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斯切尔德家产多少钱,罗斯柴尔德控制世界多少经济

罗斯切尔德家产多少钱,罗斯柴尔德控制世界多少经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1/28 12:38:07

罗斯切尔德家族(Rothschildfamily),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控制了这个星球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

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身名显赫的名字上。而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切尔德的。”

其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MayerAmschel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历史背景

四次战争

第一时期:西欧金融财团在历史中第一次展露头角是在法国大革命前后。法国大革命中逃到英国的法国贵族中,包括印刷发行法郎纸币和法国国债的主要负责人和设计者。为了对革命政府和督政府报复,也为了解决己方经济上的窘迫,他们开始大量印刷虚假法郎纸币和法国国债到法国套购物资,这一经济过程持续了了大约15年,给法国经济和社会秩序沉重的打击。拿皇帝上台后,为了反打击英国,也雇佣了大量剪刀手伪造假英镑纸币,先令银币,并且成功的迫使英国放弃了金本位数年之久。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金融战行为产生了巨额利润和前所未有的混乱。从中也就催生出第一代金融门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迫于战争和国内混乱而严重依赖于国债发行的英国,也就把自己的金融主导权拱手送给通过制造流通虚假有价证券而积蓄巨量财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则把大部分财富转移到新生国家美国,选择在那个新大陆的国家继续发展。

第二时期:不断巩固旧大陆金融支配性控制权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不甘心有独立于他们之外的西方国度存在。于是他们通过扶植摩根财团发展壮大来牵制影响美国,并且力图全面控制美国。当时的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没有实力对抗过分强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于是采用了妥协的方法。花旗,摩根,美国第一第二国民银行当时都处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间接控制下,罗斯柴尔德家族达到了他的第一次顶峰。但是,由于过分抽调资金控制新大陆,导致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旧大陆的控制力急速下降。俾斯麦首相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通过普法战争赔款组建了德意志银行,并且通过工业化和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并购,迅速组建了新的容克财团:德意志4大银行团。欧洲崛起了新的金融集团。

第三时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摩根家族和梅隆家族抓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响力由于战争而下降的机会,在美国发起了反攻,力图摆脱受到控制的命运。这个企图在一战结束的时候似乎是成功了,美国摆脱了长期债务。但是随着战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反攻,美国4大家族发现自己的力量还是无法对抗罗斯柴尔德家族。容克财团在大战中损失惨重,德意志4大银行组成的德意志财团也屈服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意志。罗斯柴尔德家族达到了自己的第二次顶峰,也是最高峰:控制全球金融命脉。

第四时期:当发现完全无法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在金融领域对抗后,德意志财团和美国财团想到了新的主意:毁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本体:犹太人。通过支持希特勒和二战,罗斯柴尔德家族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大量家族成员被杀害,资产被侵吞,超过2/3的旗下金融机构完全不存在了。美国财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反过来吞并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和澳洲,加拿大的近乎全部资产,建立了花旗财团,摩根财团,美洲三大财团的现代格局。容克财团在战争中也失去了绝大多数成员,成功的转化成新的寡头势力,并且利用瑞士5大银行转移战争中掠夺的财富逃过了2战失败的损失,在战后成为欧洲第一大金融寡头财团。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和北美澳洲的全部金融机构和资产全军复没,靠在英国和瑞士幸存的少量金融机构艰难恢复,并在战后逐步恢复元气。

犹太复国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贡献最大。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国的成员爱德蒙男爵(1845-1934年)20世纪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犹太移民提供了约60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移民们购买土地和生产设备,定居生存。伦敦的沃尔特(1868-1937年)曾任英国犹太复国主义主席。正是他,与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积极活动,终于使英国政府以外交大臣贝尔福致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一封信的形式,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最后导致了以色列国的建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桥玄的简介生平介绍,乔玄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他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为官时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乔玄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精神,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乔玄(109年~183年),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汉末名臣,曾任大鸿胪、司空、司徒等职,光和元年(178年)迁太尉,数月后因病罢免。光和六年(183年)卒,时年七十五。《后汉书

  • 朱元璋长相是马脸吗,朱元璋真实长相照片复原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朱元璋长相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如果我们从网上搜索,基本上能找到朱元璋的两种画像,一种是马脸状,一种是很端正的样子,那到底哪一个才是朱元璋的真实样貌呢?我们现在想要得知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已经不太可能了,所以只能根据各种画像做出推测,还有就是可以从他儿子的画像中做对比,毕竟父亲和儿子肯定会

  • 三国人物蒋琬生平简介,蒋琬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蒋琬生平简介:蒋琬的故事是怎样的?蒋琬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蒋琬?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蒋琬生平简介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

  • 杨仪的故事是怎样的?杨仪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杨仪生平简介:杨仪的故事是怎样的?杨仪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杨仪?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杨仪生平简介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

  • 三国人物魏延生平简介,魏延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魏延生平简介:魏延的故事是怎样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魏延?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魏延生平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

  • 元代诗人王冕简介生平经历,王冕有哪些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元代诗人王冕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王冕有哪些代表作?王冕的诗歌作品有哪些特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王冕简介: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

  • 施耐庵简介生平,施耐庵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施耐庵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施耐庵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施耐庵是怎么死的?施耐庵纪念馆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施耐庵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

  • 孙尚香的故事是怎样的?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孙尚香生平简介:孙尚香的故事是怎样的?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孙尚香?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孙尚香生平简介孙夫人,相传名为孙尚香,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三国志》称之为孙夫人。为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嫁给刘备三年,后来大归回吴,之后事迹不详。

  • 李严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李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李严生平简介:李严的故事是怎样的?李严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李严?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李严生平简介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

  • 虎门销烟历史简介,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虎门销烟的历史大家了解多少?为什么会有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结果怎么样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虎门销烟。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183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