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井田制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井田制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32 更新时间:2024/1/16 10:08:54

井田制简介:井田制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井田制简介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由于关于井田制的相关考古资料的缺乏,有学者却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

井田制的起源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实则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

而周礼中的井田,似乎是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强,同时难以考证。“井田”一词,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井田”一词,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夏代曾实行过井田制。商、周两代的井田制因夏而来。

井田制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无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土地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定期平均分配。

井田制的特点

井田制是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70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是由此而来。

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但实际上并不是每块井田都是900亩,还存在诸如800亩,1000亩这样的特殊情况。

井田制的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

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

井田制的意义和影响

井田制度体现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将它定义为:井田制度是建立在以井田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供给制度为基础的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结构安排的总体描述。

同时也可以解释为微观经济活动如何与宏观价值构造相结合以实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兑现率最大化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关系。

结果,随着这种产权制度的有效性的丧失而失去其现实意义并退出历史舞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了。促成这一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中国用铁始于商代。大概到西周末年,铁器多起来。大约在春秋初期,已有铁农具。《国语·齐语》记载管仲齐桓公建议:“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美金”是指青铜,“恶金”是指铁。《管子·海王篇》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一针一刀,……耕者必一耒一耜一铫。”

牛耕也起源于商代。甲骨文有“犁”字。用牛拉犁土,在商代就发明了。《国语·晋语》上提到,范氏、中行氏将宗庙的牺牲用来耕田。孔丘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伯牛名耕。晋国有个大力士叫牛耕。牛与耕相连,用作人的名字,反映出牛耕方法在春秋时期得到普遍推广。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人们开辟广阔的山林,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带来了方便。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了。农业的发展,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以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阶层,有了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

井田制的“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形式过时了,而分散的、一个体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

早在西周中期,就有个别贵族为了额外榨取庶民的剩余劳动,强迫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不可能是方方正正的,也不可能有一定的亩积,是瞒着公室,不纳税的私有物,叫私田。周恭王时的格伯簋铭文记载格伯用四匹马换倗生三十亩田,就是明证,因为公田是不允许用来交换的。

到西周末期,私田的存在已相当显著。争夺田邑、交换土地的记载也多起来了。周厉王时的散氏盘铭文记述:矢人侵犯散国城邑,被打败了,便用两块田地向散国赔偿。

周厉王时还有两铜器,一个是鬲攸从鼎,另一个是鬲从盨。前者叙述鬲攸从分田地给攸卫牧,而攸卫牧没给报酬,遂成讼事;后者叙述章氏用八邑去向鬲换田,又有良氏用五邑换,结果都顺利成交。

贵族们土地私有的欲望不断增长,到周幽王时,连公田都企图据为己有。周王像原先那样从贵族手里收公田,就引起贵族们强烈的不满。

《诗经·大雅·瞻卯》记录了当时贵族们牢骚:“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到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私田急剧增加。诸侯、大夫们富起来。周王便不能任意侵夺他们的田地了。

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取郑国田地,就得王畿内苏仇忿生之田作为交换条件。贵族之间为田地争斗、诉讼,也层出不穷了。公元前580年,晋大夫却至与周争鄇田,公元574年晋却锜夺夷阳五田,却犨与长鱼矫争田。

公元前533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公元前528年,晋邢侯与雍子争鄐田等等。这些事件,都表明土地制度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而用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公羊传》何休注说:当时“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一些顺应新形势的贵族为了招徕劳动人手,改变剥削方式,如齐国田氏向民众征赋税使小斗,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

晋国韩氏、魏氏、赵氏采取扩大地亩,而不增税额的办法,收买民心。这样,奴隶们纷纷从公室逃往私门,“归之如流水。”封建依附关系产生了。

春秋时代见於记载的“族属”、“隐民”、“宾萌”“私属徒”,都指的是这些逃来的奴隶。虽然他们身份还不是自由的,但却不同于庶民。

他们可以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独立经营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家庭副业。他们已经是封建农民的前驱了。奴隶的逃亡,使一些国家的公田“唯莠骄之”。“唯美桀”变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商周时代施行的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则归国王所有。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蔡伦造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关于蔡伦造纸的故事你知道吗?本文就来说说蔡伦造纸的故事。蔡伦简介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

  • 宋仁宗无子的真实原因,宋仁宗为什么一生无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仁宗之所以一生无子,是因为他有一个缺点,宫女暴露真相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这个事情还得从宋仁宗晚年的储位说起,晚年的宋仁宗没有其他的孩子,只有一个邕王,可偏偏这个邕王最后还起兵造反了,就是因为宋仁宗迟迟不退位。邕王等不及了,就只好自己动手逼退宋仁宗让位,宋仁宗得知自己的这个儿子造反,就想着不

  • 鸸鹋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动物,鸸鹋战争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谈起战争,总是让人联想起流血,死亡等残酷的词眼。但是下面发生的战争却一点都没有战争该有的严肃,充斥其中的则更多的是欢乐,奇葩以及满满的乐趣,这场战斗就是澳大利亚同鸸鹋间展开的。纵观古今中外的任何人类对动物战争,都没有败的这么惨过,可谓是人类一败涂地。一战过后,大量的士兵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澳大利

  •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古代男子的弱冠之年是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男子的弱冠之年是多少岁,相当于现在男子的二十岁,年满二十岁就代表成年了,要参加成年礼。古代男子的弱冠之年是多少岁也是十分有讲究的,弱冠之礼过程复杂,但都代表对刚成年男子的美好祝愿,是一个很郑重的仪式。男子的弱冠之年:20岁弱冠之年的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

  • 大宋公主肛裂而死细节,宋徽宗女儿肛裂而死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宋公主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也还是有说法的,其实在网上有很多的传言,毕竟当时这件事情闹得非常大,但是我们也是听说,又不是古代人,也穿越不到那个时间点去,所以这个大宋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话说是肛裂而死的啊?小编觉得也还是有疑问的,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哦,我们就不好说了,下面可以一起来揭秘分析分析看看

  • 严世蕃怎么死的,严世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严世蕃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位很重要很有名的大臣,他被人们称为是“鬼才”,指的是他非常的有才华,但是严世蕃究竟是聪明到了什么程度,会被人们送一个这样的称呼呢?可是严世蕃即便是如此聪明,可是为什么最后又把自己给作死了?这难道也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吗?严世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一衣带水什么意思,一衣带水的水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衣带水这个成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了,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并不是经常用,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成语的时候也并不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衣带水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双方之间相隔的水域,就只是像一条衣带那样宽,这当然只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了,水当然不可能那么窄,但是感情却可以很近。那么,这个成语有没有什么历史典故

  • 真实的袁术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袁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袁术,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他在里面被写的自以为是、性格多变,却被曹操、刘备、孙策、吕布四方势力打的落花流水,死到临头还要喝蜂蜜水,最终吐血而死。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立场是向着刘家的,凡是和刘家对着干的,都没能落个好下场,而叛汉称帝的袁术,自然就成了罗贯中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

  • 曹仁和曹操的关系,曹仁什么水平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曹仁,曹操的二弟,年轻的时候饱读经书,为人风流。就是因为这一点,曹操一直看不起这位弟弟,认为他无法担任军中职位,但是作为兄弟,曹操又不得不给这位无所事事的弟弟安排一个工作,思来想去,曹操让曹仁当上了一个侧翼将领。年轻的仁也没有在意,就直接过去复命了,因此每次出征,曹仁就乖乖的带着自己的侧翼打策应。如

  • 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田忌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军,一生勇猛善战,知人善任,宽宏大量,是齐国的中流砥柱,为齐国成为战国七雄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史学家都对田忌的评价很高,认为如果没有他,齐国的称霸事业不会这么顺利。田忌田忌最先被人们所熟知的事情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田忌赛马,那时候他与齐威王的关系很好,君臣经常在一起赛马,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