  • 唐肃宗的皇后:张皇后的生平简介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皇后,唐朝,历史解密

    张皇后(?-762年),唐肃宗的皇后,美貌可人,自小聪明机警,能说会道,但长大后变得狡黠刻薄,巧言令色,且爱慕虚荣。肃宗为太子时,纳为良娣,颇得宠爱。肃宗即位后,册为淑妃。与宦官李辅国勾结,干预政事,谋逐李泌,屡遭建宁王李倓指责,乃与辅国谗杀倓。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后。欲立己子为太子,常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