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徴斩龙的典故,为什么魏征还可以斩龙

魏徴斩龙的典故,为什么魏征还可以斩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41 更新时间:2024/2/6 1:58:16

历史上的魏征,是李世民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官员,他原本在李建成手下,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但是后来李建成身死,魏征自然就效忠李世民。不过在《西游记》当中却有这样一个情节,“魏征斩龙”,听上去非常具有神话色彩。可是魏征毕竟只是一介凡人,《西游记》也没有给他设定神魔的背景身份,那为什么魏征还可以斩龙呢?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经典情节,那就是唐太宗与魏徴下棋时,魏徴于睡梦中赴剐龙台杀了触罚天条的泾河龙王。魏徴斩龙的典故,究竟始自何时,已经很难考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吴承恩撰写《西游记》之前,类似的文本已经出现。另外,在吴承恩之前,已有《西游记》古本,相关情节除在《永乐大典》中有所收录外,金元时期的一些戏剧作品中,也已有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雏形。

1915年时,在日本的罗振玉和王国维二位先生,于三浦将军处借得一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进行影印。该书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六字。据王国维考证,“中瓦子”为宋临安府街名,并将这部书推定为南宋时期的“说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章目与后世流传的《西游记》多有类似。

最早收录“魏徴斩龙”情节的古本《西游记》,很可能在明代以前便已出现。比如明初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的《永乐大典》卷一三一三九中,便有“梦斩泾河龙”的情节。由于《永乐大典》是一部官方主持汇编的文献集,采用兼收并取的方式,并未对典籍内容进行修改。因而可以推断,魏徴斩龙的故事并非吴承恩首创,在古本《西游记》中已然出现。

据胡适先生推断,与秦叔宝尉迟敬德做门神一样,泾河龙王犯罪的故事已见于唐人小说:

“《太平广记》四一八引《续悬怪录》,叙李靖代龙王行雨,误下了二十尺雨,致龙王母子均受天谴。”胡适:《<西游记>考证》

神话传说定然不会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被后人加工演绎。《太平广记》中李靖代龙王行雨的故事,自然也会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就此问题而言,在敦煌学研究中,英国学者斯坦因发表于《东方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尤为值得关注:

摘录自胡适:《<西游记>考证》

这段文字是从敦煌所见唐代白话小说残本中摘录的。尽管这仅是一段残存的文字,但其中涉及了唐太宗游地府的情节,显然是一部近于志怪小说的读物。故而胡适先生曾推断:“魏徴斩龙及作介绍书与崔判官的故事也在那损坏的部分里。”

吴承恩所著《西游记》取材很广,大体涵盖了玄奘取经的故事、宋元之际的《唐三藏取经诗话》、金元戏剧里的《唐三藏取经》故事以及《华严经》中《入法界品》部分。当然,作为集大成者的吴承恩,自然也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象,令整部《西游记》变得更为生动。但可以肯定的是,魏徴斩龙的故事却绝非吴承恩首创。

毫无疑问,魏徴作为一名凡夫俗子,是绝不可能具有斩龙资格的,这个故事原本就是虚构的。可是,古人为何会杜撰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又为何会出现在西游记中呢?

这便涉及到了我国古代的三教合流与道教世俗化的问题。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东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逐渐走向了有别于印度本土佛教的发展道路。唐宋以后,我国土生土长的儒家、道家思想,在与佛家思想的争论与交锋中,相互影响,逐渐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而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宣扬炼丹修仙、修身养性外,还出现了向世俗化发展的趋势,在民间宣扬辟恶、惩恶和鬼神说,并且构建起了一个神仙体系,而这些神仙的原型,既有来自于佛教中的神祇,也有历史人物,还有一些是直接取自神话故事或索性杜撰出来的神仙。

在唐宋时期的一些志怪小说,吸收并影响了三教合流和道教世俗化的内容。比如前文提到的《太平广记》中,李靖代龙王降雨一事,便已经将唐朝名把李靖神仙化了。同样,作为唐贞观年间最有名的诤臣,魏徴也超乎了常人,具有了“梦斩泾河龙”的资格。

从志怪小说中的龙王受罚,再演绎为魏徴斩龙,这个过程或许比较漫长。但可以肯定的是,后来的古本《西游记》将这一故事进行了吸收和演绎,明代时吴承恩又将其延续下来,从而使之成为该书中一个尤为值得关注的情节。可以说,《西游记》本身就是一部反映“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经典小说,故事的时代又是唐太宗当政的贞观年间,故而强调魏徴斩龙也颇为正常。

今本《西游记》中的魏徴斩龙,背景为唐贞观年间泾河龙王与算命者袁守诚打赌,龙王为获胜,修改了降雨时辰与点数:

“挨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辰,克了他三寸八点,雨后发放众将班师”《西游记》第九回

结果,正在龙王得意之时,却犯下大祸。书中称袁守诚乃是袁天罡叔父,神机妙算,依然得知龙王大祸临头,并指点他届时监斩的是曹官魏徴,让龙王去求唐太宗。

结果,唐太宗答应龙王后,故意拉着魏徴下棋,不让魏徴去监斩。不成想,魏徴小憩片刻,竟于梦中斩杀了泾河龙王,而秦叔宝、徐茂公等人则提了龙头来面见唐太宗,称天上掉下来一颗龙头。此时,魏徴道明了原因:

“主公,臣的身在君前,梦离陛下身在君前对残局,合眼朦胧;梦离陛下乘瑞云,出神抖擞。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将绑缚其中。是臣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我奉天命,斩汝残生。龙闻哀苦,臣抖精神。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傣带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西游记》第十回

魏徴斩泾河龙王,一事道出了几个关键人物:道教神仙中的玉帝、龙王,人间天子唐太宗及诤臣魏徴、武将秦琼、谋士徐茂公,以及神机妙算的袁守诚。此后又引出了龙王拉着唐太宗到阴间找阎王爷评理的情节。可谓将天地人神鬼汇集一处,充满了趣味性。

不过,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全书的构架与具体情节,都已成为了今人研究的对象。关于《西游记》魏徴斩龙一事的研究,早已是“脑洞大开”。比如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所著的《探访<西游记>的计谋世界》一书中,甚至将“斩龙”与道家的“女丹”相联系,并以“魏徴”的谐音“未曾”来分析《西游记》中的“魏徴斩龙”便是“未曾斩龙”,以便为玄奘的出生来做铺垫。当然,尽管中野美代子引据了不少中日两国学者关于道教研究的典籍,但其观点显然比吴承恩的文笔还要奇特。

概言之,魏徴斩龙的神话大体可以追溯到唐末。原本是唐朝诤臣的魏徴,在道教世俗化的造神运动中,被赋予了超乎凡人的能力,以至于在同唐玄宗对弈期间在梦中斩了触犯天条的龙王。而这一故事后来又被收入了《西游记》中,成了书中的经典情节,又为明清时戏剧再次加工演绎,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公子通历史上怎么死的,公子通在历史上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公子通是《芈月传》里的一个人物,但是我们都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这个人存在。因为关于他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变幻,涌现出了太多优秀的人才,白起、宣太后、魏冉,哪一个不是大秦甚至是当时出名的人物,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大多是无名小卒,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机会,一展自己的风采就消失在历史的

  • 赵匡胤的皇后是谁,赵匡胤共有几个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从小武艺高强,战略有术,想着要建功立业。赵匡胤原本是个单纯的孩子,可是随着自己的功勋越建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最后统一了五代十国,当上了宋朝的皇帝,不可谓不成功的。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那么,赵匡胤共有几个妻子?几个皇后?赵匡胤,先后共有3个正妻

  • 郑和下西洋故事,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同时也在世界早期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在西方地理大发现之前,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成功原因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早期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当时明成祖朱棣刚刚取得靖难之役的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他急

  • 陈平怎么死的,历史上陈平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

  • 周瑜的妻子是谁,周瑜一生有几个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其指挥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因重病于210年逝世,年仅36岁。对历史不了解的人很想知道周瑜的老婆是谁?他一生有几个老婆?周瑜的老婆小乔,于吴黄武二年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摔的是什么乐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首诗歌讲述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出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一书,作者旨在通过这则故事,告知世人好友难寻的道理。话说,俞伯牙遇到樵夫钟子期之后,俞伯牙将钟子期视为知音。毕竟,钟子期能听得

  • 武则天的后面是哪位皇帝,武则天传位给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位皇帝(假如武则天不被算为唐朝皇帝的话),他的在位时间是683年12月~684年2月和705年正月~710年5月。李显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也名李哲。一开始他被封为周王,后来改为英王。他的两位哥哥李弘和李贤的太子地位被废黜后李显成为太子,并以太子在

  • 埋儿奉母的故事及启示,郭巨埋儿的故事讽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

  • 味精是谁发明的,味精是哪国人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味精这个东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我们目前日常生活中,做菜的时候用到的最平凡的调味料了。每一道好吃的菜都离不开好吃的调味料,味精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然而我们只负责吃,却从来都不清楚其食材的来历。味精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被发明了出来,那么味精是谁发明的呢?来自于哪个国家呢?现在小编就带着

  • 晋朝开国皇帝是谁,司马炎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在三国时期谁都没想到最后的赢家会是司马懿,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已经完全架空了曹氏,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才能那么如鱼得水就连皇帝都敢杀。最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当上了晋朝开国皇帝,但是司马炎并没能把这打好前进给延续下去,建立第二个汉朝,而是成了一位千古罪人,使得中原出现了前古未有的大乱战。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