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北京条约是怎么签订的?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

历史上的北京条约是怎么签订的?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53 更新时间:2024/1/21 21:11:24

历史上的北京条约是怎么签订的?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清政府同哪些国家签订了北京条约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北京条约简介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奕䜣作为谈判及签约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进一步攫取了大量的特权。1859年,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

清政府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准备在上海与英、法公使换约,以阻止公使入京。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于1859年6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不走清方指定的入京换约路线,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7000余人到达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在通县击败清军主力。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任命恭亲奕䜣为全权议和大臣,留京求和议约。在谈判时,清政府毫无抗争,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5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英法联军随即撤出北京。

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承认了一直拒绝批准的中俄《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中英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法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法国于1860年10月25日签订条约,法国代表为葛罗男爵。约文中法文共27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

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中俄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条约,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约文中俄文共43页。

在英法联军之役快将完结时,俄国声称自己之前对英国、法国调停战争有功,逼清政府签署这条约。当时咸丰皇帝出走热河,负责一切善后工作的奕䜣求和心切,就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条文主要内容为:

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两项条约划定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的东部疆界。另外,条约中为中俄西段边界走作出了原则规定,成为后来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分界基础,中国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中英北京条约原文

兹以两国有所不惬,大清大皇帝与大英大君主合意修好,保其嗣后不至失和,为此大清大皇帝特派和硕恭亲王奕訢,大英大君主特派内廷建议功赐佩带头等宝星·会议国政世职上堂内世袭额罗金并金喀尔田二郡伯爵额尔金,公同会议,各将本国恭奉钦差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之上谕、敕书等件,互相较阅,均臻妥善。现将商定续增条约开列於左:

第一款一、前于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在天津所定原约,本为两国敦睦之设,后于己未年(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大英钦差大臣进京换约,行抵大沽炮台,该处守弁阻塞前路,以致有隙,大清大皇帝视此失好甚为惋惜。

第二款一、再前于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大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大英钦差大臣额尔金,将大英钦差驻华大臣嗣在何处居住一节,在沪会商所定之议,兹特申明作为罢论。将来大英钦差大员应否在京长住,抑或随时往来,仍照原约第三款明文,总候本国谕旨遵行。

第三款一、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原约后附专条作为废纸,所载赔偿各项,大清大皇帝允以八百万两相易。其应如何分缴,即于十月十九日(12月1日)在于津郡先将银伍拾万两缴楚;以十月二十日,即英国十二月初二日以前,应在于粤省分缴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两内,将查明该日以前粤省大吏经支填筑沙面地方英商行基之费若干,扣除入算;其余银两应於通商各关所纳总数内分结,扣缴二成,以英月三个月为一结,即行算清。自当年英十月初一日,即庚申年(咸丰十年)八月十七日,至英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庚申年(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日为第一结,如此陆续扣缴八百万总数完结,均当随结清交大英钦差大臣专派委员监收外,两国彼此各应先期添派数员稽查数目清单等件,以昭慎重。再今所定取偿八百万两内,二百万两仍为住粤英商补亏之款,其六百万两少裨军需之费,载此明文,庶免棼纠。

第四款一、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

第五款一、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定约互换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省大吏亦宜时与大英钦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会定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

第六款一、前据当年二月二十八日(1860年8月20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兹大清大皇帘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其批作为废纸外,其有该地华民自称业户,应由彼此两国各派委员会勘查明,果为该户本业,嗣后倘遇势必令迁别地,大英国无不公当赔补。

第七款一、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所定原约,除现定续约或有更张外,其余各节,俟互换之后,无不尅日尽行,毫无出入。今定续约,均应自画押之日为始,即行照办,两国毋须另行御笔批准,惟当视与原约无异,一体遵守。

第八款一、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原约在京互换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钞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

第九款一、续增条约一经盖印画押,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和约亦已互换,须俟续约第八款内载大清大皇帝允降谕旨奉到,业皆宣布,所有英国舟山屯兵立当出境,京外大军即应程前赴津城,并大沽炮台、登州、北海、广东省城等处,俟续约第三款所载赔项八百万两总数交完,方能回国,抑或早退,总候大英大君主谕旨施行。

以上各条又续增条约,现下大清大英各大臣同在京都礼部衙门盖印画押以昭信守。

大清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

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北京条约的主要历史影响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

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使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关于北京条约就介绍到这里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对于司马懿的评价,司马懿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历史,司马懿这个人一直都存在着很多争议,毕竟他从一开始为曹魏做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最后还是起兵造反了。这么说来的话,这个司马懿到底是忠诚还是奸臣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所谓忠与奸,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早就随着汉朝的名存实亡已经被丢到哪里

  • 宫女和太监是怎么对食的,古代对食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的一些说法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说这个“对食”。虽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词具体是出现在什么时候,以及他们在当时都是怎么对食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古代“对食”这个词最早是出自汉朝的,而且当时最早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死的,朱高炽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货到明朝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他的父亲是就是朱棣,虽然最后皇帝的位置交给了朱高炽,但是朱高炽确实是有点憋屈,刚刚上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直接驾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朱高炽作为皇帝,憋屈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没谁了,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朱高炽,大家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毕竟当上皇帝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没了。

  • 荆轲和盖聂之间是什么关系,荆轲和盖聂是好朋友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盖聂这个人,大家肯定都听说了,不管是小说还是动漫里面,盖聂这个人物都是很厉害的,而且历史上也有这个人。不仅如此,这个荆轲和盖聂之间的关系还不一般!毕竟两个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剑客。而且最开始的时候直到盖聂的名字就是在荆轲的故事中。那么荆轲和盖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荆轲,不仅是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话诗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复杂不要紧,复杂的话我们可以简单的来分析揭秘看看就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具体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吧。描绘的是“进士及

  • 林黛玉的出身有多好,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出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林黛玉的出身有多好,那肯定是要比薛宝钗好了。古代人特别看中一个人的出身,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了后代子女的婚配。就比如说贾郝的庶子,能够娶到王熙凤。而薛蟠作为薛家的继承人,却只能是取同样是商户出身的夏金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出身。护官符那一章可以知道,薛家是紫薇舍薛公之后。可以

  •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是真实存在的吗,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为什么用降龙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穆桂英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女将,而且还是杨家的媳妇,最后杨家没人之后穆桂英直接冲上战场,上阵杀敌。而且还有关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说法,那么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并不是真的,毕竟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穆桂英这个人,只是虚构的一个人物。降龙木只产自穆柯寨,出

  • 降龙木是什么,降龙木为什么可以大破天门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虽然这只是演义出来的,历史上并没有真实存在。但是在这个故事当中,穆桂英就用到了一个道具,俺就是降龙木,那么这个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可以大破天门阵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这一段不过是后来在小说和戏曲当中,被略微有些神化了的故事,所

  • 宰白鸭是什么意思,晚清为什么如此盛行宰白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宰白鸭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是很少听到的吧?但是这个词的意思确实是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在晚清的时候,这种现象真的是非常频繁和盛行。这是怎么会是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宰白鸭”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最为恶毒的一枚毒瘤,当时有钱有势的人在犯下死罪后完全不慌,都会选择花上一定

  • 古代通房丫头是什么意思,通房丫头是怎么伺候主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一般大户人家都会又下人来照顾主子,或者就是身边都会又一个贴身丫鬟。但是这个“通房丫头”又是什么意思呢?通房丫头在古代都是做什么的呢?怎么伺候主人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通房丫头”这个词,大量的出现在了《红楼梦》之中而为人所熟知。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