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与蔡文姬的关系,曹操接回蔡文姬的原因

曹操与蔡文姬的关系,曹操接回蔡文姬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87 更新时间:2024/1/26 3:56:21

建安十三年(208年)对曹操来说是最忙的一年,年初北征乌桓回师,路上还看了大海、写了诗;之后首席参谋郭嘉死了,曹操还来不及悲伤,他最疼爱的儿子曹冲也死了。大喜大悲,都在这一年。这一年,曹操还杀了“老愤青”孔融和自己的私人医生华佗

当然这些都算不上最重要的事件,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是赤壁之战,曹操折戟沉沙、霸业遇阻。在这个多事之秋,曹操还忙里偷闲,专门派人去胡中接回了一代才女蔡文姬,成就了一段文化上的佳话。

有人认为,曹操接回蔡文姬是为的是繁荣文化事业,甚至还有人说曹操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文姬归汉的确于国于家都是一件可喜的事,但说到这件事的背景和意义,或许并不如大多数人想的那样。

蔡文姬,汉末名士蔡邕之女,祖籍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圉镇),一生坎坷,先后有过3段婚姻,其中一段嫁给了当时的南匈奴人,并在那里生子。曹操就是派人去南匈奴接蔡文姬回中原的,南匈奴在政治上倾向于朝廷,听从朝廷的指挥,对曹操来说他们是附庸或者盟友。

曹操出面要一个人当然不是问题,但这个人已经嫁到南匈奴多年,还生下了本族的后代,硬要她走,于情于理又很勉强。所以,认为文姬归汉事件本身“加强了民族团结”,显然没有站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来看,应该说曹操给南匈奴人出了道难题,最后迫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压力南匈奴不得不放行。

曹操不笨,当然知道这些,他知道去接蔡文姬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专门派出了使团,还带上了丰厚的礼物。问题是,一向很有大局观的曹操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肯定不是闲得慌,上面说了这一年他特别忙,不仅事情多,还净是伤心、伤肺、伤感情的事。

有人说曹操与蔡文姬从小青梅竹马,因为念旧情才这么做的,这个说法则完全不靠谱。曹操跟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曾是同事,二人在朝廷都担任过品秩六百石的议郎一职,那时相识并成为挚友,蔡邕是曹操的“故人”,曹操很早见过蔡文姬也是有可能的,但说到二人“谈过恋爱”,那又是完全不可能的。

曹操出生于155年,蔡文姬出生于哪年史书没有记载,根据她的婚姻状况以及主要经历推测,多数人认为她出生在177年前后,曹操跟蔡邕作同事时已30来岁,而蔡文姬还不到10岁,他们没法“青梅竹马”。

还有人说曹操接蔡文姬回来是为了发展曹魏的文化事业,这一点似乎也很难有说服力。曹操虽然抽空写写诗、写几篇文章,并取得了很高成就,但他整天满脑子都是军事问题、政治问题,“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一时还提不到他议事日程。

更何况曹营并不缺“文化人”,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是大文学家,养子何晏是大哲学家,还有“建安七子”以及没有排上号的一大堆文人,曹操不缺蔡文姬这一个。

说来说去这些都不是理由,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似乎还是旧情,不过不是儿女之情,而是故人之情,因为对老朋友蔡邕的情谊,曹操想把他的后人接回故乡来。但仅为这一点又派使者、又带礼物,还冒着破坏联盟的危险去要人,理由仍有些勉强。


那么,曹操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一点也许可以从蔡文姬与众不同的身份上去分析。蔡文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身份?她不就是蔡邕的女儿吗?

对,蔡邕的女儿就是与众不同的身份。都知道蔡邕是大学者、大音乐家,也是耿直的朝臣,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当朝国史的修撰者,他参与了《东观汉纪》部分篇目的撰写,并且写的内容最多。

西汉的历史有班固的《汉书》,东汉有范晔的《后汉书》,这都是正史。不过在东汉本朝,汉光武帝时就设立了官方修史馆,任务是写“当代史”,书名叫《东观汉纪》,历史向前发展一段写一段,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汉灵帝时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人参加了编撰,其中蔡邕撰写了《灵帝纪》及其它列传42篇、志10篇。

所以,王允要杀蔡邕时蔡邕提出《东观汉纪》还没修完,他愿意像司马迁那样受刑赎罪接着续史,正是这句话提醒了王允,王允决不允许当代历史由他的对手蔡邕书写,坚定了杀他的决心。蔡邕所作数十篇纪传是史书中提到的,具体篇目由于天下纷乱而佚失了,《东观汉纪》的主要撰写者后来是杨彪。

曹操对杨修的父亲杨彪没有多少好感,曾找借口整治过他,这是一个政治上不在“同一个战壕”里的人,书写历史的笔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曹操当然不放心。

当时修史不像现在,有档案馆、图书馆以及数据库,找几个专家就能拉起个“写作组”,那时资料匮乏,人才难找,做学问更私学以及家传,朝廷东奔西走,国家档案、图书早已散失迨尽,个人所藏图书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同时还要靠学者们的另一个苦功:默诵。

蔡文姬归来后曹操曾问她:“听说你们家原来有很多书,不知道你还有多少印象?”蔡文姬回答说:“先父给我留下了4000多卷书,流离涂炭,已经没有保存下来的了。根据我自己的记忆,也只能保存400来篇。”

能背400多篇文章已经很惊人了,说明当年蔡文姬在父亲左右,对蔡邕的创作很熟悉,其中也包括修史方面的工作。蔡邕虽然不在了,但蔡文姬还在,让她靠着记忆续写《东观汉纪》才是曹操接她回来的主要原因。

这项工作只有蔡文姬才能完成,但到了后来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曹丕禅代,汉朝灭亡,汉献帝成了山阳公,《东观汉纪》写到汉灵帝就终止了,蔡文姬续写的篇章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马嵬坡之变是怎么回事,马嵬之变杨玉环为何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千古名句,《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我们也知道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而这一切发生于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之变,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

  • 曹操怎么死的,曹操到底得什么病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的死,历史上记载是病死,可是有很多人都对着好奇心,认为曹操是被人暗算而死,就在曹操回洛阳时,身体没有看出曹操有事,曹操身体挺健壮,为何一夜而死。坑定是遭人暗算。根据很多史记记载,推理出来,我们越来越来判断曹操不是遭人暗算而死,而且死于自身的疾病。中国历史史记记载,曹操患有头痛病,也称&ldquo

  • 宋教仁简介生平,宋教仁究竟被谁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号渔父,汉族,湖南桃源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6岁入私塾,17岁入桃源漳江书院,受县教谕黄寿彝和书院山长瞿方梅等人影响,萌生反清思想。光绪

  • 屈原简介生平,屈原投的是什么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rdq

  • 1998特大洪水有多严重,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998年特大洪水,是一场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区的大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

  •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始末,林则徐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林则徐(17851850),福建省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禁毁鸦片而被誉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出生在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少

  • 赵高是真太监吗,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秦始皇一直寄希望于长生不死,所以始终没有立太子。但长子扶苏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被大多数人看好。内史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扶苏跟随军中,显然是外放锻炼,准备接班。蒙氏是秦朝战功最盛的望族,从蒙骜、蒙武起,为秦帝国一统华夏立下赫赫战功,现在除蒙恬率

  • 打神鞭是谁的兵器,姜子牙的武器是打神鞭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打神鞭,是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阐教至宝之一,形状为木鞭状。此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封神之战时元始天尊给予姜子牙用以管理封神,封神过后元始天尊欲将打神鞭收回,但念其有功故而不收。第三十八回章节;四圣西岐会子牙(节选)元始天尊又命南极仙翁取一木鞭,长三尺

  • 李渊的父亲是谁, 李渊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昞(bǐng),又称李昺(bǐng),他是个存在感很低的人,不仅在影视剧中极少出现,就是在正史上,关于的他的记载也很少,但他的后人却影响了中国数百年,因为他的儿子是李渊,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开国皇帝中的存在感也是很低的,这都是他宝贝儿子李世民的功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李渊能够从晋阳起兵后短短数年间

  • 乾隆的生母叫什么名字,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的母亲是谁?清朝十二个皇帝,就是乾隆的母亲有问题,别人没有,别人的母亲是谁很明确,就是乾隆的母亲发生了疑案,有多少种说法呢?数了一下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是传说了,就是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这个传说很早,在清朝中期就有了,这个陈家在清代出过三个宰相,顺治朝出过一个宰相陈之遴,康熙朝出过一个