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烽火狼烟什么意思,狼烟是燃烧狼粪冒出来的烟吗?

烽火狼烟什么意思,狼烟是燃烧狼粪冒出来的烟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68 更新时间:2024/1/24 1:21:17

很多文学作品当中出现“狼烟”两个字,我们就知道,这里说的是“烽火”,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烟火,等到诸侯率领大军前来护驾,才发现自己是被耍了。而烽火狼烟,都是代表“战争”的意思,也是同一个意思,那为什么要把烽火叫做狼烟呢?狼烟难道是燃烧狼粪之后冒出来的烟吗?

长城上有烽火台,烽火示警要用狼烟,而狼烟一般被认为是狼粪烧出来的烟。

为什么非要用狼粪来烧烟,第一个做出解释的是一位晚唐著名诗人,他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这个解释后来还引出了更离奇的解释:狼烟的直来自于狼肠的直,肠子直了,便便产生的烟也就直了,这样一来,烽火的烟就能“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这样的歪理邪说听起来很有道理,连大名鼎鼎的李时珍都信了。他在《本草纲目》中就郑重其事地说:狼啊,肠子直,所以最后便便产生的烽烟就“直上不斜”了。

不仅医药学家李时珍信了,戚继光这样的大军事家也信了。他居然在自己对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书籍里说:南方狼粪少啊,只好点一把草,“火燃不久,一里之外,岂能目视”!他的意思是,还是烧狼粪产烟的效果最好,虽然他并没有烧过。

“狼烟”就这样以讹传讹,贻害千年。其实,狼烟是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但“狼烟”一词却直到晚唐时才见诸文献,在这之前都是“烽火”“烽燧”“烽烟”。

故事得从那位用自己生命来哄他的亲亲宝贝褒姒开心的周幽王说起。周幽王在史上留下了大手笔的“烽火戏诸侯”典故,而“烽火”指的是“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就是烟,用木柴杂草烧出来的烟。

早在唐朝,兵部就明文规定:每年秋天之前,要采集艾蒿、茎叶、苇条、草节,“为放烟之薪”。显然,烽烟是由燃烧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等产生的。

至于如何做到烟柱上冲、风吹不斜,唐朝也有明文规定:在烽火台上做烟囱。这种烟囱的大小、高度、建造方法,甚至于烽火的操作细则都写得非常详尽,以做到“烟直而聚,风吹不斜”,让下一个烽火台看到。

在唐朝,烽火的传递速度也是有规定的,“一昼夜须行二千里”。这在那个交通、通讯均不发达的时代已经是最为迅捷的信息传递方法了,所以国人一直用它,直到清朝。

如果烽火台真的用狼粪来烧狼烟,最大的问题是狼粪实在找不着!长安、洛阳距离850里,这是唐帝国的腹心地带,连皇帝都经常在两京之间往返。所以东都洛阳和京师长安之间驿站密布,烽火台也密布。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陷潼关(在今两京之间)的那一天,由于烽燧吏卒皆溃,没有人能够发出烽火信号,因此至夜幕之时,“平安火不至”。正是这个信息使得唐玄宗下定决心逃往蜀地。这个故事说明,当时长安、洛阳间的烽火台设施非常完善,随时可以正常使用。

按照唐朝设置烽火台的规定,长安、洛阳间的850里至少应有30座烽火台。假设每座每月需用狼粪2斤的话,则每座每年需要24斤狼粪,30座烽火台每年就需要720斤狼粪。

这就麻烦了,因为狼是众所周知的野生动物。首先,狼先生们可不好找;其次,即使你找到了狼,还得保证自己不被它吃掉;第三,你还得等着狼先生们上厕所;第四,狼先生们上完了厕所,你还得第一时间上前去打包……

狼先生一次便便的量假设为1斤狼粪这就算是狼先生们中的“大胃王”了,这样,就算每个烽火台只负责自己的24斤狼粪,那每个烽火台也必须至少派出一个专人来负责狼粪这个事。

要么,你一次性找到24条狼,等着它们各拉一次狼粪;要么,你等着一两条狼,每条拉上十次狼粪。麻烦先不说了,就危险性而言,这简直就是拿生命去换狼粪啊!

而且,唐朝每个烽火台的人员编制是八个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务,根本就没有专门负责收集狼粪的岗位及人员。

既然狼烟并非由狼粪燃烧而来,两者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狼烟”一词中的“狼”字从何而来?这恐怕与唐朝开国以来的国际形势有关:当时不断制造边患的周边少数民族都跟“狼”多少沾点儿边。

唐朝前期的主要边患是突厥,而突厥正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民族,经常在旗纛上放一个金狼头。

突厥的狼图腾曾经让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羡慕不已。他喜欢说突厥话、穿突厥衣服,也学着造有五狼头的旗纛,并且胸有大志:“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顾不快邪!”这是要把大唐天下送给突厥人的节奏啊!最终,唐太宗没有容忍李承乾因为狼图腾而引发的瞎胡闹,把他废了。

唐朝后期的边患变成了回纥和吐蕃。回纥与突厥同俗,同样以狼为图腾。吐蕃虽然不以狼为图腾,但其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属“狼星”的分野,也跟狼沾上了边,所以唐人对其有“狼蕃”之称。

这样一来,遇上突厥、回纥、吐蕃等外邦的虎狼之师入侵唐帝国领土,烽火台燃起烟火示警,也就是传递“狼来了”的信息。因狼而燃烟,两者合在一起,这才诞生了“狼烟”一词,其实和狼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珍妃为什么会被推下井,珍妃是如何被推下井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就此确立。秦始皇统治时期创立了许多封建制度,为我国历朝封建制度的更新和演变提供了基础。一直到清朝时期,清军入关,满族人统治中原地区,我国的封建制度也由此走向巅峰。我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能够出生在古代,做一名皇帝。而我们往往的幻想都是利于九五至尊的位

  • 楷书四大家是哪几位,楷书四大家分别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楷书其实小编觉得是真的好看,这个字体真的是很有魅力,但是练却没有练好啊,真的是可惜了,其实楷书之所以好看,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楷书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位楷书大家,那么他们到底是哪四位呢?他们又分别是朝代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楷书四大家分别是:欧

  • 孙膑怎么死的,揭秘孙膑真正死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孙膑曾建议田忌先发制人,捉住邹忌面君。但以国家利益而且死忠齐君的田忌担心引起内乱,不肯动手。最终田忌被排挤,得不到任用。孙膑见此,自觉留下无益,而且经历了太多的情非得已的杀戮和争斗之后,产生归隐之心,功成身退。隐居后病死或无疾而终。《战国》电影上映后,竟然引发了观众们对孙膑怎么死的产生了关注,

  • 郭靖在历史上存在吗,历史上真实的郭靖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郭靖比较的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郭靖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郭靖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不是真实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历史上真实的郭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吧。郭靖在历史上是真有这个人的,而且也是宋朝人,金庸老先生在设计郭靖这个人的时候,就是依据宋朝

  • 赤眉军起义是怎么回事,赤眉军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赤眉军,大家肯定能都非常的熟悉,因为这个赤眉军可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而且赤眉军在一开始的时候那个气焰,可谓是无可阻挡啊。但是打到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了,这是怎么忽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莽篡汉后,建立了新朝。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将私田改为王田。王

  • 历史上的包拯真的是黑脸吗,包拯铁面无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包拯这个人物,大家对他似乎已经定型了,那就是黑脸,额头上一个月亮。这个造型可是延伸了很多部影视作品。那么在历史上,关于包拯的人物形象,他真的是一个黑脸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然不是,历史上的包拯是一个身材矮小(大约一米六五),面目清秀、古雅俊朗的白面书生。黑脸只是形容

  • 宋朝的长帽翅官帽是怎么来的,长帽翅官帽是谁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看关于宋朝的影视作品的时候,朝堂之上的官员们所带的帽子都是非常特别的,和其他朝代的官帽都不一样,不得不说,这个官帽的外形确实是非常的独特,那么这样的长帽翅官帽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谁发明出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相传长帽翅的官帽是赵匡胤发明的。赵匡胤再未称帝前,深受后周世宗柴荣

  • 顺治帝有几个孩子,顺治帝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康熙、雍正、乾隆带领着清朝走向了最鼎盛的时期。之后因为闭关锁国,慢慢的与外界拉开了差距,最终西方列强入侵,走向灭亡。而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最受争议的应该就是顺治帝了,年仅6岁就继承了皇位,14岁就开始了亲政生

  •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水门事件主角是哪个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者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

  • 刘娥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狸猫换太子发生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后来被写进明代小说《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等。描述的是赵恒在位时,刘妃(刘娥)与内监郭槐合谋,以添加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而产生的一系列的事。故事讲述宋真宗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