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刘邦知道他死后戚夫人会被吕后报复吗?

揭秘:刘邦知道他死后戚夫人会被吕后报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67 更新时间:2024/1/25 9:44:10

刘邦因为喜爱戚夫人,讨厌吕后,因此,生前准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把太子之位转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他给出的理由是刘盈“不类我”,刘如意“类似”。但是,变更太子这件事,在朝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最后,连已经归隐的张良,也在吕后的极力恳求下,出山推荐“商山四皓”站出来帮刘盈抬桩。这样一来,刘邦知道刘盈的太子之位坚如磐石,不可动摇了。因此他才打消了转换太子的念头。

戚夫人听说后,大声哭泣。当时刘邦也很伤感,对戚夫人说,你给我跳个舞,我给你唱支歌吧。于是戚夫人含泪跳舞,刘邦唱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一派无可奈何,偃旗息鼓的样子。

刘邦当然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当然知道,当闹了一出“改换太子”的悲喜剧后,吕后和戚夫人的矛盾已经没有办法调和。按照吕后强硬的性格,他死以后,吕后是绝对不会饶过戚夫人的。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给戚夫人想个办法,为她留一条后路呢?

其实,说刘邦不为戚夫人考虑,实在是有些冤枉刘邦。他可是实实在在地为戚夫人考虑的。他是怎么为戚夫人考虑的呢?

一、把刘如意保护起来。

在刘邦“改变太子”失败以后,他立刻把刘如意封为赵王,让他去藩地,这样就把他和吕后分开了。

接着,他便准备选择一个相国去辅佐刘如意。在选择相国问题上,刘邦也是煞费苦心。当时,符玺御史赵给刘邦推荐了御史大夫周昌。而刘邦也觉得周昌是一个最恰当的人选。为什么说周昌是一个最恰当的人选呢?

一是周昌这个人正直。周昌是个敢于直言说话的人。就算是对刘邦说话,他也敢直来直去。有一次,周昌去找刘邦汇报工作。进去后,发现刘邦和戚夫人抱在一起。周昌看见了,赶紧往外就跑。刘邦丢掉戚夫人,追了出去,追上周昌后,爬到他身上,骑在他脖子上问他,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刘邦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想逼迫周昌别乱说。谁知道,周昌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说,我认为你是夏、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听了,不以为意,反而哈哈大笑。由此可见,周昌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二是吕后感激周昌。当年刘邦要改换太子,但是周昌坚决不同意。跑去找刘邦,大声争辩。周昌这个人口吃,说陛下你要改换太子的话,我坚决不奉诏。但是这句话半天他也说不完整,把刘邦都给逗笑了。刘邦那天心情好,于是不再说改换太子的话。当时吕后正在隔壁,紧张得汗都出来了。下来后,跑去跪谢周昌,说要不是你据理力争,太子就换了。

由此可见,吕后对周昌是又敬畏又感激的。由周昌来保护刘如意,刘邦认为,一定能够把刘如意保护起来。

除了选周昌为赵王相国外,刘邦还选赵尧为御史大夫。赵尧是帮助刘如意说过好话的人,选他为御史大夫,此后他自然会阻止吕后胡作非为。

只要把刘如意保护起来了,就能够保护戚夫人。这就是当时刘邦能想到的。

二、打击吕后的党羽。

刘邦当时除了想办法保护刘如意和戚夫人外,还努力打击吕后的党羽。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刘邦让周勃陈平去杀了樊哙。

当时,刘邦让陈平把周勃载在一辆车里,不让人知道,然后前往樊哙的军营。让周勃趁陈平宣读诏书,而樊哙跪在地上的时机,从车里冲出来,一刀解决掉樊哙。

刘邦之所以让陈平和周勃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樊哙当时掌控着兵权,这样不动声色,可以避免樊哙造反。另一方面,也是不给樊哙活的机会。毕竟如果不这样做,只是把樊哙绑回京城,那么,必然有一大堆人跑来求情,而且大家还会让刘邦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去审理。那样的话,很可能就杀不了樊哙了。

只要杀了樊哙,就卸掉了吕后的左膀右臂。将来只要不是吕后的人掌控兵权,她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刘邦这个想法,显然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吕后在去世前,就反复给她的侄儿们交代,说,你们绝对不能把兵权交出去,交出去了,你们这些人就死定了。却是因为刘襄造反,诸吕轻易把兵权交给灌婴。结果诸吕没有了兵权,他们才被朝中大臣轻松杀掉。

三、刘邦并未放弃改换太子。

这是刘邦没有做完的工作。只要把樊哙除掉了,刘邦接下来还将继续进行改换太子的工作,这应该是刘邦下一个步骤……

可以说,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真是煞费苦心。然而,最终的结局,并没有按照他设计的剧情往下演。

首先,刘邦自己没有打得赢命运。还没等到杀死樊哙,做接下来的继续改换太子的工作,刘邦就死掉了。

其次,陈平为了保护自己,并没有老实听刘邦的话,他只是把樊哙绑了,往京城押送,并没有杀樊哙。没有杀樊哙,兵权就还在吕后手里,吕后想干啥就干啥。

最后,吕后不按套路出牌。吕后上台后,立马就免掉了赵尧御史大夫的职务。接着下诏让刘如意进京,连续下了三次诏。尽管周昌一直让刘如意不去,但刘如意还是进京了。实际上,刘如意也不可能不进京。戚夫人还在京城里,他怎么敢不去呢?再说了,如果不去,就是抗旨。一旦说成是“抗旨”,吕后就有权宣布他造反,调集军队打他。那样一来,他一样是死。

总之,刘邦虽然积极帮戚夫人和刘如意考虑,可惜最终白忙活一场。

而且,悲剧的是,他生前对戚夫人保护得越多,吕后对戚夫人的恨就越深。刘邦死后,吕后就会把这种恨如数还给戚夫人!

实际上,当初刘邦谁也不求,跑去求吕后,然后对吕后好一点,让吕后心理平衡一点,说不定那才是保护戚夫人的最好办法。

标签: 刘邦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方天画戟的伤害有多高?有多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方天画戟,汉朝,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时期的乱世,创作的一部铁血军事小说,其中七分真,还原了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三分假,又为那段历史添加了几分魅力。而那三分假中,最主要的成分,便是武将单挑——两军对垒之时,双方主将纵马出列,刀来枪往,其精彩程度,比起武侠小说中的华山论剑,也不差什么。不过,《三国演义》还是明显

  • 蜀汉灭亡后,为什么只有关羽全家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蜀汉被灭的时候,关羽家族不但没有靠山,而且还有个世仇来到了成都,又恰逢姜维怂恿钟会反魏,蜀中大乱,庞德之子庞会趁机把关羽一家给灭了门,报杀父之仇。公元262年,司马昭对蜀汉进行全面的灭国战争,兵分两路,经汉中进攻蜀汉,一路钟会与姜维对峙与剑阁,一路邓艾领三万大军,走阴平小道偷袭了绵竹,一马平川攻到了

  • 西瓦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印度人会勒紧腰带为他建造雕像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印度,海军,历史解密

    雕像在生活中式非常常见的,我们每到一个旅游景点都会选择和雕像进行合影留念。但是你见过世界上最大的雕像吗?这个雕像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它有着什么意义?是谁会拥有这样高的待遇呢?他就是被誉为印度海军之父的贾特帕拉蒂·西瓦吉。受到印度人民的尊敬。贾特帕拉蒂·西瓦吉是一位被公认为民族英雄的人物,他从小受到穆斯

  • 马克思主义有着哪些理论?这些理论的来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历史解密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

  • 历史上于禁真的是被关羽打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于禁是不是被关羽打败的,在这里我来为您详细的还原一下襄樊之战的经过,相信就能做出判断了。关羽是在219年7月开始出兵攻打襄阳和樊城的,在此之前刘备刚刚击败曹操,夺取汉中,自称汉中王,紧接着刘备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虽然发动了襄樊之战,但他不是突然出现在襄阳和樊城的,而是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关

  • 杨广把江山折腾没了,为何还有人说他的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广,隋朝,历史解密

    华夏自古以来,五百多位皇帝,众位皇帝中,有英武非凡的,有文采翩翩的,有风流好色的也有荒唐不羁的,但要数最能折腾的,当数这位隋炀帝杨广。杨广老爸隋文帝在位时,文治武功,平定四方,给杨广挣来了大好基业。起先,太子不是杨广,而是他哥哥杨勇。杨勇性格直爽,不会拐弯抹角,喜欢美妾直接娶,喜欢美食直接吃。杨广则

  • 盛唐时期唐朝军队为什么会在高句丽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句丽,唐朝,历史解密

    遍数中国古代王朝,“强汉盛唐”有着极其突出的地位,历史上的诸多帝王都曾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如汉唐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唐之盛,便盛在其当时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更兼其军事实力的强盛。从如今国外一些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之为“唐人街”来看,也足可见唐朝对后世的影响。在

  • 令人乍舌 揭秘唐朝公主生活的淫乱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前面kk历史网的小编有盘点过,历史上荒淫无度的皇帝有那些?除了皇帝荒淫无度之外,没有想到今天还会给大家来整理这个“荒淫无度的公主”。大家爱玩都没有错,但是凡事有个度量哟。现在跟着小编起来来看看,在唐朝的时候有那些公主的生活是“荒淫无度”的。唐太宗的女儿

  • “东吴名相”顾雍: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顾雍,三国,历史解密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东吴在位19年的丞相,又“东吴名相”之美誉。在三国时代,东吴孙权的手下也是人才济济,但能像顾雍那样一生仕途亨通,并善始善终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这是为什么呢?顾雍一生如此幸运,凭借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才华,也不是家门出身,而是自己的人格

  • 揭秘:为什么西夏没被北宋吞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北宋坐定天下之后,就是想玩儿。它谁也不想吞没,谁也吞没不了,实在要吞没,那它只能吞没自己。军事起家的赵宋,深知军事之厉害,故尔特别恐惧军事。对内,对军事家们一律不大喜欢,或削权,或弱化。生怕在自己这里出现一个“陈桥兵变”对外,能妥协就妥协,要的是一个安宁的日子。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赵光义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