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千里马一天能跑多少里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千里马一天能跑多少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96 更新时间:2023/12/8 7:24:58

天宝14年(755年)12月22日,唐玄宗在临潼华清池得知6天前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华清池和范阳相距3000里,相当于信使每天要跑500里。唐尺合0.303米,500里约合现代227公里。这还不是古代最快的“特快专递”,“八百里加急”才是跑死马的节奏。

“八百里加急”实质上是被称为“驿传”或“邮驿”的邮政体系。

它始于殷商,成于秦汉,盛于隋唐,衰于清末。据《梦溪笔谈》记载,“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此外,还有车递、船递等。

《史记》中记载有“千里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用千里马跑快递,“八百里加急”那都不是事儿。其实,这是人们对千里马的误解。周朝时,1里约合300米,因此,千里马一天的行程不过是300公里,时速只有30公里而已。何况千里马数量稀少,根本无法满足驿传的需要。

“八百里加急”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唐玄宗在位之际,全国建有水陆驿站1639个,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其中驿夫1.7万人。据《唐六典》记载,全国驿站分六等。位于长安的“都亭驿”最大,有驿夫25人,其他驿站配备驿夫20人至2人,驿马60匹至8匹。而水驿按驿务繁忙程度分为三等,配驿夫12人、9人和6人。

宋神宗时,建立了“金字牌急脚递”制度,朝廷要求:“非紧急边事,毋得擅发急递。”元丰年间,西夏剑指陕西绥德,又动用80万人围攻甘肃兰州。神宗用金字牌急脚递指挥陕西鄜延路作战,一时间驿夫“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里,不分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受”。

元朝的《经世大典》称:“大元立国以来,以军驿为重。”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元朝,马匹资源十分丰富,平均每驿马匹超过80匹,而奉元路秦川驿有驿马253匹。元亡明兴,朱元璋登基未满一个月,就下令设置:“各处水马站及递运所、急递铺。”明成祖迁都之后,开通了连接13个布政司的七大驿路干线。

进入清朝,建立了由近2000个驿站和14000多个递铺组成的邮驿网络,有7万多名驿夫和4万多铺兵从事邮驿业务。此外,以北京为中心,驿路分为官马北路、官马南路和官马西路三大系统,便于朝廷传递文书和运输物资。有了完善的驿站和驿路系统,为“八百里加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驿站要建设,驿夫也要保障。

秦朝“尚黑”,数字“尚六”,当时“车同轨”规定一律“乘六舆”,因此驿夫身穿黑色工作服“乘六马”。汉朝时,驿夫的服色从黑变红。据《后汉书》记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鞲云。”说明红色头巾、红色袖套和“赤白囊”,是东汉驿夫的标配。

两宋时,供职于“急递铺”和“斥堠铺”的驿夫一年有春、夏、冬三套工作服。而元朝驿夫则配备了蓑衣,确保驿夫能够风雨无阻的赶路。鉴于马的体力和速度有限,驿夫每过一个驿站,就换一匹休整好的驿马,做到换马不换人,这需要驿夫和驿站之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

对驿传的制度管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效率。唐朝规定驿夫抵驿,必须换马,违者“杖八十”。文书在驿递中延误,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最重可处徒刑两年。若重要文书出现延误,罪加三等,因延误产生重大后果,可处绞刑。此外,驿长每年必须呈报驿马死损肥瘠情况,以及当年日常经费支出情况。“八百里加急”创造的神奇速度,关键靠的是人。

特殊物品的出现,迫使驿传更具效率。

唐朝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称:“平原郡贡糖蟹,采于河间界。每年生贡,斩冰火照,悬老犬肉,蟹觉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毡密束于驿马,驰至于京。”也就是说从山东进贡的螃蟹,用毛毡密封后,用驿马快速送到长安。

明朝诗人于慎行写有“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的诗句。《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惟鲜鲥则以五月十五日进鲜于孝陵,始开船,限定六月末旬到京……其船昼夜前征,所至求冰易换,急如星火。”可见生鲜货物加入了驿递的行列。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最早的驿路之一。驿夫奔波在驿道上,除上交换文书之外,还运输着来自异国的珠宝、香料、皮货、食物等,仅名贵香料就超过100种。“生鲜速递”和“海外购”,为“八百里加急”创造了条件。

问题来了,驿递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实质上朝廷对此早有规定。步递适合短途传递和普通邮件。秦汉时期,要求驿夫每个时辰要走10里,而且邮件必须当天送完。陈末隋初有个叫“麦铁杖”的快递小哥,“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曾夜送诏书,从建康到徐州“夜至旦还”。麦铁杖达到了步递的极限,不过是个例而已。

汉朝以后,出现了以马递为主的“特快专递”,这对驿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北朝时,身负加急公文的驿夫每天至少要跑200公里。隋唐时期,朝廷对陆路驿速有明确的“程限”:传马日走4驿,乘驿马日走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120里至180里。若情况紧急,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每天要跑300里。如送赦书,则要日行约16驿,行程500里。

《随园笔记》称,宋朝的急脚递能“日行六百里”,约合现在不到250公里的距离。三藩之乱时,从昆明到北京,近3000公里的路程,清朝驿夫仅用9天完成快递签收。马递的速度由600里进一步提高到800里。

水陆联递也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快递方式。唐朝天宝年间,玄宗为讨好杨贵妃,下令岭南进贡荔枝。驿夫借助大运河的便利,舟马衔接,“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另外,唐朝规定车递速度每天不得低于120里。随着社会的进步,快递的需求逐步提升,这才催生出“八百里加急”。

唐朝诗人岑参有诗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生动表现了驿递的繁忙和辛劳。隋唐时期,“八百里加急”是国力强盛的标志。时至清末,这一速度又成了社会落后的象征。1913年1月,北洋政府鉴于近代邮政业已取代驿传制度,宣布撤销驿站,延续数千年的驿传制度走向了终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哪个皇帝把妃子的骨头做成琵琶,高洋到底有多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暴君,人们往往会想到商纣王,夏朝桀王,周厉王,隋炀帝杨广,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等等。这些皇帝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不思进取,随意残杀臣子百姓,把子民的生命看得比一只苍蝇还要渺小。而今天要说的这位暴君,和以上的几位比起来,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还被人们称为精神病皇帝,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

  • 武城王指的是谁,武城王黄飞虎妻子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商朝时代总共就有两个昏君,一个是纣王,另一个就是武城王黄飞虎。这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除了黄飞虎之外其他的诸侯无论地位怎么高顶多就是个侯爵。难道这里面有着什么寓意或者是黄飞虎根本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关于这个问题困挠着很多感兴趣的人,也一直是一道谜题。许多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黄飞虎画像早

  • 三国吕布怎么死的,吕布死得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生年不详,卒于199年,字奉先,汉族人,出生于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吕布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吕布,被人们称之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曾诛杀董卓,击破张燕,大败袁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详解下吕布怎么死的。吕布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

  • 关羽死的时候多少岁,三国关羽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生年不详,卒于220年,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国名将。与刘备和张飞于桃园三结义后自此随刘邦逐鹿天下,和张飞一同被称为军中的万人敌。曾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关羽去世后,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被崇为“武圣”,与&ldqu

  • 李陵碑在什么地方,李陵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杨家府演义》中有一段记载,其记载在吴家窑镇那一带,曾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苏武庙,而有些人又称它为李陵庙,另一个是李陵碑,都认为这些都是位于如今的山西省境内。但是关于这些遗址的建造年代依旧是个迷,史书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们进行推测。关于李陵碑还有一个典故,在宋代的时候,咋们的宋军跟

  • 秦始皇的父亲究竟是谁,秦王嬴政到底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了华夏大一统的铁血政治人物,建造了首歌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然而他的生世之谜却一直不曾被人们所真正解开,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探秘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

  • 黄飞鸿真的有此人吗,黄飞鸿十三姨的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黄飞鸿的荧幕形象非常的丰富,关于黄飞鸿的电影和电视剧非常多,但是无论是哪一部作品中说到黄飞鸿都离不开女主角十三姨,在影视作品中十三姨是黄飞鸿的小姨,但是也是黄飞鸿的恋人,十三姨留过洋,思想开放,与黄飞鸿年龄相当,并且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与黄飞鸿并肩战斗,可以说成为了荧幕的金童玉女。图片来源于网络但

  • 水镜先生是谁的称号,三国当中水镜先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桑下之论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才

  • 阮小二的绰号叫什么,阮小二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阮小二是施耐庵所著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一众的早期元老,是梁山基业的奠定者。也许是上山较早的原因,后来梁山的许多军事行动,阮小二都有参加。梁山大聚义之时,阮小二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绰号立地太岁。阮小二是石碣村人士,早期以打渔为生,是一个渔夫,也做

  • 三国司马懿是怎么死的,三国司马懿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