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无敌舰队的名称到底源自什么?又为什么输给了以海盗为主的英国对手

无敌舰队的名称到底源自什么?又为什么输给了以海盗为主的英国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39 更新时间:2023/12/6 1:12:36

无敌舰队是近代西班牙帝国霸权的象征之一。由于曾被用于进攻后来的霸主英国,而在教科书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无敌舰队的失败本身,就说明这支舰队根本没有到达无敌的水平。就是观察过程,也会发现有很多巨大的缺陷。

那么,无敌舰队的名称到底源自什么?又为就这样输给了以海盗为主的英国对手?

带有 Armada头衔的舰队绝非一支

所说的无敌舰队,主要源自当时西班牙葡萄牙语中的Armada。你看这个词就大概知晓是“带有武装”的意思。在当时,带有Armada头衔的舰队曾多次出现。通常是指为专门任务而集中组建的精锐舰队。所以,在近代早期的欧洲历史上,有Armada称呼的舰队绝不止是1588年的西班牙帝国舰队一家。

最初,带有Armada名称的舰队主要来自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的早期,葡萄牙室经常专门组织去往印度和东方的年度舰队。这些舰队的数量从3-20艘不等,但都是由王室出面组建,并有较好武装和远征准备的官方力量。而那些私人船只和分队,如果不加入王室的队伍就不会有这个称呼。在葡萄牙人逐渐在东方有了常驻力量后,类似的Armada称呼也就暂时中止了。

早期的Armada舰队都是葡萄牙派往印度的

当然,由于葡萄牙舰队在东方世界的传奇战绩,Armada一词逐渐就引申出了“无敌”或“不可战胜”的含义。考虑到数量有限的葡萄牙武装船只,总是能在东方击败数倍于自己的对手,这种演变也算是合情合理。

在西班牙帝国兼并葡萄牙后,很快就和英国等新教势力发生了集中冲突。菲利普二世便准备组建一支足以征服英格兰的庞大舰队。Armada一词被再次用于命名远征部队,也是因为该船队的武备非常充分,而且是由王室为了特定任务而集中组建的。舰队中包括了来自西班牙帝国境内各封建领的海军力量。葡萄牙分队就是主要战力之一,和另一大主力卡斯蒂亚分队是并驾齐驱的。

西班牙无敌舰队实际上是一支拼凑力量

但这么庞大的海军计划,非常不容易做到保密。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很快就通过自己的情报部门主管沃尔辛姆帮助,知晓了这一入侵行动。受到王室庇护的大海盗德雷克,便在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组建过程中抢先动手。他和英格兰海盗劫掠船队一起,先后攻击了无敌舰队的主要建造基地与港口--里斯本&加迪斯。西班牙人为了组建无敌舰队而准备的大量木材和其他原料,在这些袭击中被毁。

出师不利的西班牙人,最后只能使用劣质材料来进行迅速补充。很多用于储存淡水的木桶,就因为使用了劣质材料而让饮用水更快变质。这对于漫长的海上航行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延长的工期,也使得其他很多计划中需要同步跟进的部分都掉了链子。

无敌舰队在海战兵力上还居于劣势

由于无敌舰队本身的兵力,还不足以搞定整个英格兰。所以按计划,他们首先要去往海峡对岸的弗兰德斯,将用于镇压荷兰起义者的弗兰德斯军团装船运到英国作战。但这个计划一样泡。荷兰起义者们及时拖延了西班牙军队的步伐,集合起来的英国舰队也追到附近对峙。尽管火船战术没有奏效,但迫使无敌舰队迅速离开易受攻击的低地沿海。原本期望进行补给的他们,不得不迅速修改自己的计划。

此后,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一系列交战中,无敌舰队逐渐处于绝望状态。英国人除了皇家海军外,还动员了大量海盗劫掠船入伍。这些船的火炮和作战人员数量或许不如整支无敌舰队,但在射程、射速方面都占有优势。也因为他们不需要搭载陆军部队,舰队中的所有船只都作为战船直接使用。一旦弹药耗尽,就可以回到英国南部的朴茨茅斯等港口补给。西班牙人和他们的藩属船只一起,则没法回到低地或者本土的港口补给。他们的炮弹迅速消耗,很多为了登陆而准备的船只又派遣不上太大用处。

英国人也组建过自己的无敌舰队

所以,无敌舰队经常还处于实际上的以少打多窘境,他们的火力密度和持续度都不如英国对手。也因为陆军部队的没法到位,作战计划在半途中就陷入瘫痪。当海战本身也变得没有希望,后路逐渐被截断,无敌舰队就被迫绕过北方的苏格兰海岸进行一次绕道返航。在恶劣天气的一路伺候下,他们遭到了远比作战要严重的损失。

有意思的是,在1588年的海峡之战结束后,英国人也尝试对西班牙进行反击。他们也组建了自己的专用舰队,并因此让其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Armada舰队。结果,这支英国版的无敌舰队也因作战不利而遭到失败。

拿破仑战争时 英国人还再次面对了一支无敌舰队

可见,无敌舰队的这种称呼,只是因为比较具象而转变为约定俗成。实际上绝非西班牙海军专有,也绝不是只使用过一次。在整个事件过去两个世纪后,被拿破仑法国控制的西班牙海军,还被迫和法国人一起组建新的Armada舰队。这支末代无敌舰队的结局,同样是计划入侵英国而遭到失败。

更多文章

  • 和裕皇贵妃:从通房丫头到皇贵妃,堪称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裕皇贵妃,清朝,皇贵妃,历史解密

    其实古代的等级观念比大家想象中的要严格的多,比如皇帝的后宫中,那些处于高位的妃子往往都拥有一个极好的家世,她们本身就是上流阶层出来的贵族女子,而那些得宠的妃子,无论为皇帝生下了多少个皇子,只要出身卑微,是很难走到妃甚至贵妃的位置上的,哪怕真的一朝荣升了,也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当然历朝历代岁月绵长,

  • 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是宋朝第二次主动进攻辽朝的战争,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宋朝开始由攻势转为守势。使宋朝"积贫积弱"彻底暴露出来。战争背景幽州之战是北宋与辽国争夺幽州的大战。宋军在高梁河战役及瓦桥关之役失败后,积极备战,以图再取幽州(今北京)。"雍熙三年(公元986 年),辽圣宗耶律隆

  • 雍正为什么不惜得罪利益集团,也要推进士民一体当差纳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登基不久,迅速向天下宣布一个重大决定:士民一体当差、纳粮,犹如一颗巨石激起巨大争议。尤其是这些“士子”们对此强烈不满,甚至通过拒绝参加科考表示抗议。雍正对此不为所动,在使用能力超强的田文镜迅速在河南展开“试点”,田不负重托,在他强力推进下,雍正的新政重大内容一体当差得到施行,其历史意义不同寻常。

  • 刘邦能打下江山,却不能给戚夫人和儿子留条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戚夫人,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无论是在苏北泗水亭拉起起义大军,还是投靠项梁立功封侯,或是只身一人赴约鸿门宴,最终与西楚霸王项羽一决高下等等,人们不得不叹服刘邦的眼光、智慧、韬略。虽然他指挥千军万马,游走险恶江湖,堪称人中蛟龙,但为什么生前不给自己心爱的戚夫人留出一

  • 揭秘:越剧十姐妹中为什么没有王文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越剧十姐妹,近代,历史解密

    中心思想:因为传统上越剧演员几乎全部是女性,为了增加凝聚力,姐妹之间结盟是一个主要的行为方式。而在这“越剧十姐妹”的逐步完善形成的过程中,加入这个姐妹同盟的姐妹们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对于王文娟来说,其实是越剧十姐妹中最被怜爱的姐妹,她们衷心希望王文娟能够不

  • 和珅那么聪明,为什么他不提前巴结嘉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乾隆,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位巨富,此人就是和珅。不过比起做生意的来看,和珅的钱财来源可是非常黑暗的。和珅是乾隆帝时期的官员,这时候的和珅位高权重,可以说是乾隆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不过到了嘉庆帝时期,和珅就完了。和珅能够在乾隆帝时期混得风生水起,绝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首先来说和珅一生都非常精明,虽然贪财,

  • 揭秘:晋武帝为什么非要立“傻子”儿子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武帝,晋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晋武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先明确一点是,晋武帝的儿子司马衷不是傻子,而是智商低下。傻子和智商低下有本质区别,傻子是严重智力障碍,无法和人沟通,而智商低下则是有简单的主观意识,能与他人交流,只是这种交流比较低级而已。从载

  • 洋务运动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是魏源所谓的“以制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洋务运动,清朝,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富国强兵,摆脱统治危机,开始任用一批开明官员兴办洋务,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汲取精华,以“师夷长技”为宗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为原则,主要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代表,前期为自强,后期为求富,涉及到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

  • 努尔哈赤为逐鹿中原奠定了哪些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努尔哈赤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

  • 朱棣打仗要花钱,为什么要抄大臣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的权力很大,生杀予夺,只在一念之间。所以,古代的官员精神压力可比现在大多了,现在好歹吃喝不愁,古代好多官员就算富可敌国,惹怒了皇帝,转眼间便人头落地。所以说,古代如果有个人,是多朝元老的话,那么这个人绝对很厉害。朱棣时期便出了这样一个人,五朝元老。而且这个五朝元老,脾气还特别刚硬,根本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