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林觉民进步事迹有哪些

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林觉民进步事迹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29 更新时间:2024/1/26 22:17:51

林觉民进步事迹有哪些

林觉民进步事迹有哪些呢?林觉民是著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是我国民主革命最早牺牲的一批人,也正是有他这样人的牺牲,才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促进了新中国的成立。

林觉民剧照

林觉民是一个进步人士,那么林觉民进步事迹有哪些呢?林觉民天资非好,读书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很早就进入全闽大学堂读书。他在这里第一次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对于其推崇的民主和自由极为认可。

林觉民进步事迹第一件就是对科举的讽刺,当时科举考试被认为是征途,也是政府搜寻人才的最佳方式。但是林觉民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利于民主,于是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几个字后离考场。

林觉民对于清朝的腐败教育不认同,但是对于具有革命思想的人的学极为推崇,比如邹容的“革命军”就是林觉民的最爱之一。因此为了开民智,林觉民和几个同学一起开班了新式学堂。

同时林觉民认为应该男女平等,于是他在家中办女学,没有生源,他就动员自己的妻子陈意映和自己的堂妹林孟瑜等人,组织了十几个亲友来学习。在这里教授的都是新式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这些亲友影响都是很大的。

而林觉民最为进步的事迹就是他参加了广州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他的这一壮举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对于民主革命有极大意义。

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

爱情在人们的心中是圣洁美好的,古往今来,爱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有细水长流的爱情……但是有一种爱情叫做林觉民陈意映的爱情,他们的爱情超越了自我,更加伟大,在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林觉民为国家牺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感,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爱妻陈意映。

林觉民与妻子电视剧照

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最催人泪下的就是那句话,如果要死的话,我希望你先死,我比你晚死,这样你就不会感受到太多的伤痛,你单薄瘦弱的身体经不起太多的伤心,所以我希望你先死。这是平日间林觉民对妻子说的话,妻子听后虽然很生气,但是过后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可见夫妻二人是如此恩爱。但是真到林觉民要死的时候,说这样的话,未免太过伤感,让人鼻子酸了起来。

有句古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林觉民的死是为了国家而死,为了民族的兴亡而死,是大意之举。在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林觉民对妻子深厚热烈的感情,还有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能有如此抱负,是民族之大幸!只是无奈乎清朝的统治者,守旧思想严重,不肯接受新的思想,让有为青年英勇就义。

即使我死了,我的灵魂依然会陪伴在你身边,我从不相信世上有鬼,但我真的希望有鬼,这样或许我们会有感应,这就是林觉民的爱,在民族大义之上的爱。

对林觉民的评价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为了反抗清朝的腐败统治英勇就义,林觉民反抗革命失败,最终没有抵挡过腐败势力的镇压,他在死之前曾经留给妻子一封信,论起这封信来,似乎比英勇就义更加的出名吧!

林觉民电视剧照

史学家对林觉民的评价非常可观:鉴于清朝末年是最腐败腐朽的统治,想要取代旧统治需要时间,林觉民过于年幼,不懂社会的黑暗,更没有料到腐败势力垂死之前的镇压往往更加可怕,革命虽然失败,但是林觉民敢于抵抗旧势力,不怕死的精神依然铭记在人们心中。

林觉民万万不会想到,写给妻子的书信竟然会后人学习,更不会想到革命会如此快速的失败,也许当日林觉民可以理智的对待革命,知道新事物终将战胜旧事物这个道理,也许不会走上牺牲的道路,当然也不会有今日看到的《与妻书》。英勇就义的林觉民年纪才二十岁,花一样的年纪,人生刚刚开始,就这样被残害。很多人对林觉民的评价非常高,但是在评价之,很多人都给林觉民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林觉民当时的年纪太年轻,做事情血气方刚,深受留学时期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没有人生阅历,处事不圆滑的他死在清朝政府的手中是必然的。

如果林觉民不是年轻的林觉民,是处事圆滑老成的林觉民,或许不会这么轻易的死掉,谁说搞革命都得血气方刚,你死我活呢?灵活的运用智慧取胜才是本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孟小冬晚年生活是怎样的,孟小冬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孟小冬姚玉兰孟小冬的故事中有一位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因为在孟小冬的世界里不只有京剧这个爱好,朋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姚玉兰就是她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朋友,这个朋友几乎在改写这孟小冬的人生轨迹。同为京剧界的女子,孟小冬姚玉兰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孟小冬姚玉兰合照(左孟小冬、右姚玉兰)姚玉兰也是

  • 杨森将军残杀姨太的事,国军上将杨森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杨森将军,国军上将杨森在四川军阀中,原国民党陆军上将、20军军长杨森与重庆渊源最深。上世纪20年代初,重庆为四川省省会,刘湘任省长,杨森任重庆商埠督办。1947年至重庆解放,杨森任重庆市长。今市少年宫地址便是解放前的杨森公馆。关于杨森的老龙门阵不少,比如打狗,据说是他又名杨子惠,怕狗吃羊子,发动打狗

  • 张献忠怎么死的,射死张献忠的人是何许人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简介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在历史上也算个人物。此人生前曾轰轰烈烈,死后却没能留下好名声,各种因由,一时难以尽述,本文仅针对部分事件,做一个张献忠简介。张献忠出生于陕西延安,如果不是天灾人祸,估计他这辈子也就平平庸庸地过去了。明永历帝殉国处纪念碑但是,历史的潮流往往需要一个推动力,而将张献忠推向

  • 简述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草船借箭的故事启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讲述的主要是周瑜打算为难诸葛亮让诸葛亮在10天内拿出10万之箭,但是诸葛亮说只需3天。第三天凌晨,诸葛亮带着准备的20条草船和600个士兵开向曹营,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骗取曹操10多万箭,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功拿到了10万支箭让周瑜大吃一斤。三国演义草船借箭

  • 暗杀大王说的是谁?暗杀大王王亚樵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暗杀大王是谁?暗杀大王是怎么死的?民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十分擅长暗杀,是民国时期第一杀手,他就是王亚樵,他被称为暗杀大王。暗杀大王王亚樵曾和戴笠、胡宗南是结拜兄弟。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来侵略中国,爱国之士纷纷都奋起反抗。暗杀大王王亚樵就是其中的一位爱国人士。暗杀大王王亚

  • 黄帝和蚩尤大战结果,关于黄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黄帝和蚩尤黄帝和蚩尤都是上古时期的人物,并且俩人都是部落首领。公元2600年左右,黄河中游和汾水下游以优势的地理位置得到了部落首领的亲睐。当时,黄帝为首的部落和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以及神农氏部落时三个最为强大的部落。黄帝和蚩尤后来,三个部落为了扩大本部落势力,便发动了争霸战争。黄帝部落位于神农部落和

  • 婉容怎么死的,婉容漂亮吗长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婉容是怎樣被迎娶入宮的婉容在1922年与溥仪成亲,当时她和溥仪两人都只有十七岁。清朝皇帝成亲都称为大婚礼,虽然此时的清朝已被推翻,但溥仪还是住在紫禁城,还是保持着皇帝的称号。当时他们两人结婚仍然被称为大婚礼,此次被迎娶入宫的除了婉容,还有另一位妃子文绣。婉容像那么作为清朝末代皇位婉容是怎樣被迎娶入宮

  • 暗度陈仓的陈仓是哪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是一句流传了很长时间的成语,这句话的原来本身的意思是指从正面做出一些举动来掩饰住自己真实的攻击的方向,然后从侧面突然发起进攻让敌人有种措不及防的感觉。这就是这则成语原来的意思,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演变,这句话拥有的含义也变得多了起来。但是归根结底这依旧是从古代的典故

  • 徐悲鸿的成就有哪些,徐悲鸿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徐悲鸿油画徐悲鸿是中国现代有名的油画大家。油画作为西洋的一种绘画艺术,也正是凭借徐悲鸿,才得以引入中国。徐悲鸿油画创作的最鼎盛时期是他在国外留学,潜心研究绘画的那几年。尤其是他在法国的那段时间。在一九二五年的时候,徐悲鸿油画技术开始趋于成熟。他的几部油画代表作品《萧声》、《抚猫人家》以及《蜜月》等,

  • 文字狱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文字狱是什么?在思想开放的今天,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当今学子们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因为几句无心的诗词,甚至只是一个无形的文字而获罪,轻者下狱重者杀头连坐祸及师友,这正是文字狱的恐怖之处。雍正画像文字狱是什么呢?文字狱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在思想上对文人加以束缚,使文人百姓在心底对朝廷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