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温酒斩华雄的人物是谁,温酒斩华雄典故简述

温酒斩华雄的人物是谁,温酒斩华雄典故简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4/2/6 2:05:34

温酒斩华雄的典故说的是什么故事?温酒斩华雄的典故怎么来的,温酒斩华雄的典故中有哪些人物?本文来说说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温酒斩华雄典故简述

“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温酒斩华雄典故原文

《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部分)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也?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也?”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温酒斩华雄的人物

华雄是谁

华雄(154-191),中国东汉末年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据正史记载,公元190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华雄这个角色有较多的发挥,描写华雄为董卓的猛将,自荐抵抗山东地区反对董卓的诸侯联军于汜水关前,他先后斩杀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孙坚部将祖茂、以及袁术部将俞涉和韩馥手下潘凤等人,最后关东联军派出关羽与之一对一决斗而被杀。《斩华雄》也成为京剧中的一出著名的剧目。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关羽

关羽(162-220),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为三国当中的“义绝”。

斩华雄为什么要温酒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这人就提了华雄的头凯旋归来,举杯饮酒时,酒,还是温热的。

这名马弓手,名叫关羽;这个故事,史称“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与酒有关的故事,还有“煮酒论英雄”。但凡三国人物喝酒时,都要“煮酒”或“温酒”,即使在两军对垒的危急时刻,曹操敬关羽的“壮胆酒”,也都是热的。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原来,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喝温酒。温酒不伤脾胃,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同时,经过温热的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此外,温酒还有加热灭菌的功能。

因为常常要温酒,便有了专门用来温酒的温酒器。关于温酒器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汉代,人们把这种温酒器叫“樽”,直到唐代,李白仍在他的诗中吟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由于气候原因,三国时期南北方的饮酒习惯略有不同。

南方人用一种极为雅致有趣的酒杯喝酒。据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三国曹魏时代,郑公悫及其幕僚们发明了一种碧筒饮。所谓碧筒饮,就是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再将叶心捅破,使茎叶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酒香夹裹着莲香,实在是香冷美妙的天然饮品。

受碧筒饮的影响,唐宋的能工巧匠,用金、银、玉、瓷、琥珀等质材,模仿荷叶的形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酒杯,世称“荷叶杯”。

魏晋不愧为“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除了充满想象力的碧筒饮,更有巧夺天工的鹦鹉螺杯。现藏南京博物馆的鹦鹉螺杯,高10.2厘米,宽13.3厘米,敞口外撇,纯粹依照鹦鹉螺壳的自然形态制成。看上去,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鹦鹉,转过头来梳理自己的羽毛,又像是把头插入翅中酣然睡去的鸟儿。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鹦鹉螺杯。鹦鹉螺产自印度尼西亚的深海和中国的南方海域,它外形美丽,数量稀少,是极其珍贵的物种,迄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历史,有“活化石”之称。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只鹦鹉螺杯不仅美丽非凡,还有藏酒的妙用。原来,鹦鹉螺壳内有许多隔层,隔层间有小孔相通,倒酒时,酒从小孔流入每个隔层中,使人不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无形中,为那些不擅饮酒的人提供了藏酒的机妙。

因其自然天成的美丽,鹦鹉螺杯在历史上享有盛誉,骆宾王的“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李白的“鸬鹚勺,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都是对鹦鹉螺杯的赞美。

而在北方,人们更喜欢用可以温酒的铜酒樽。曹植的《七》诗:“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写的就是铜酒樽温酒,那热气腾腾的景象。但,为什么“浮蚁鼎沸”呢?

这是因为三国时期,以蒸馏法造酒的技术尚未发明,人们饮用的,一般是用黍或大米酿成的酒。这样酿出的酒,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的糟沫。文人墨客便把这层糟沫,称为“浮蚁”或“绿蚁”。诗中的“浮蚁”,指的就是酒糟。

说到酿酒方法,还有曹操的一份功劳。东汉末期,曹操发现家乡一位已故县令的家酿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便将此方献给了汉献帝。后来,这种家酿法成为酿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

倡导了家酿法的曹操,在青梅煮酒之后,横槊赋诗,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绝唱。当历史的烟云散尽,诗人的吟唱远去,铜酒樽、碧筒饮、鹦鹉螺杯,一件件与酒有关的文化符号,又将我们带回那个到处是酒香、到处见英雄的年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瑜怎么死的,周瑜的死因究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直被塑造成一个气量狭隘之人,甚至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很有雅

  • 肉刑是什么意思,肉刑是怎么被废除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墨、劓、刖、宫等带有原始、野蛮色彩的刑罚。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汉文帝刘恒

  •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百日维新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改革运动。其失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变法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变法理论没被国人完全接受,因而缺乏指导作用,缺乏说服力;对社会力量的思想动员不够得力,变法力量单薄,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础;变法领导者对变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第二,行动上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改革方式过于

  • 黑齿常之是什么人,黑齿常之后人儿子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黑齿常之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赫赫有名的将军,打仗一等一的牛,外加侠骨柔情,所以观众对于他的家庭也表现出了格外的关心。大家纷纷存有疑问的是,黑齿常之的儿子是何方神圣?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家普遍公认的,是一个叫做小七的家伙。小七是跟随在黑齿常之身边的一个小孩子,虽然未曾明说,但是也是在影视剧里面默认了的

  • 李四光的生平简介贡献,李四光的故事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四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我们想从李四光的故事中,探寻他成为一位著名地质学家的原因。关于李四光的名字,是众多李四光故事中,最为广泛传递的。李四光原名李仲揆,那么为什他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四光呢?这是一个偶然间的意外,据说在一次考试中,李四光无意在姓名一栏填成自己的年龄是十四,于是他灵光一动将十改为李

  • 秦始皇嬴政是谁的儿子,嬴政的父亲是吕不韦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了华夏大一统的铁血政治人物,建造了首歌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然而他的生世之谜却一直不曾被人们所真正解开,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探秘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

  • 叶问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叶问的后辈如今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叶问在咏春拳术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对咏春拳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二十二年间,把咏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咏春拳成为世界知名拳术之一。而且叶问的武德人品已堪称楷模,所以叶问终老后咏春拳派同人一致推崇他为一代宗师。那么,这位宗师的后代如今下落何处呢?叶准叶准,男,1924年出生于佛山,咏春拳叶问宗师

  • 上官皇后为何是处女之身,上官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那种封建的社会体系中,有许多的女人被作为棋子送往皇宫,虽然外表光鲜的她们,内心深处的悲伤又有几人能够读懂。汉武帝死后,由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登基成为皇帝,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以及上官桀成为当时的辅政大臣,而汉武帝为了防止以后刘弗陵的母亲干预朝政,在汉昭帝即位前就把钩弋夫人给杀死了,但汉昭帝毕竟年

  • 赵高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什么,赵高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赵高,出生年月不详,嬴姓,赵氏。赵高是秦国的权臣,在秦始皇时期,他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而在秦二世时,他设计陷害李斯,成功取代了李斯,此时他的身份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赵高是赵国人,从小天资聪慧喜欢读书,而且传闻赵高长得仪表人才。史料记载他体魄高大强壮,武艺非同寻常。赵高本为宗室远亲,入宫之后成

  • 梁璧是什么人,叶问的师傅是梁璧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梁璧(1845年-1920年),是咏春派佛山梁赞之长子,梁春之兄,自小从父学习咏春拳。人称“先生璧”,清末政治不稳,从佛山到香港、于上环乍畏街经营绸缎布匹生意。后来1909年时,叶问往香港读书期间,追随梁璧学习咏春拳三年多时间。梁璧,生于广东佛山,咏春拳大师,一代宗师叶问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