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之死另有隐情吗

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之死另有隐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4/2/12 20:49:43

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薨逝,时年23岁。关于他的死因,流传较广的说法主要有病死、在匈奴染上瘟疫、退隐三种,但是都经不住推敲。

首先,史书中从未见霍去病身体有何不适的记载,而且与霍去病同一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关于此事的记载也颇值得玩味。他在《史记》中只用了一个“卒”字来写霍去病之死,却详细记载了汉武帝为霍去病举行盛大葬礼的全过程。以其写史的态度,这只能解释为他根本就不知道霍去病的死因,也就是说官方有意隐瞒或者封锁了消息。至于病死之说,只怕司马迁本人也是不相信的,所以才没有将这种说法写在《史记》中。

其次,霍去病之死是在元狩六年,而漠北大战是在元狩四年,什么样的瘟疫能有这么长的潜伏期?如果是死于瘟疫,那么沾染上瘟疫的人自然不可能是霍去病一人,但是史书中并没有将士因为瘟疫大面积死亡的记载。

最后,漠北大战后,汉、匈双方均受损伤,匈奴遣使和亲,汉朝派使者与匈奴谈条件,可匈奴不仅不接受汉方的条件,反而扣留使者,于是武帝决定再一次发动对匈战争。在这个时候,三军主将霍去病退隐,无异于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而通过对从漠北之战到霍去病死时的两年中发生的几件大事的分析,就会发现霍去病之死另有隐情。这期间发生的事主要有以下几件。

第一,汉武帝尊霍抑卫。

自霍去病受封冠军侯起,汉武帝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军中培养霍去病,同时打压卫青的地位。汉武帝的这种行为在漠北大战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史记》载,在汉武帝的战略决策中,迎战匈奴大单于的任务原本是落在霍去病身上的,只是阴差阳错,大单于却与西出定襄的卫青军团遭遇了,一番恶战之后,匈奴败退。之后东出代郡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追亡逐北,才创下不世之功。在战后的封赏上,汉武帝尊霍抑卫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跟随霍去病出征的将士大多都得以封侯,而大将军卫青不得加封,军卒皆无封侯者。

作为汉武帝朝最杰出的军事将领,卫青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重情重义,众人都乐于听命于他。那么汉武帝为何要借助扶植霍去病来打压卫青呢?因为卫青身居高位,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妻子是长公主,这些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尽管卫青本人一直谨小慎微,但是其集团的势力实在庞大。所以汉武帝必须想办法来抑制卫氏集团的势力,这个办法就是尊霍抑卫。

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放心地扶植霍去病的势力,是因为霍去病的性格。史书中载,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且不热衷于政治活动,因此他的周围不可能形成一个利益群体,也就对汉武帝构不成政治上的威胁。霍去病虽然与卫青家族有亲缘,但是他不能代表卫氏集团的利益。相反,他的异军突起,还会威胁到卫青的地位,卫氏集团的既得利益者们绝对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他们自然会拼尽全力保住卫青,同时也是为了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

第二,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李敢

漠北之战后,李广自杀,李氏族人都认为是卫青从中捣鬼,是以大多心有不忿。李敢怒而击伤卫青,但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起来。一年后在甘泉宫围猎之时,霍去病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射杀李敢。这件事情疑点重重:李敢打伤卫青是在元狩四年春,而霍去病射杀李敢是在次年秋,这中间的一年多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被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元狩五年三月,李广从弟、丞相李蔡因侵占阳陵(汉景帝陵)土地下狱,畏罪自杀。李蔡为什么要冒天大的风险去侵夺先皇的墓地?要知道那可是死罪。不久,李蔡被告发,皇帝派人去查,但还没有等到查出结果,李蔡就自杀了。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发生了霍去病射杀李敢之事,从此,李家势力被连根拔去。


只是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地点是在甘泉宫,甚至可以说是当着汉武帝的面,他为什么偏偏挑中这么一个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地点?所以完全可以排除蓄意谋杀的可能性,而应该是突发事件,有人故意将此事泄露给霍去病,以霍去病雷厉风行的性子和对卫青复杂的情感,当然会立刻取了李敢的性命,而不顾忌是在什么地方。

而这一切,都与卫氏集团有关。李广自杀,李氏族人认定了是卫青害死李广,江河日下且正被皇帝逐渐冷落的卫氏集团不可能坦然面对一个对他们怀恨在心的李氏高官,所以又指使人陷害李蔡。李蔡死后,继任的丞相是太子少傅,根正苗红的太子党。李蔡、李敢一死,李家就再也不会有人向卫青寻仇,霍去病也在武帝心中留下不良印象,朝臣对霍去病也必然会心增反感,可谓一石三鸟。

第三,请立三皇子事件。

元狩六年四月,由霍去病挑头,满朝文武官员上书奏请武帝册立刘闳刘旦刘胥三位皇子为王。武帝迫于压力,实施册立。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但背后依然涉及到卫氏集团的利益。这三位皇子都是极受武帝喜爱的,而太子刘据生性仁恕温谨,不是很得雄才大略的武帝的喜欢,况且当时卫子夫年老色衰,难以得到武帝的宠幸,这一切都让卫氏集团的成员们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册立三位皇子,表面上看是对三位皇子有利,但实际上最大的获益者却是太子刘据。

霍去病当时虽然官居大司马大将军,但他在朝政上并没有太大的作为,请立三位皇子事件是史书上关于他参与朝政为数不多的记载。所以问题就出现了:平时不常参与朝政的霍去病为什么要参与这件事情,而且还是挑头人?

霍去病是一个重情的人,漠北之战后,由于汉武帝刻意地尊霍抑卫,卫氏集团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对霍去病也疏远了许多,这让霍去病感觉到了亲情的缺失。这时如果有一件事可以改变他和卫氏集团的关系,而且是他力所能及的,他是断然不会拒绝的。

以上一连串的政治事件都牵涉到了卫氏集团,那么究竟是谁一手策划了这一切?按说,卫青应该是这个集团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但是,这一系列的事件应该不是卫青一手策划的,除非他多年来一直表现出来的宽仁大度都是伪装。自然也不该是皇后卫子夫,她也身不由己。

太子刘据当时年幼,更不可能。那么卫氏集团中谁还能有这样的手段?唯有平阳公主。论身份,她是武帝的亲姐姐,卫青的妻子,史书中对她的能力虽然记载不多,但仅从她把卫子夫献给汉武帝、委身下嫁曾经的仆人大将军卫青这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她的权谋手段。

以平阳公主对权谋的热衷,她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都脱离她的控制,所以,当霍去病对卫青的势力造成极大威胁的时候,最想要霍去病死的,一定是最不希望这一切发生的平阳公主,而且她也完全有能力、有手段让霍去病死。

由于个人出身和经历,霍去病存在着一些先天缺陷:寡言,心高气傲。这样性格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朋友的,他的手下又大多是匈奴降将,跟着他只是为了功名利禄,不可能有什么感情。而漠北大战之后,卫氏集团跟霍去病的矛盾也激化了,几乎没有亲情可言。这样一个缺乏情感、孤独的人,很容易走向极端。

如果这一点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诱导之下,霍去病很有可能会走向极端,甚至是选择自杀。而且从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虽然悲痛,但并没有迁怒于旁人的态度来看,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浒英雄武松怎么死的,武松为什么葬在西湖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英雄武松怎么死的?天伤星行者武松无疑是水浒中最光彩照人的英雄之一,也是施耐庵着力刻画的人物,是民间敬仰的英雄。他的故事流传很广,其中的许多经典片段成为文学史上的传奇,如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人们耳熟能详。《水浒传》中,武松最后在杭州出家终老,葬于杭州。现址武松墓位于西泠桥畔,修于

  • 清明上河图画的什么内容,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 胡适是个什么人物,胡适的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

  • 拉长石的寓意和功效,佩戴拉长石有哪些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拉长石其实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宝石类了,更加专业的话小编说不出来,但是小编只知道这个石头非常非常的好看,感觉像假的画出来的一样,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其实这就是这个石头的特点呀,这个石头的核心就是非常的奇特漂亮,那么很多人也非常的喜欢这种石头,那么带这种石头有没有什么禁忌呢?或者说是什么人不能带呢?下

  • 宰相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武则天为什么要重用李义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鬻爵、杀人不眨眼……“笑里藏刀”就是他的最好标签。不过,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作恶,李义府也是如此。初入政坛时,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怎奈时势难料、政局险恶,被种种因素裹挟着的李义府最终走上一条奸臣

  • 妇好墓出土了哪些文物,妇好墓为何没有妇好遗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妇好小编也一直不知道这个人是咋个回事,知道有一天看了一则综艺节目才知道这个人原来这么厉害,被誉为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而且战功什么的都挺不错的,真的是女英雄了,但是也有人发现了,那就是妇好墓已经出土了,但是在里面却没有发现尸骨,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妇好墓是没有被盗的,那这个尸骨去哪了呢

  • 汉成帝刘骜有多昏庸,汉成帝刘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汉成帝刘骜无疑是西汉,乃至整个汉朝最昏庸的皇帝。汉朝时期皇位都是由嫡子或者长子继承,不过也有例外,汉武帝就没传给太子。而汉宣帝本来也不应该传位太子的,因为汉元帝刘奭不配,群臣也不愿意,但是处于对许平君的愧疚以及祖制,最后还是汉元帝继位,之后西汉就开始衰败,但有祖宗遗留,还不至于太烂,直到汉成帝刘骜继

  • 古代九州是指哪九个地方,九州分别对应现在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中国叫九州的这个事情,还有什么神州大地,华夏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在古代的一些代名词。那么在古代的话,这个九州指的是哪九个地方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九州名字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这就个地方的名字差不多就

  • 岳母刺字的故事真的吗,岳飞背上的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在这个“岳母刺字”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是非常经典的故事,而且同时也让大家有很多的启发。但是这个岳母刺字的故事在历史到底有没有呢?真实性确实是遭到怀疑,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关于“岳母刺字”的相关内容,

  • 北京的别称是大都吗,上都和中都分别指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问这个北京的别称的问题,题目给出了3个答案,分别上都、大都、中都那么到底答案是哪一个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具体的答案是什么吧。北京的别称是“大都”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什么上都和中都都不对,还有什么南京更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